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贾张氏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给的。
柴东旭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如果不吃饱饭就没有力气干活,那就没法赚取工资。
如果柴东旭真的不去上班赚钱,到了下个月,全家人恐怕就要面临无米之炊的境地了。
经过一番权衡,贾张氏不敢对柴东旭撒泼耍横,因为她清楚这样做毫无作用。
因此,贾张氏只能忍痛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钱给了柴东旭。
拿到钱和物品后,柴东旭又一次得到了占便宜系统的奖赏。
并且出乎意料地,贾张氏竟然给出了大礼。
送给他两张珍贵的票——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缝纫机票。
这就意味着,柴东旭已经取得了“三转一响”中的两样——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购买资格。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定量供应的,有些单位偶尔才分发几张,可谓是供不应求。
但是,即使有了票,买东西还是要花钱的。
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一百二十多元,不吃不喝也要存上几个月,才能买得起。
而一台缝纫机则更贵些,大约要一百五十元。
因此,目前柴东旭还没有足够的购买力。
他从秦淮茹和傻柱那里骗来的一点钱,加起来也就三十多元,远远不够。
尽管如此,柴东旭认为,这两样东西早晚是要买的。
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实用的交通工具;而缝纫机简直就是神器。
那时候,成衣少且价格昂贵,大部分人都是买布料回家自己动手做衣服。
贾家的衣物,大多是贾张氏亲手缝制的。
昨天,柴东旭多次看见贾张氏在缝补衣物、纳鞋底。
但她手艺平平,只能说缝出来的衣服还能勉强穿出门,至于美观程度,那就差远了。
如果有了缝纫机,就能把针脚控制得恰到好处,只需扯几尺布,全家就能实现新衣自由。
对于这些,柴东旭计划要一步步来,眼下最紧要的事情还是先去上班。
得益于贾张氏的慷慨相助,柴东旭整理了一下行装。
换上了工厂统一的工作服,准备去上班。
工作服有两套,一套适合秋冬季节,颜色较深且较厚实。
另一套则是夏季用的,颜色较浅,也更为轻薄。
穿着夏季工作服,柴东旭离开了四合院。
对他来说,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第一次上班,新鲜感满满。
然而,厂里的工友们,大多数他都不认识。
甚至就连轧钢厂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他也毫无头绪。
显然,贾张氏这位“猪队友”忘了告诉他具体位置。
对此,柴东旭也没去追问。
他心里琢磨了一下,判断轧钢厂离他住的四合院应该不会太远。
因为他记得电视剧里的剧情,棒梗曾偷了许大茂的鸡,带到轧钢厂附近烤。
并顺道去厂里的食堂偷了酱油,从而开启了“盗圣”的传说。
如果厂子离四合院很远,棒梗是不可能带着两个妹妹走到工厂附近的。
据此推测,轧钢厂距离四合院应该不会很远。
柴东旭走出四合院,慢慢地寻找上班的路线,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从四合院走出来。
他定睛一看,那人穿的也是轧钢厂的工作服,和他一样,显然也是他的工友。
接着,两个相貌特征鲜明的男人,从四合院走出来。
一位身材魁梧、满脸慈祥,另一位体格粗壮、神情严肃。
他们一前一后地走出,不是别人,正是住在四合院的大爷易中海和二伯刘海中。
俩人都在轧钢厂担任高级钳工,是厂子里的重要技术骨干。
即便无人介绍,仅凭他们的形象特征,柴东旭也能大致猜到他们的身份。
并发现他们看上去比自己在电视里见到的要年轻些,其他方面倒没太大变化。
“东旭,你也去上班吗?”
可能是想起了贾张氏的交待,大易中海主动向柴东旭打了声招呼。
“大爷,您早!”
听见易中海的话语,柴东旭朝他点了点头。
打过招呼之后,柴东旭就跟在两位长辈身边,一同前往轧钢厂。
有了他们带路,柴东旭就不用费劲去找了。
行进途中,柴东旭还随口透露最近大概有点感冒,脑袋晕乎乎的,做起事来不太清醒。
如果有哪些做得不够周到的地方,希望易中海能指点一二。
易中海听了,自然点头答应,态度非常亲和。
而刘海中似乎与易中海不太对付,也懒得搭理柴东旭的事。
他背着手,迈着四方步,闲庭信步。
独自一人朝轧钢厂走去,很快就把易中海和柴东旭甩在了后面。
“东旭,听你大妈说,昨天你妈又欺负傻柱了?”
路上,易中海走近柴东旭,看似无意地问起这件事。
其实柴东旭早已得知昨天发生的事情,院子里的几位大妈一直在看热闹。
但他并不熟悉所有人,对那些大妈的印象也不深,也就没跟她们打招呼。
再者,他也担心万一被贾张氏撞见,会引起她的怀疑。
毕竟在她眼里,柴东旭可是个外来的陌生人,怎么可能认识院子里的人呢!
如今听易中海提起旧事,柴东旭不知其所指,便含糊过去了。
“大爷,确实有这样的事!不过经过我的劝导,他们之间误会已经消除了!”
“那就好!那就好!东旭你真是个好孩子啊!
如果不是你出面调解,这件事情可不会这么快就解决掉!
想当年,我和老贾也是好朋友,没想到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说着,易中海拍了拍柴东旭的肩膀。
“放心吧!既然你大妈来找我了,我会一如既往地关照你的!
反正都在一个车间工作,照顾你对我来说也很方便!”
易中海的话语朴实无华,这让柴东旭紧张的情绪得到了舒缓。
与此同时,柴东旭也意识到傻柱并没有把赔钱的事情张扬出去,估计是怕丢脸。
“大爷,那东旭就多谢您了!”
不管别人如何议论,此刻柴东旭对易中海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
毕竟有这样一个前辈指点迷津,上班的日子,总会轻松不少。
哈哈,真棒啊,小伙子,咱们同住一个院子,用不着这么客气呢!
易中海看见柴东旭懂礼貌,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很快来到了轧钢厂,正是当年贾东旭和易中海一起工作的车间。
接着,一番简单的分工后,大家就开始忙碌起一天的工作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