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汤挂面,撒上一把小葱花,再来一根顶花带刺水嫩的黄瓜,沾上六必居的甜面酱,这顿晚餐,虽说是素到了极点,半点荤腥都没见,但也照样的让人胃口大开。
热乎乎的挂面下肚,再来上一口清凉的黄瓜。
李军整个人的精神头就起来了。
丢车带来的那点儿不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吃完之后,抹抹嘴,一脸的意犹未尽。
李军翘着二郎腿,喝了口刚泡的热茶,注意力放到了随身仓库里面。
他收拢的东西挺多,也杂的很,想要找个饭后打发时间的东西出来,还真挺困难的。
就它了。
前些天去德胜门那个鸽子市买的松子可还在呢。
这些天跑来跑去的,倒是差点忘记有这好东西了。
把右手放在桌子上边,虚握一拳,然后松子从掌心中间流到了桌子上,就如同小时候玩沙子一般,倒也有趣的紧。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有了一小堆的松子。
李军收回手,这些个松子,也够吃了。
卖松子的那人把这些松子晒的很干,壳都开口了,剥起来,倒也不费什么劲。
剥一颗,把松仁丢进嘴里面,就是满口的松树和油脂的香味。
这要比炒过的松子,味道更香。
回头得在本子上记着,今年冬天的时候,多屯些松子,平时当个零嘴,是真合适的,尤其是下雪天,围炉煮个茶,就着这松子,这滋味,想想都美。
他还是挺喜欢这样的意境仪式感的。
好像少了点东西。
剥了几粒松子,李军就觉着欠了什么。
微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却也没想出来是什么。
就在李军使劲的想要抓住脑海里那一瞬的灵感,门口出现了个人。
来的是易中海。
他伸手在屋门上敲了敲,这才对李军说道:“李采购,吃了呢?”
李军回过神来,他挺意外易中海上门的。
招呼道:“刚吃,一大爷,进来坐,我给你泡茶。”
起身拿了茶杯,放了茶叶,倒上了热水。
易中海在李军的对面坐下,拿起被李军推到近前的茶杯,吹了吹上面的茶沫,小小的抿了一口,就把茶杯放下。
他对李军说道:“李采购,我听说你今天丢了辆自行车。”
李军点了点头,他不确定易中海谁那里听来的消息,也不问,只是心里面默默的在何雨柱的身上贴了个“大嘴巴”的标签。
手上也没停,边剥着松子,边说道:“厂里配给我工作用的自行车,就在巷子口的位置,离咱们院子倒也没多少路。”
易中海慢条斯理的说道:“那确实是个大事了,明儿周末,我是休息的,回头我周围几个修车铺转一转,说不得能见着什么线索也不一定。”
李军挺意外易中海会主动来帮忙的,不过也没拒绝,回答道:“那我先谢谢一大爷了,我今天丢车,一时间手忙脚乱,到现在都没能理出个头绪来。”
易中海点点头,说道:“咱们都是邻里,相互帮忙也是应该的。”
顿了顿,片刻之后,易中海继续说道:“我今天来,是还有个事情,想和你讨论讨论。”
李军坐姿正了正,戏肉来了。
他看着易中海,嘴角微微一扬,笑着说道:“一大爷,是什么事情?你先说说,我也听听。”
松子也不剥了,摆了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出来。
易中海被李军这驾驶,闹的有些稍微不会了,不过也没多想,说道:“咱们院子住户不少,困难户也不少,前中后三个小院,前院有陈家,中院有贾家,后院稍好些,但也有聋老太太这么个孤寡老人。”
易中海看着李军,李军点点头,这些情况他自然知道。
明面上贾家最穷,但实际上,陈家是最穷的,贾家是最会喊穷的那个。
不过易中海说这些个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见何雨柱不给贾家带东西了,就想着让自己来填坑?
至于聋老太,李军就没想,主要是到现在,李军也没见过这个传闻中的老太太。
易中海继续说道:“现在不是学雷锋做好事么,我想着咱们院子里的年轻人,也该不落人后,扛起担子来。”
“这前院一直是三大爷在管理,我这个中院的一大爷,有些情况,也不是太清楚,昨儿听傻柱提起,这才注意到。”
“都是一个大院的,三大爷精力有限,帮衬不上,我这个一大爷,也不能就这么袖手旁观,想着是不是照中院的例子,也帮扶帮扶陈家。”
“这院子里的年轻人,想来想去的,还是觉着李采购,你这个人,最合适,年轻,有爱心,而且收入也不低。”
“当然,担子也不能全让你们年轻人挑了,三大爷家的情况,你也了解一些,家里口子多,他那点收入,也就勉强生活,让他再拿出点来帮扶陈家,也确实是有困难。”
“这样,我是厂里的八级工,工资收入在咱们院里面也算高的,每个月,我从工资里面拿出五块钱出来,至于粮油,我也不多,也就那么些定量,拿不出多少富余的来。”
“你是采购员,接触的路子多,就给陈家买些米面粮油的,如果有心,自己再拿出来点,好好的帮一帮。”
“一大爷年纪也大了,也不图那些个虚名,对外你就说这都是你的主意。”
易中海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李军一愣一愣的,在他的眼中,此时的易中海,就如同圣人一般,就差背后来一个光环了。
难道自己真误会这家伙了?他真是一个好心人?
李军觉着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但李军坚信易中海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跑过来说要资助陈家,肯定是有哪里是李军忽略了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