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阎埠贵的识字班不在四合院了,转移到红星小学了。
赵局对阎埠贵能自觉响应号召办识字班非常满意。
叮嘱校长要全力配合阎埠贵将识字班办下去。
为了激发更多人参加识字班,赵局特批在办识字班的教室生两个火炉。
免费给参加识字班的学员提供热水。
并且专门从其他学校抽调一位师范毕业的女老师来协助阎埠贵办识字班。
女老师刚从师范毕业,叫文丽!
壹大妈在阎家待了半个多小时,来的时候愁眉不展憋了一肚子委屈。
走的时候红光满面意气风发,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回到中院一脚把门踹开了,把正在喝酒的壹大爷给吓一跳。
“你抽什么风?”壹大爷厉声喝道。
壹大妈冷哼一声,将苏卫国给他的记事本丢到桌上。
那上面有速成识字教学法里提到的拼音注解和偏旁部首。
壹大爷打开本子看了一眼,“于秀琴你什么意思?你想去识字班上课?”
壹大妈反问:“难道不行么?”
壹大爷冷哼一声:“是不是叁大爷和叁大妈又跟你说什么了?”
“不说话是吧?看来你这次是真铁了心了。”
“如果我不让你上识字班,你是不是打算告诉大家,我要阻止你进步?”
壹大妈面无表情拿回记事本,“随你怎么想,我不是在跟你商量,而是通知你。”
“我上识字班不会耽误做家务,也不会影响你一天三顿饭。”
壹大爷放下筷子看着壹大妈:“那老太太那边儿呢?”
壹大爷自诩95号院最孝顺的人,他和聋老太太非亲非故。
却像对待亲娘一样孝顺聋老太太,日日供米月月供面,隔三差五下馆子。
壹大爷至孝的美名早已传遍南锣鼓巷。
当初街道办选管事大爷,易中海是第一个被提名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全票通过的人。
贰大爷和叁大爷竞选管事大爷的时候,只获得半数通过。
而壹大爷是全票通过,这就是察觉。
这也是他能在四合院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底气。
只是随着何大清和白寡妇私奔,壹大爷开始偏袒傻柱打压许大茂。
四合院的住户对他颇有微词,即使大家不敢当面表现出来。
私底下不少人都对他有意见。
尤其是许大茂和他父母。
壹大妈早想好该如何处理聋老太太的问题了。
“她那边该送饭我还会去送饭,屋子让她自己收拾,你负责倒尿盆。”
壹大妈伺候了聋老太太这么多年,从来没得到半点儿好处。
干活的是壹大妈,好名声全是壹大爷的。
就连聋老太太天天夸的也是壹大爷不是她。
不仅如此,聋老太太还曾不止一次跟别人说,是她拖累了壹大爷。
如果不是因为她,壹大爷早就儿孙满堂了。
壹大妈以前不敢反抗也不知道该如何反抗,是苏卫国给了她勇气。
是叁大爷和叁大妈给了她希望。
“妇女能顶半边天!”
你听听苏卫国说的多好!
自己有手有脚也不比别人差,凭啥要委屈自己。
壹大爷黑着脸把酒杯砸在桌上,“不行!这些以前都是你的活儿。”
“以后还得你接着干,否则你别想上识字班!”
壹大妈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声音特别平静:“你敢不让我上识字班,我明天就去街道办。”
“我就说你不支持扫盲!你看王主任骂不骂你就完了。”
壹大爷一时语塞,感觉面前这个于秀琴十分陌生,好像换了个人。
二人结婚二十年,于秀琴第一次敢明目张胆和他对着干。
就因为这件事儿,导致壹大爷一天都心不在焉。
干活儿的时候差点儿出次品,还没车间主任嘲讽了几句。
……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转眼到了晚饭时间。
今天叁大爷回家比较晚,比平时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苏卫国刚写完十二份作业,任务进度:40/1000。
叁大妈和壹大妈结伴归来,他俩都去学校上识字班了。
计划明天拉上贰大妈和大茂妈一起去,原本是想叫上贾张氏的。
大家年轻的时候都跟贾张氏干过架,所以怕尿不到一个壶里。
晚饭时间,叁大妈讲述第一次去学校上课的感受。
尤其是校长调来协助叁大爷的文丽老师,“那姑娘长得特别好看。”
“皮肤特别好,穿的很洋气,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出来的大小姐。”
“据说她手上戴的那块手表上千,赶上你叁大爷三年工资了。”
叁大爷:“你没听文丽老师说吗?人家小时候住的是五进四合院。”
“五进四合院!你知道五进四合院有多大吗?”
“不要以为五进四合院只是比三进四合院多两进院。”
“真正的五进四合院多的不止两进四合院,还有东西跨院和花园!”
叁大爷说起文家语气中充满羡慕,阎家兄弟听到叁大爷的描述嘴巴张的老大。
唯独苏卫国一点儿也不吃惊,因为他已经知道文丽是谁了。
据说文家最鼎盛的时候,娄半城他爹还是小卡拉米呢。
所以文家有五进四合院并不稀奇。
饭后继续写作业,阎家兄弟这两天帮他揽了不少“新业务”。
照此发展苏卫国很快就能完成第一个任务。
苏卫国翻阅第一个任务会获得的奖励,悟性逆天,好运爆棚,成功学大师。
这三个随便拎出一个就能让他起飞。
三者相加相当于buff叠满,那不得飞出银河系啊。
苏卫国埋头写作业,叁大爷在看报纸,叁大妈加班缝袋子。
去学校上了一个小时的识字班,必须把这一个小时给补回来。
就算叁大爷工资翻了一倍,她依然舍不得放弃缝补袋子的手工活。
能挣一分是一分,毕竟家里五个孩子呢,光上学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将来还得娶媳妇呢,娶媳妇得给聘礼吧?四个儿子就是四份聘礼啊。
叁大爷家各忙各的,谁也不影响谁,忽听中院传来一声巨响。
“砰!这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