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柱闷了一盅酒,这才悠悠的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轧钢厂这次是拿钱买的肉,没出粮食。”
“我就说么···”
周海山刚想说“怎么可能”,但是话却噎住了。
因为王恩民也再次确定的说道:“辛家坳那边收到的确实是粮食。”
现在就一个可能了。
那就是辛家坳收到的粮食,就是李军自个的路子找来的。
仨人面面相觑,同时吸了一口凉气。
主要还是三万斤的粮食这个数字太吓人了,虽然王恩民说了是玉米粒。
但玉米粒那也是粮食,可不是地瓜这些充数的杂粮。
关键还有一点。
那就是才过去几天啊。
按着几人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就是三人告诉李军消息,就在那两三天内,这宗交易就完成了。
再考虑到交通运输问题。
也就是说几乎是李军和辛宝中在辛家坳谈成交易没多久,李军就把粮食给送过去了。
这行动速度,这行动效率,已经不能用快来行动了,简直就是神速。
“看来咱们这个小兄弟,不是一般人呐。”
周海山还是满脸震惊,他是得到消息最少的那个,此时也是最觉得不可思议的那个。
当时在西口公社,三人刚遇到李军那会,李军解释自己很少去西口公社的原因是城里有路子,不稀罕西口公社的那点产出。
那时三人虽然高看了李军一眼,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能当采购员的,而且在这个位置一直坐下来的,哪个能没有点路子呢,就是野不野、硬不硬的问题了。
但现在和李军的一比,三人的那点路子,简直就是萤火和皓月的区别。
就他们仨的路子,就是三百斤粮食,那也得费点劲的,三千斤更不用说,压根就不用想,更不要说是三万斤了。
“这么多的粮食,该不会是动了哪个仓库吧?”
周海山想到了这一茬,动容的说道。
王恩民摇摇头,说道:“不清楚,但即便是动了哪个仓库,那也是人的本事,这么多粮,就是在仓库,也是个大数字,能拿出来,自然有人能给担着。”
他这么一说,另外两人也都点点头。
“那猪肉呢?咱们还找他买么?”
周海山又开口说道。
柳大柱和王恩民陷入了沉思。
三人认识时间很长了,彼此的心思,基本一说出话就能大致清楚。
周海山的意思是既然李军这么牛叉,那三百斤猪肉是不是不要了,算是他们送李军这么一个消息,就当是搞好关系的敲门砖。
毕竟李军给三人的猪肉,报的两块一斤的价格,这价格,已经足够让利了,比他们自个去其他地方采购的价格都低了。
现在一看,倒是显得他们仨占了李军的便宜了。
柳大柱说道:“我觉得还是继续交易的好,一码归一码,人是做大事的,未必看的上这点让利。”
王恩民也点头说道:“我也赞同这点,还觉得,不仅要继续交易,以后还要扩大交易。”
然后他解释原因:“我猜李军背后的那路子,估计也是想着要变现的,你们想,这一次,轧钢厂得了肉,辛家坳是得了粮食,李军那边,才是得了钱的。”
柳大柱和周海山,在王恩民的解释下,都点头赞同。
同时也想通李军当时为什么说肉全部要了,但偏偏又愿意卖给他们仨三百斤猪肉来。
如果不是为了钱,完全可以让他们仨买下其中的三百斤腊肉的。
这么分析下来,李军和他背后的路子,求的可不就是财么?
既然是求财,那一切都好说了。
三人身为采购员,背靠公家单位,缺的可不是钱,缺的是物资。
而李军,恰恰是能提供物资的。
这么一想,简直不要互补的太完美。
“不过这价格,倒是要跟人商量商量,不能再像这次猪肉的价格报了,得按着行价走,甚至,还得稍微加点。”王恩民慢吞吞的说道。
柳大柱和周海山听完,也没有反对。
主要还是这年代,还是属于卖方市场。
李军能搞来的粮食和肉,属于稀缺物资,不愁卖,但他们却是拿着钱,也买不到这些东西。
······
李军完全没想到柳大柱王恩民和周海山他们会根据各自得到的消息,把他和辛家坳的那点交易详情分析个八九不离十的,甚至还给虚构了李军背后有大能耐的靠山。
不过就算知道了,他其实也不是很在乎。
只要随身农场的秘密不曝光,那就不会有大问题。
他此时正往王府井的百货商店赶呢。
下午大姨们也不开吃瓜会,萧爱红这姑娘也没在资料室,李军一个人在办公室无聊,打了个盹小憩了一会之后。
想起自己在德胜门鸽子市得的那张收音机票,就有些等不住。
索性就骑车先把收音机给兑了去。
王府井是这年代四九城少有的几个商圈之一,可以说是最顶级热闹的那一个。
百货大楼,更是最热闹,最繁忙的店铺。
听说当时开业的时候,人挤人的,单是挤掉的鞋子,都能被服务员收集一箩筐的。
即便是过去了七八年了,还依旧热闹。
李军到的时候,光是找停自行车的地,就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实在是人太多了,附近几个停车的地,都是停的满满的。
最后还是给寄车处的师傅递了烟,这才硬是给挪了个位置出来。
等他进了门市部,便花了眼。
里面的商品可真的是琳琅满目,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有,偌大的地方,几乎一眼望不到边际。
而且还人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李军在望着人群,努力的回想着原身的那个同样是从顺义分配到四九城的中专校友在哪个柜台当售货员来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