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易中海也是回过味来。
话说得没错啊,孩子谈对象了,少不了得要个自行车,这会儿买了倒也省心了。
只是这个大手大脚的风气可得改,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行呢?
“行了,这回就算了,以后赚了钱别马上就花了,自己攒着,万一以后遇到事了,不就用到了吗?
以后你这结婚生孩子,花钱的时候还多着呢,现在要是不省着点,看你以后怎么办!”
张建东连连点头,就差赌咒发誓,易中海才算满意放过了他。
第二天一早,易中海草草吃了饭,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门,远远地就听见他和院里邻居们打招呼。
那兴奋的大嗓门,估计整个四合院都听得见。
这还是不喜欢,真不知道他喜欢了是个什么样子。
今天是星期天,易中海的主要任务就是去给车子上钢印,办执照,再添点别的零部件。
这时候的自行车是很金贵的东西,所以买了新车,就必须带着发票前往车管所登记。
车梁上砸上钢印,再发个红本本,里面写上车子和车主的详细信息。
路上碰到公安查执照,要是没有或者对不上,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本来易中海是不想自己去的,奈何张建东还是个黑户,干不了这事,也只能他去了。
而这件事也给张建东提了个醒,自己户口的事也该解决了,老是这么黑着总感觉心里没底。
被查到那就是遣返的下场。
一般来说黑户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各种原因,流离异地的人,对故乡没有任何记忆,多为小孩时期就流失。
一种是犯了事,被公安通缉,只能隐姓埋名。
张建东就属于第一种,确切地说,他还记得家乡,只是现在没有人能证明他的身份。
至于怎么重新登记户口,办上身份证,就得找专业的人了,而这个人非王主任莫属。
事实证明,办户口远远没有张建东想的那么简单。
他所想的直接在四九城办完所有手续,是不可能的。
首先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在逃荒时已经遗失了,四九城内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证明他来自何处。
所以,想要办理户口,他必须回到家乡,找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或村集体,开具证明材料。
再到四九城派出所办理户口。
这些条件说难吧倒也不难,只是有些费时间。
张建东记得很清楚,原主的老家在沂州,距离四九城很远,先不说这么远怎么过去。
就算是安全到达,能不能把证明弄到手,张建东也没有任何把握。
要知道几百公里的距离,张建东能出现在这里已经说明很多事了,家乡还有没有人知道他都是个未知数。
了解到张建东的情况,王主任也没有办法。
总之在四九城,户口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想要无中生有几乎不可能。
只能从长计议了。
这种事情,着急也没办法,张建东只能准备第二次进山了。
这次进山与上一次不同,重心主要放在改建临时营地上面。
按照计划,未来张建东在坨子山的时间会很久,甚至养殖场大概率也会设置在山上。
所以,将临时营地修缮一番,当作桥头堡,不论是平时打猎,还是探测周边地形,都是很有必要的。
说做就做。
张建东先是去铁匠铺预定了一百支弩箭,在黄云峰杀人般的目光下,又买了些斧子锤子等工具。
还有锋利的长短刀,和用作设置陷阱的金属纤子。
对于野猪这种大型野兽来说,复合弩虽然足以击杀,但装填速度太慢导致面对大规模的野猪群时,复合弩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这时候坚硬锋利的金属纤子就派上用场了。
这种东西便宜容易制造,就是一根磨尖一段的金属棍。
将它们设置在陷阱底部,野猪只要一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
一旦在山中设置常驻营地,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野兽的袭击。
多设置点陷阱既能提高安全性,又可以打到猎物,一举两得。
这么多东西,自己拿是不赶趟了,把四合院地址告诉黄云峰,张建东便一走了之,完全不顾身后黄云峰满脸幽怨的神色。
还有钢丝,也是设置陷阱的绝佳材料,反正系统空间在,不愁带不上,张建东也弄了不少。
这回连胡秘书也不用找,直接到轧钢厂仓库。
见他真能弄到肉,李怀德早就吩咐好,需要任何东西直接找仓库就行。
管仓库的人也是人精,一见张建东就热情的攀关系,嘴里的好话直往外冒,要什么给什么。
话里话外想要张建东给他带点肉。
这些天轧钢厂的伙食是变好了,顿顿有荤腥,可家里还是全素。
想往家带要么花钱,要么从自己的口粮里省。
为食堂那点肉费这么大劲儿,实在有些划不来。
如果能直接从张建东这弄到肉,那就方便多了。
张建东自然不会开这个口,之所以把肉卖给轧钢厂,不就是为了安全么,为了这点钱冒风险,完全没必要。
更何况这些人一个个精明得很,一分两分的都能掰扯大半天,张建东懒得跟这些人打招呼。
交钱带了东西走人,仓库管理员一脸遗憾,但还是不忘送他出来。
回到家,易中海已经回来了,正在门口兴高采烈地聊天。
见到张建东,众人也是十分热情。
先前张建东靠着钓鱼弄了一台缝纫机,他们就羡慕得不行,这回又是一辆自行车。
不仅如此,厂里的广播也在宣传这件事。
虽然重点在李怀德身上,但人家是副厂长,距离太远,张建东可就在身边啊。
熟悉的人上了广播,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既得了实惠,又出了名,众人羡慕的同时,也深深明白,老易家算是发达了。
这倒不是易中海不厉害,作为厂里的八级工,不论是地位还是财力,易中海都是众人仰望的对象。
但他毕竟老了,又没有孩子,特别是早早绑在贾家身上,众人面上尊敬,背地里都看着笑话。
这下好了,来了个张建东,这段时间的消息那是从来没断过。
差距这么大,众人已经没有了别的想法,只希望能借着邻居的身份,和人家打好关系。
易中海今天十分高兴,不为别的,就为手上这辆自行车。
去到派出所上钢印,公安一问是孩子买来送给他的,周围的人顿时惊叹万分。
这大的给小的买自行车见多了,小的给大的买还是头一回。
众人纷纷夸赞易中海好福气,夸得他不知东南西北,迷迷糊糊办了手续出了门。
一路上的路人羡慕的眼光,更是让他挺直胸膛。
唯一遗憾的就是他还不会骑自行车,舍不得拿新车练手,所以只能推着走。
不过这样反而让他受够了羡慕,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本来今天已经够出风头了,可在外人面前,易中海还是忍不住“谦虚”地说道:
“你说建东这孩子,自己还没自行车呢,先给我买了一辆,这不是瞎胡闹吗?”
这话说的,众人一时之间想不出怎么回话。
他们一家家穷的叮当响,巴不得有个自行车,易中海倒好,得了便宜还卖乖,早咋不知道这人这么损呢?
好在有阎埠贵在场。
作为算计经验最丰富的人,阎埠贵平日里受到的冷眼不在少数,早就练出一张唾面自干的脸皮。
几乎一瞬间阎埠贵就消解了易中海的伤害,恭维的话脱口而出:“老易,有这么个孩子心疼你,你就偷着乐吧。”
“是啊,一大爷,建东这么有本事,您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还用得着在乎这个,大不了再买一辆呗。”
说这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但张建东却听出了不对劲。
这是有人眼红了啊。
也是,这些天他前前后后弄了不少东西,还都当着四合院这么多人的面,也怪不得人家眼红。
只是绝不能任凭这种情绪传播,不然弄得人人仇视老易家,就不好收场了。
张建东想了想,说道:“哪还有钱再买一辆,就这一辆已经是费了老大劲儿了。
大家都知道,这辆车是我用两头猪换来的,可你们见过有别人能干这事吗?”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
大院里是没有打猎为生的,可他们认识的人里打猎的不在少数,这些人的日子也就勉强维持生存,哪有张建东这样的。
“这就证明建东你有独门秘诀啊。”
“什么秘诀,见不着野猪的面你就是有再多秘诀也白搭。这回也就是我运气好,刚好撞见两头野猪。
再想有这样的好事,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听到张建东这样说,众人依旧羡慕,不过比起刚才就好多了。
捡好处的事谁都有过,只不过张建东的好处稍微大了点。
人群中阎埠贵撇了撇嘴,这话蒙别人行,蒙他还差点。
张建东钓鱼他可是在场的,那阵势要说没点独门秘诀谁信?换句话说,要是没点本事在身上,就是碰到野猪也没辙啊。
心中不屑,阎埠贵却没想着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