“好,小伙子不错,我给他登记上,你放心,肯定没问题。”李干事对许大茂的表现很满意,笑着说道。
许大茂最后得意洋洋地回到座位上,刚想和何雨柱说话,就感觉一股寒意袭来。
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自己,他小心翼翼地环顾了一圈,最后发现是自己的父亲在盯着他。
看到父亲那不友善的眼神,他瞬间冷静了下来。
“柱子哥,这可怎么办啊,我帮我爸报名了,他肯定得揍我。”许大茂拉了拉何雨柱的胳膊,着急地问道。
何雨柱看着许大茂那副模样,心里觉得好笑。
先不说许伍德的为人性格如何,就说他的工作也不足以让他去参加巡逻队。
放映员的工作,平时相对比较轻松,而且还有不少好处,工作也体面。
但有一点不好,就是有放映任务的时候可能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家。
虽然巡逻队也不是每天晚上都巡逻,可谁知道会不会和自己的工作冲突呢。
过了好一会儿,等大家都坐下后,许伍德一脸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带着歉意地问道:
“李干事,我想问一下,我们这个巡逻队是不是都有固定的时间?”
李干事愣了一下,随即解释道:“是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线,只是要等我回去上报之后,等领导排班。”
“那要是巡逻时间和工作有冲突该怎么办呢?”许伍德继续追问道。
李干事一脸疑惑。
许伍德见状,索性直接说道:“李干事,我叫许伍德,刚才是我家孩子给报的名,我本人也很愿意加入巡逻队。”
“只是我工作有点特殊,有时候可能出去十天半个月回不来,所以我问问会不会耽误事儿。”
李干事这才反应过来,立马问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会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呢?”
“我是轧钢厂的放映员,平时不算忙,可有时候要帮农民兄弟丰富文化生活,所以会长时间不在家。”许伍德依旧满脸笑意地解释道。
你看,许伍德这话说的,不管谁听了都挑不出毛病。
这话一说出来,面子和里子都保住了,而且也没让李干事丢面子。
许大茂就算以后在他父亲面前,也还是个新手。
李干事想了一下,随后抬手示意许伍德坐下,一脸认真地说:“你情况特殊,我也理解,巡逻队虽然重要,但还有其他人可以顶上。”
“可你要给农民兄弟送精神粮食,这很重要,不能耽误,那我就把你的名字去掉。”
“那就谢谢李干事理解了,我也怕耽误工作。”许伍德愧疚地说道。
李干事直接摆摆手安慰道:“没事儿,行了,我们再说第二件事。”
“下面还有一件事,就是国家现在开始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改革,实行公私合营,所以要对一些工厂进行扩建。”
“既然要扩建,那就要招收工人,谁想进厂上班的也可以来我这儿登记,当然这也是有要求的。”
“那就是户口必须是城里户口,识字的优先,当然不识字的话,也可以去食堂或者后勤打扫卫生之类的。”
听到李干事的话,大院里又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何雨柱知道,这个时候是大家找工作最容易的时候,只要报名,基本上都能被录取。
除非是黑五类,或者年纪太大、太小,不然基本上都会被安排工作。
往后就算大面积公私合营,招工多了,也不行了,那时候大量的工作岗位都被安排给从队伍里退下来的人了。
但这和何雨柱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更不会出声提醒其他人。
不然稍微日子过得不顺心,大家都会怪罪到他头上,这属于吃力不讨好。
“李干事,我想问一下,我们这些农村户口的,如果被安排了工作,那我们老家分的地该怎么办?”大院后院姓王的媳妇问道。
前院李向前家隔壁赵家的媳妇周二妞也大声问道:“是啊,我农村还有地呢,每年也能收不少粮食呢。”
……
“好了,大家的问题主要就是户口转到城里,进厂上班后老家的土地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我来的时候也问过了,既然大家都已经是城市户口了,那土地肯定要归还给村集体。”
“你们可以拿着挣来的工资去买粮食,大家也看到了,最近两年的粮食价格没什么波动。”李干事认真地解释道。
贾张氏一点都不关心这些,在她心里,土地才是命根子,只有土地在自己手里才有保障,谁知道以后的粮食会不会涨价。
其实有贾张氏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对土地还是看得特别重。
周二妞随后道出了内心的忧虑:“李干事,要是咱们把户口迁到城里,进工厂上班后,过两年万一被厂里辞退,那我们岂不是啥都没了?”
“对啊,这样太不保险了。”
“工作怎么能比得上土地重要呢。”
“就是,我觉得保住老家的土地才是关键。”
李干事听着众人的议论并未动怒,毕竟眼下大家都还不清楚公私合营的具体情况。
见讨论逐渐偏离主题,他立刻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尽管放心,只要进了工厂,就是为国家工作,只要不违法犯罪,就没人能开除你们。”
“也就是说,以后工人的工作是铁饭碗,这是国家给予的保障。”
果然,这番话让院子里的农村户口人群分成了两派。
想进城的人觉得既然是铁饭碗就没啥可担心的,有钱还怕买不到东西;不愿放弃土地的人则认为土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谁也不知道以后政策会如何变化,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
周二妞率先站起身,任凭丈夫赵大栓怎么拉都没用,她大声说道:“李干事,我报名,我愿意进工厂当工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