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几轮二级考试之后,终于轮到了一级钳工的考试环节。
这次报名参加一级钳工考核的人员数量最多。
然而这个级别的考试也是最为平淡无趣的。
毕竟它的难度系数最低,大家都提不起多少兴趣来参与。
而杨新城则恰好被排在了最后一批进行考试。
等到杨新城即将上场时。
大伙儿都已经看了一下午的考试,也都觉得有些疲乏了。
只盼着这场考试赶快结束,好早点下班回家。
此时,负责主持考试的工厂办公室主任马顺言开口说道:
“现在要进行的是最后一组的考核。”
“在这一组有一位非常特别的工人,希望大家重点关注一下。”
“这位师傅就是在第一车间工作的杨新城同志。”
“可能大家对他不太熟悉,他是一位刚进厂不足一个星期的新员工。”
“刚进厂一个星期就来参加考试?”
马顺言此言一出,底下的人群立刻议论纷纷。
“没错,我知道这件事。”
“他刚进厂那会儿正好赶上报名,于是他就报名参加了。”
“这样也可以参加考试吗?”
“为啥不可以呢?又没有明确规定新进厂的员工不能报名,关键就看他能否通过考试。”
“如果他真的考过了。”
“那那些已经在厂里工作两三年却还考不过一级钳工的人该怎么办?”
“难道要去自杀不成?”
“哈哈,就像贾东旭那样……”
在一阵喧嚣声中,杨新城和其他几位年轻工人走出来。
来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前。
大家的目光瞬间全聚焦在他身上。
“就是他?才进厂就要考等级证书?”
“看上去这么年轻,怎么就这么傲慢呢?”
“哼,他还以为钳工这个职业是谁都能轻易胜任的?”
“一进来就可以成为一级钳工?”
对于周围这些议论,杨新城听得清清楚楚。
但他对此毫不在意,脸上始终保持着一贯的从容淡定。
同样,刘元光也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似乎从未担心过杨新城会给他带来什么难堪。
这种从容的态度令易中海看着十分窝火:
“哼!臭小子,今天我已经栽了,你还想考试过关?别做白日梦了!”
随着一声哨响,考试正式开始。
年轻的工人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操作之中。
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唯恐落后于他人。
杨新城的动作虽然并不显得特别迅速。
但却非常镇定自若,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没过多久,他就关闭了机器。
把已经加工完毕的零件递给了旁边监考的老师傅。
老师傅有些惊讶:“这就完成了?时间还不到一半呢。”
“要不要你再量一下尺寸,确认一下?”
他心里琢磨着:这小伙子速度倒真是挺快的,竟然还没用到一半的时间就搞定了。
但是,你就不怕尺寸偏差超出了标准吗?
趁着还有充裕的时间和修正错误的机会,杨新城微笑着回答道:
“不必了,您直接测量就好。”
监考的老师傅无可奈何地大声宣布:
“杨新城已完成加工任务,现在开始测量尺寸。”
顷刻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这边。
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没想到那个遭到他们冷嘲热讽的杨新城,竟然率先完成了工件加工。
而且完成时间比规定的还要少一半!
这让大家瞬间傻眼。
“这家伙竟然做完了?!”
“没错啊,怎么回事儿?”
“时间才过去一半,别人都还在忙活着呢,他怎么就已经结束了?”
“是不是这小子其实有点能耐啊?”
“也可能就是随便应付了一下,未必能达到标准吧。”
“对对对,尺寸规格肯定是不合规范的。”
……
易中海先是愣住,然后摇头自语:
“不可能,一定是不合格的,怎么可能合格呢!”
连杨厂长、周副厂长以及钟总工也都好奇地围过来询问:
“这么快就完成了?尺寸合格了吗?”
负责检测的技术员不敢耽误,立刻拿起工具开始测量尺寸。
不久之后,技术员抬起头,朝台上各位领导点了点头:
“杨厂长、周副厂长、钟总工,所有尺寸都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意味着——杨新城成功了?
易中海脸色一变,表情显得既惊讶又古怪。
其他人的反应则是一片惊叹。
“什么?合格了?这也太难以置信了吧?”
“没错啊,才进厂七天就能通过考核,这小子难不成是天才儿童?”
“确实厉害啊,别人考几年都过不了,他一进来就过了,这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此时刘元光已经满脸笑容。
他早就料到杨新城一定能过关。
这小子,绝对是个好手!
而刘元光身后的徒弟和工友们也齐声喝彩:“杨新城,好样的!”
虽然杨新城进入车间的时间不长。
但在这几天里与大伙儿相处融洽。
工作勤奋且机灵,时常给大家递烟,彼此关系非常亲近。
得知他顺利通过考核,大家都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