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些天,回了家连个像样的饭食都没有,秦延坤就一肚子气。
所以当秦立民为张建东找人盖房子时,他第一个掉头就走。
对此秦立民气得牙痒痒,却又不好当面打他一顿,只好在张建东面前为弟弟开解:
“建东,你别跟他一般计较,这小子脑子不开窍的。”
“秦叔,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您这次可帮了我大忙了。”
简简单单就凑了十几号人,张建东也是非常佩服。
只是当他问起该给多少工钱时,秦立民说道:“给什么工钱?村里人盖房子都是不给工钱只管饭的,谁家都这样。”
“这不好吧?大家耽误农忙来帮忙,我总得有点表示吧?”
这次不仅是秦立民不赞同,就连秦三爷也是一样的看法。
“建东,农村人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如果你给了钱,下一回别人要盖房子,给不给钱呢?”
看到张建东陷入沉思,秦三爷笑着说道:“你要是觉得亏待了他们,那就把饭做得丰盛一点。
让他们吃得饱饱的,保管没人会偷懒。”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则,张建东只能点头道:“三太爷,你放心,别的我不敢说,盖房子期间我保证,顿顿有肉。”
顿顿有肉,这可是大手笔啊。
秦三爷咂咂嘴,不由有些羡慕那些人。
秦立民还要负责村里的事,盖房的事由秦三爷全权负责。
第二天一早,秦三爷便召集齐人,拿着工具上了山。
看着浩浩汤汤的大队伍,昨天在场的青壮也就算了,还有许多妇女。张建东不由问道:“三太爷,怎么这么多人?”
“那地方草太多了,让这些女人一起割了草,才能打地基盖房子。”秦三爷笑着说道:
“这些人家里都养着牲畜呢,巴不得有地方割草,给你帮忙还能管一顿饭,傻子才不来呢。”
张建东听了恍然大悟,也有些同情这个时代农民生活的艰苦。
他看到有很多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也拎着镰刀和草绳,他们虽然背不动,却能帮着父母一起割草。
这样的活他们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脸上不仅没有厌烦,反而十分高兴。
特别是……秦京茹!
看着领着一大帮孩子,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秦京茹,张建东瞬间从感伤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秦京茹也注意到这边,驱散围在身边的小孩子们,含羞带怯走了过来。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是两个小猪,还有秦小芳。
“秦京茹,你怎么也在这?”
见到张建东,秦京茹本来心情很好,一听这句话,顿时瘪起嘴说道:“张建东,你什么意思?我可是好心和小芳来给你帮忙的!”
另一边的秦小芳连忙打招呼:“建东哥,我和京茹姐来帮你盖房子。
还有小猪,它们吃得可多了。”
张建东看向秦小芳手里的两头小猪,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记得杀死母亲的仇人的味道,两头小猪一个劲儿地往后缩。
要不是绳子在秦小芳手里攥着,这会儿早就跑没影了。
一个浑身泥巴脏兮兮的,肯定是秦京茹的,一个干干净净估计是秦小芳的。
记得当初几头小猪里,秦京茹挑了一个最大的,秦小芳挑了一个最小的,这会儿两头猪竟然一般大小。
“秦京茹,你是不是偷懒了?”
秦京茹脸色一红,嘴上不服输地说道:“没有啊,我顿顿有喂它,是它自己不好好长大。”
秦小芳也打掩护:“建东哥,这猪长得很慢,都好几天了,感觉没啥变化,还是这个样子。”
“你们平时给他们喂的什么?”
“猪草。”
这个答案张建东并不奇怪。
这个时候养猪的方法几乎全靠农民自己琢磨,好一点的还知道喂点麦麸、豆渣,大部分人就只会割草。
其实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长得慢大概率是因为摄入营养不足。
大自然中的野猪主要以灌木的嫩叶、草的根茎为食,同时还会吃昆虫、鸟卵等富含蛋白质的东西。
几十年后的猪饲料之所以能让猪长得那么快,很大原因是掺杂了很多动物性原料,例如鱼粉、蛋壳粉。
青草、麦麸这种饲料对猪而言营养价值很小,而豆渣、鱼粉之类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对于秦家村人来说,成本又太高。
其实只要把系统里的能量饲料兑换出来,拿什么喂猪的世纪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很可惜,五千信用点的价格对现在的张建东来说,稍显奢侈。
不过暂时应付的方法也不是没有。
张建东想起来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小知识,蚯蚓养猪。
“只喂青草猪是养不大的,你们要找点别的东西喂它,比如鸡蛋壳、蚯蚓等等。”
秦京茹有些不相信地问道:“鸡蛋壳?蚯蚓?这些东西可以喂猪?”
“当然了,林子里的野猪本来就会在土里面找虫子吃,有时候还会吃鸟蛋和雏鸟。”张建东认真地解释道:
“这些东西对猪来说是很有营养的,在猪草里加一小部分进去,猪就会长得很快。”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目的地。
秦三爷先是指挥着众人将草地中心细细清理出来一片,又让人向下挖了半米多深。
做完这一切,他便喊张建东过去。
“好了,你们不信可以回去试试,我先去忙了。”
看着张建东离去的背影,秦京茹又是脸红又是一阵咬牙切齿,回头却看到秦小芳若有所思。
“小芳,你不会真的相信他的鬼话吧?用蚯蚓喂猪,真的好恶心啊。”
身为一个女孩,对于蚯蚓这种东西秦小芳还是有些怕的,不过她更害怕穷。
“我相信建东哥,他这么厉害,按他说的做猪肯定能长得更大。”
秦小芳一边说着,一边从远处割草递到小猪嘴边。
小猪动也不用动就能吃到食物,舒服得直哼哼。
看着这一幕,秦京茹感到一阵烦躁。
“小芳,你以后不要叫他建东哥,知道吗?”
“那我叫啥?”
“想叫啥都行,除了建东哥!”
“哦。”
秦京茹满意地四下看了看,一脚踢在小猪屁股上。
另一边秦三爷找张建东的原因很简单,让他下回填的第一锹土。
秦三爷解释道:“这是村里的规矩,第一锹得你来,以后才能稳稳当当。”
张建东虽然不信这个,不过既然秦三爷这么重视这个规矩,他也不至于扫兴。
一锹土下去,之后的工作就和张建东没有关系了。
从夯实地基到房屋收工就都是秦三爷和一众村民的事了,张建东要做的就是保障后勤,人家要什么给什么,还有每天中午下午各一顿饭。
看着井井有条的现场,张建东便准备进林子找明天的肉食了。
吃饭用的粮食都是从秦家搬来的,至于肉食,空间里剩下的兔子只够一天的。
所以,张建东得尽快打到猎物,才能实现他顿顿有肉的承诺。
虽然来帮忙的人有一顿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但张建东却不能这么想。
不给钱是因为规矩,但饭食就随各家的心意了。
他既然有这个本事,让人家吃饱吃好也是应该的。
顺着林子走了一段路,身后众人喧闹的声音渐渐远去,寂静重新围了上来。
树叶簌簌作响,不时响起鸟鸣,树枝跌落在地上,这种种声音都让张建东感到熟悉又紧张。
从现在开始,他便脱离了人类社会,进入原始山林之中。
这里不再有人情世故蝇营狗苟,有的只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张建东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布置野兔套子。
之前设下的套子被他拆了大半,用来做笼子。
野兔套子虽然收获不受控制,但一布下就不用再费心力,只需等到时间来收割一次,还是很香的。
而且野兔的繁殖能力很强,风险较小。可以吃肉,也可以卖兔毛,如果能成规模的养兔子,效益是很高的。
用来积累原始资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是把所有的套子都布下了。
让人惊喜的是,残余的几个套子竟然还收获了三只兔子,刚死不久。看痕迹挣扎了很久才死去。
刚开始就有收获,是个好兆头。
将兔子放进空间,张建东继续搜寻野物的踪迹。
秋天是打猎的好时节。
正值各种植物的成熟期,食草动物觅食频率大增,食肉动物也跟着活跃起来。
因为很快就进入冬天,食物将会极为缺乏,所有动物都要在秋季积累足够的养分。
现在还不到九月份,野物还没有那么肥硕,等到九十月份,野物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打到一头,够一家人敞开肚皮吃好几顿了。
一路走来,张建东倒是看到不少野鸡斑鸠之类的小型动物。
只不过这些小家伙都很警觉,不是提前发现的话很难接近它们。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猎物的痕迹,张建东靠坐在一棵树上,拿出水壶喝了一口水。
这种情况最是考验猎人的心态,如果心境虚浮容易焦急,那只会使自身的破绽越来越大,想要找到猎物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