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太牛啦

换源:

  见到郑峰本人之后,大伙儿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同样是搞技术的,为什么他就那么阳光帅气呢?

反观他们自己——顾工头发稀疏,身形佝偻,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显然用脑过度,导致头发掉得厉害。

周伟光则挺着个啤酒肚,身体发胖,很明显缺乏运动。

至于冯顺和孙胜两人,则满脸胡子拉碴,眼神有些迷茫。

显然是沉浸在自己的研究项目里,精神状态都有点不大正常。

对此情景,李主任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他拍了拍手说。

“行了,各位停下手中的事,这就是我们新来的技术员郑峰。

你们不是一直想见见他吗?今天他来了,大家好好交流交流。”

说完,李主任便离开了,离开前还对郑峰交待:“一会儿带你去看机床。”

四双迷茫的眼睛在瞥见郑峰的那一刻,仿佛瞬间增添了几分神采:多么帅气清爽的年轻人!

冯顺和孙胜互相看了一眼,似乎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自己狼狈的模样。

经过一番自我介绍,郑峰算是初步认识了这些未来要共事很长一段时间的同事们。

顾工问:“小峰,听说你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

郑峰回答:“没错。”

这时,周伟光又开口问道:“那你学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吧?

是锅炉专业、热力涡轮机专业还是水力机械专业?”

郑峰讲道:“咱们都有学习经历,我曾经跟随大毛的锅炉专家马克西莫夫和热力涡轮机专家格略兹诺夫两位老师学习了半年时间。

后来他们返回了大毛,我就跟着我的导师李华伦教授以及其他的教授继续学习。”

大家都纷纷赞叹,太牛了!

这句话,让最年轻的孙胜心生敬佩。

他和冯顺都是中专学历,这辈子若能成为工程师就算烧了高香。

眼前的郑峰年纪轻轻,却前程似锦。

不仅拜名师,大学毕业,未来至少也能成为教授级的人物。

看到孙胜和冯顺似乎受了点影响,顾工开口安慰他们。

“冯顺,孙胜,你们别被他给吓倒了。

这样的人在全国也没几个,大多数人跟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关键是要相信自己,不必妄自菲薄。”

顾工的话起了些作用,孙胜和冯顺的状态渐渐恢复了一些。

他说:“你父亲是郑宸没错吧?

我认识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而你甚至比你父亲还要出色。”

说着说着,顾工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那一天,全体工程师开会,决定派出一部分人前往西北,支持国家建设。

当时,郑宸已是九级工程师,而顾工还只是个十级技术员,并没有资格参加那样的高级别会议。

不过他猜测,在那段时间里,接连消失的工程师和一些后勤人员,其实都去了西北支援国家建设。

于是他奋发图强,立志要成为一名工程师,要在那些人离开后,挑起轧钢厂的大梁。

也正是那段时期,他逐渐成熟并取得进步,当然,头发也日渐稀疏。

然而受限于天赋,他在达到八级工程师之后便停滞不前,也无法再获得新的灵感。

原本他还想去寻找那些支援国家的好友们,但发现自己已江郎才尽,只得放弃这个想法。

后来,他也想明白了,决定扎根在轧钢厂。

既然自己做不到,那就培养轧钢厂里的年轻技术员,也算是一种支持国家的方式吧!

“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天赋和实力,但我有一颗始终热衷于祖国的心,我会尽力奉献,直至耗尽所有。”

正因如此,周伟光、孙胜和冯顺三人成为了顾工的徒弟。

对于徒弟,他并没有过高的期待。

只希望他们能够不断进步,始终热爱祖国,能做到这些,在他眼中就是好样的。

毕竟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上限,他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所以他并不会强迫徒弟们,一定要达到某个高度。

郑峰与郑宸长得极为相似,加之他事先从李主任那里得知郑峰就是郑宸之子,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但他并未想过要收郑峰为徒,他认为自己还不够格。

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八级工程师,而郑峰显然有着更高的追求。

孙胜和冯顺两人十分懂事地询问:“如果我们遇到问题,可以向您请教吗?”

郑峰微笑着点头应答:“当然可以,无论何时都可以来找我提问。”

听到肯定的回答,孙胜和冯顺二人欣喜地笑了起来。

顾工对此感到挺高兴,他并不认为郑峰接近他的徒弟是,在夺权或者削弱他在办公室的权威形象。

在他心里,只要是愿意进取、懂得团结并且热爱祖国的人,都值得称道,都是好同志。

师傅徒弟这种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个称呼而已。

顾亭生本人最看重的是爱国精神,并不在意这些表面的虚名。

众人闲聊几句之后,便各自投入到各自负责的项目中去了。

郑峰并没有询问他们在研究些什么项目,如果对方愿意讲自然会说,主动去问显得不太合适。

不一会儿,一位助理走进来说:“郑技术员在吗?”

郑峰起身回答:“我就是,是你主任叫我过去的吧?”

助理答道:“没错,郑技术员,请随我来吧!李副厂长和李主任已在机床那里等候您了。”

说着,助理接过郑峰手中的工具箱。

作为一名工程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工具箱那是不合格的。

因此,郑峰拥有着一套自己熟悉且得心应手的工具。

郑峰表示同意:“好的,那咱们出发吧!”

顾工询问道:“小峰,你是要去查看那台机床吗?”

郑峰回道:“对啊!刚和李主任约好了过去看看。”

顾工回应:“嗯嗯,加油干!”

他不好过多评论,毕竟他自己也曾前去查看过,但并未发现任何问题。

他既要维护郑峰的积极性,又不能轻易吹捧他,只能如此表达。

至于剩下的周伟光三个人,并非工程师出身,对于机床这类复杂的设备根本搞不清楚。

连那些零部件叫什么都未必弄得明白,因此从未想过让他们去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