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认识的女婿

换源:

  柴东旭把棒子面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用绳子捆结实。

而白酒、肉以及秦淮茹带来的馍馍和糖果,则分别挂在了车把两侧。

安置好一切后,柴东旭骑上自行车,让秦淮茹坐在了车的大梁上。

终究秦淮茹是个新手,携带的东西太多。

柴东旭怕她掌握不住平衡,会不小心摔倒伤到自己。

柴东旭个头挺高,秦淮茹骑在二八大杠自行车的大梁上,稍微向后倚靠。

侧过头去,就把前方的视线,全部露给了柴东旭。

这种既能载人又能载物的自行车,正是二八大杠的基本功能。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的自行车前后都会坐满人,足够承载一家人出行用。

不然的话,自行车也不会被称为家庭中的“大件”物品了。

一路上骑行,实属不易。

幸好,这时候道路上的机动车还不多,没影响到柴东旭时不时低下头欣赏沿途风景。

这一路风景优美,在秦淮茹人工导航的帮助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快要接近村庄的时候,秦淮茹便从车大梁上跳了下来。

望着熟悉的一景一物,眼中不由得泛起泪光。

柴东旭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这里的确更加原汁原味。

他望向远方,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在田间劳作。

有的人在浇水灌溉,有的人在割草,有的挑着筐运送泥土,忙忙碌碌,干什么的都有。

尽管头顶烈日炎炎,但这群人依旧谈笑风生。

“东旭,如果我父母和亲戚责怪你,你能做到不去跟他们计较吗?”

正当柴东旭四处张望之际,秦淮茹突然挽住他的手臂,轻声恳求。

“为什么会责怪我呢?”柴东旭听了秦淮茹的话,感到有些不解。

“来人啦!村里来了一辆新车!”

此时,他们的行踪被几个拾柴的小孩发现了,小孩们抑制不住兴奋地大声呼喊起来。

正如秦淮茹预料的那样,一辆全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进入村子,立即引发了极大的轰动。

很快,田地里劳作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

前街后巷,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看热闹。

“淮如,是你啊淮如!你好狠的心哪,三年了,总算舍得回来啦!”

一位头戴草帽的妇女看见秦淮茹,立刻抱住她痛哭起来。

“妈!”秦淮茹紧紧抱住这位妇女,也开始哭泣,呜咽得说不出话来。

柴东旭瞧见这些村民们,他们都十分淳朴。

大部分人的皮肤都被阳光晒得黝黑,那是岁月与辛勤劳作留下的痕迹。

天气炎热,许多壮年男子光着膀子。

就连妇女们,也只是穿着背心短袖。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人穿的衣物上,补丁一层叠一层,衣衫破旧不堪。

一位面色古铜、显得颇有几分硬汉气质的中年男子。

看着痛哭流涕的母女俩,也悄悄抹了抹眼泪。

“得了得了!这是女婿吧!别让人家一直站在外面,要哭也回家再哭!”

抹完眼泪之后,这位中年男子对着那位头戴草帽的妇女说道。

柴东旭一听此言,愣住了。

这便宜老丈人,竟然对自己这个女婿不太认识。

按理来说,女方家里遇到男方上门,绝不该有这样的态度。

这也就不奇怪,秦淮茹为何事先提醒他不要计较了。

“东旭啊,你之前身子骨不硬朗,也没陪我回过娘家呢!

来,让我给你一一介绍,这位是我们爸,我们妈,你应该都见过的。

这位是我二大爷,这是我二婶子……

还有这位,是我二大爷家的堂妹京茹……”

听见中年男子这么说,秦淮茹止住哭泣,立刻拉起柴东旭向大家一一介绍他。

柴东旭便跟着打招呼,并在心里明白过来。

原来贾东旭从未陪同秦淮茹回过娘家,他猜测这多半是因为贾张氏从中作祟。

不过这件事对自己倒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这里的人都不会认识他。

这么一想,柴东旭也就释然了。

“爸、妈,二大爷二婶子,各位叔叔伯伯,弟弟妹妹们。

淮茹说的是真的,我以前身子虚弱,一直没有机会上门拜访你们。

今天,东旭在这里,特意向大家道歉!”

说着,柴东旭深鞠了三个躬,这举动立刻拉高了他的形象。

这三个鞠躬让村里的人,无论是秦父、秦母,还是秦家的亲戚。

心中的不满情绪,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毕竟,城里来的女婿主动道歉,这是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

因此,柴东旭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了。

“爸、妈,也不知你们需要些什么,我和淮茹匆忙而来,也没准备什么贵重礼品。”

这时,柴东旭将挂在自行车把手上的一个个袋子取下来,递给秦母。

“姑爷您太客气了,平日里来就已经很打扰了,没想到您还买了这么多肉!”

秦母提着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大块肥厚足有十几斤重的猪肉。

不禁咽了口口水,对柴东旭愈发满意起来。

这姑爷虽说以前未曾前来拜会,但这一来,却震动了整个村子。

可谓给秦家,大大增光添彩了。

“老秦你看,姑爷还记得你呢!”

秦母又打开另一个袋子,取出其中的两瓶酒给秦父看。

秦父特别喜欢喝酒,但现在物资匮乏,更别提酒了,而柴东旭正好带来了这个意外之喜。

秦父看到酒时,眼中也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姑爷,既来了,咱们爷俩得喝两杯!老婆子,你去抓一只鸡宰了,再炒一碟鸡蛋!”

秦父也跟随秦母的态度,开始对这个姑爷赞不绝口,态度热情起来。

“爸妈,你们眼里就只有东旭这个姑爷,看,那边车上还有麦子面没卸下来呢!”

秦淮茹提着自己带来的馍馍和糖果,见到柴东旭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父母多年的疙瘩。

既惊讶又欢喜,特意指着自行车后座提醒道。

秦父秦母听闻此言,这才意识到姑爷还给他们带来了粮食。

在农村,虽然大家种地,但是挣的是工分。

还要上交公粮和留作种子,剩下的粮食才会按照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然而,显然食品远远不够用,他们还得想别的法子解决。

秦母看着汽车后排座位上的一袋袋东西,笑得合不拢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