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回来了。”他热情的对着李天宝打招呼。
“哟,买这么多肉呢?”
“你会做饭吗?”
“这样我让你三大妈帮忙,你看怎么样。”
“咱们爷俩待会好好喝一杯。”
李天宝笑道:“三大爷,我看就不用了,你那兑了水的酒,我可不爱喝。”
说完,就往中院走去。
阎埠贵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这不是说他小气吗?
“兑了水的酒,怎么就不能喝了,这孩子,嘴巴什么时候学的这么凭了。”
他记得以前李天宝,可是是个闷葫芦,今天这是怎么了,还会开玩笑了,他很是想不明白。
回到家里,开始忙活做晚饭。
先把猪肉洗干净,切成块状,大白菜也洗了。
锅里放上热油,把肥肉放进去煸炒,然后加上酱油,味精,白糖,盐,加上一大碗清水,大火煮开后,把切好的白菜放进去。
没一会的功夫香味就传了出去。
拿个干净的盆,开始准备和面蒸馒头。
前世他一个人生活,做菜这件事,可难不倒他。
香味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院。
对门的贾家第一时间闻到肉的香味。
一家子正围在桌前吃饭,桌上摆着粗粮馒头,一碟子咸菜。
棒梗的狗鼻子非常灵,“奶奶,你闻到没有,是肉的香味。”
“还真是肉香味,谁家,这不是馋人的吗?”贾张氏不满的说道。
“棒梗,你去瞧瞧,看是不是傻柱家。”
棒梗一溜烟的跑了出去,来到门口,用狗鼻子嗅了嗅,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到了李天宝家里。
然后跑回去跟贾张氏说。
“奶奶,是李天宝家里做的。”
“奶奶,我想吃肉。”棒梗开始闹腾。
大孙子想吃肉,贾张氏一时间没有办法,“棒梗你先忍忍,等晚上一大爷开全院大会,到时候给咱们家里弄点钱,就能吃上肉了。”
棒梗一听眼睛亮了,“奶奶,你说的是真的。”
很快,棒梗就不闹腾了,乖乖的吃饭。
易家。
易中海在屋里也闻到了香味,不过并没有太在意,他一个八级钳工,想吃肉还不容易,随时都能去买点回来。
傻柱在屋子里也闻到了肉的香味,不过撇了撇嘴,“闻着味道也不怎么样。”
“和我做的比起来差远了。”
他在轧钢厂当厨子,自然不会缺嘴,不会在意这些。
前院。
吃过晚饭的阎埠贵闻到空气中散发的肉香,砸吧了一下嘴。
他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肉了,味道可真香。
想想刚才没有算计到李天宝的又,心里就很是懊恼。
后院。
刘海中正在吃着盘子里的炒鸡蛋,闻到肉香,脸色很是难看。
瞬间觉得盘子里的鸡蛋一点都不香了。
“也不知道是谁家,现在吃什么肉的。”他嘟囔了一句,放下筷子,回屋了。
二大妈很是郁闷,不会这人是怎么回事。
“娥子,你闻到没有,谁家做肉了,可真香。”许大茂看向一旁的媳妇说道。
“不知道,估计是何雨柱家吧,或者是一大爷家里。”娄晓娥咬了一口粗粮馒头说道。
吃过晚饭的聋老太太,坐在家门口,闻到了香味,不停的咽着口水。
她也有段时间没吃肉了,很馋。
以为是傻柱做的,就等着待会给她送肉了。
李天宝,吃着肉烧白菜,觉得很是过瘾,这个年月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
能这样大口吃肉的家庭很少,他觉得现在自己很是幸福。
正吃着晚饭,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李天宝,我是刘光天,一大爷让我过来通知待会开全院大会。”
“我知道了。”李天宝回应了一声。
隔着门,刘光天闻到了肉的香味,原来刚才的香味是从李天宝家里传来的,可真香,他吸了吸鼻子离开了。
“这刚穿越来,就要开会。”
“也不知道能有什么大事。”李天宝抱怨了一句,然后把饭吃饭,就出门了。
来到前院。
呜呜泱泱的一大群人站在那里闲聊。
八仙桌前坐着三位大爷,中间那位手里拿着茶缸的是易中海,左边肚子胖胖的是刘海中,右边戴着眼镜的是阎埠贵。
见院里人都来的差不多,易中海清清嗓子站了起来。
“大家伙都到齐了,下面听我说两句。”
很快吵闹的院子,瞬间鸦雀无声,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易中海。
易中海见大家都很是听他的话,心里很是高兴。
然后一脸正色的说道:“咱们院子是先进模范。”
“院里有困难的家庭,大家肯定都愿意给与帮助。”
他上来先把大院的人都夸奖一顿,然后才开始进入到正题。
“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是为了给贾家捐款。”
“贾家日子现在很是不容易,贾东旭一个人工作养活一家五口,很是困难。”
“现在家里的粮食都吃完了,大人饿点没什么关系。”
“可是孩子不能挨饿,棒梗和小当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希望大家看在一个院子的份上,多帮帮贾家。”
“他们会感谢大家伙的。”
“作为一大爷,我带头给贾家捐款10块钱。”
说着易中海把钱放在桌子上,然后坐了下来。
李天宝这才明白原来开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贾家捐款。
没想到刚穿越来,就碰到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心烦。
贾张氏看着桌上的钱,眼睛都放光,不过就易中海一个人给,太少了点。
见没人说话,心里有些着急,本想站出来说些什么,被秦淮茹给拦下了。
她知道自己婆婆的脾气,要是把大家伙给得罪了,到时候,可就没人愿意帮助他们了。
易中海给一旁的两人使了眼色,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刘海中。
“一大爷说的对,贾家现在困难,咱们大家得帮一把。”
“不能让孩子挨饿。”
“作为院里的二大爷,院里的住户有困难,得第一时间给与帮助。”
“我捐5块钱。”
阎埠贵不情不愿的站出来,“你们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比不上一大爷,和二大爷。”
“我就捐2块钱。”
贾张氏听到阎埠贵才捐2块钱,觉得他很是小气,太抠门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