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捡漏,疯狂捡漏,全是好东西!(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琉璃厂。

杨卫东坐了1路公共汽车过来。

“看来,是时候考虑买一辆自行车了。”当杨卫东满头大汗,从1路公共汽车车厢里挤下来,再一次赌咒发誓。

太挤了,差点没把他挤死,大冬天的怎么那么多人。

幸好,他顺利来到琉璃厂。

“同志,看看这柄七星宝剑,当年诸葛亮借东风……”

“同志,看看这个碗,当年万历皇帝吃饭就拿它……”

“同志,看看这个瓶子,慈禧老佛爷曾经拿它……”

进入琉璃厂,路边摊贩们就眼睛一亮,开始招呼起来。

快过年了。

上班的职工们都放了假,兜里有闲钱的就会过来转转。

这几日,正是“开张吃三年”的时候。

尤其是,今年各地天灾,导致粮食减产,即便城市里都受到影响,有些人饿极了,就把家传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

所以,今年的琉璃厂,格外人多!

“咦?”

杨卫东走进琉璃厂,刚路过两个地摊,就不禁眼睛一亮。

“好浓郁的灵气!”

杨卫东看向一尊三足香炉,约莫巴掌大小,泛起乌黑光泽。

“同志,您随便看看……”

看见杨卫东走来,在他面前蹲下身子,摊主登时兴奋起来,开始热切招呼。

“这个多少钱?”

杨卫东拿起三足香炉。

“100元。”

摊主刚说了个价格,就瞧见杨卫东站起身就准备走人。

“80!”

“40!”

“不是,同志,您倒是还个价啊?”摊主无语。

“5元。”杨卫东报出价格。

“成交。”摊主眼睛一亮,直接拿起三足香炉递给杨卫东。

杨卫东:“……”

是不是报价高了?

这个摊位是个生坑,一张编织麻袋上,摆了两三件东西,很明显是家里穷的过不下去,拿家里老东西出来了。

这些人,因为交不起摊位费,只能往琉璃厂门口挤。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生坑里出老货的几率是蛮大的。

当然,要看时代。

眼下这个时代,老物件还没有经历十年风雨,市面上真货很多。

正常交易、正常买卖。

属于正经商品。

“这就捡漏了?”杨卫东掏出5元付账,拿着这件【清代鎏金铜香炉】,眼睛里泛起疑惑。

但很快,他抬眼一扫,往摊位上扫过去,发现灵气都冒光。

大部分是白色光芒,少部分泛起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彩光芒。

“大意了!”

杨卫东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捡漏的最好时代。

“这件多少钱?”

“50元。”

“3元卖不卖?”

“不行,太少了,同志您再给添点。”

“4元。”

杨卫东在捡漏,疯狂捡漏,碰见摊位上冒光的好物件。

尤其是泛起七彩光芒的,直接就喊价,务必要拿下。

没多久,杨卫东就拎了一条编织袋,编织袋里装了几件沉甸甸东西,从外表看上去鼓鼓囊囊的。

这是捡漏吗?分明是进货!

而且与后世古玩街小心翼翼,生怕被骗了抢了偷了不一样,这里很安全,无论买卖都很放心。

至于理由?

杨卫东的视线,看向街上巡逻的几个武装警察。

真枪实弹,谁敢放肆?

妥妥安全感。

“妈的,我真穷……”短短半小时,杨卫东就把100元花光了,然后看着满街的七彩光芒,忍不住懊恼。

宝物就在眼前,只能看……不能买,这也太馋人了!

“赚钱!”

“我要赚钱!”

“好不容易穿越一遭,怎么着也得搞点收藏品,建个私人博物馆吧?”

原本认了易中海为干爹,杨卫东已经打算躺平的心态,突然有了赚钱动力。

赚钱?怎么赚?

杨卫东的注意力,放在了【系统空间】的【粮食物资】上。

“唉,看来得去一趟鬼市了。”

杨卫东喃喃自语。

旋即,他背起编织袋,往身后一甩,大步流星离开了琉璃厂。

……

南锣鼓巷95号院。

当杨卫东拎着编织袋回来,前院的阎埠贵就凑了过来。

“卫东,回来啦,买什么好东西了?让三大爷瞅瞅。”

杨卫东也不介意,直接把编织袋打开,一件件古董往外掏。

一边掏,一边得意介绍:“三大爷,您今儿得着了,让你开开眼,这都是我从琉璃厂买的好宝贝。”

阎埠贵瞧见了香炉、法螺、瓷碗、盘子之类,不禁诧异。

“就这些?”他还以为买什么好东西了,感情是一堆破烂?

不能吃,不能喝的,买这些干啥,真是个败家子!

“三大爷,您是读过书的,不会没听过‘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黄金’这句话吧?”瞧见阎埠贵不以为然,杨卫东斜乜眼看他。

“那倒是听过。”阎埠贵点头,猛地挺起胸膛,露出骄傲笑脸。

读过书,文化高,这是他在南锣鼓巷95号院站住脚的资本。

“这不就成了。”

“现在是什么年代?建国都十年了,妥妥盛世!往后古董肯定值钱,值大钱!”杨卫东得意洋洋,旋即低头,左顾右盼神秘兮兮说:

“今年光景不好,各地农村遭了灾,咱四九城也受了影响,好多家庭都揭不开锅了,有那些人,就把家里的老玩意儿全都掏出来去琉璃厂、潘家园换钱、换粮食。”

“这可是抄底的时候!”

“你是没去琉璃厂,人太多了,那些有钱当官儿的,还有什么资本家,全都来了,都要借机抄底呢。”

说到这里,看见阎埠贵被他勾起了贪婪之意,呼吸都急促起来。

忽然话题一转,斜乜眼看他道:

“当然。”

“这抄底也要有能力。”

“我干爹是八级钳工,每个月99元工资,我们家不缺吃不缺穿,这才有闲钱去抄底……”

“可您家,好几张嘴嗷嗷待哺呢,唉,可惜了。”

说完,杨卫东摇摇头,惋惜的啧啧一叹,旋即把编织袋扎起,往背后一甩,大摇大摆走了。

“叮,您收集到【阎埠贵】负面情绪100点。”

阎埠贵面色铁青,险些气炸了肺。

这小畜生,故意眼馋自己呢!

“呸。”

“想捡漏,你有那个眼力吗?”

“易中海这个老东西,怎么就眼瞎认了杨卫东这个王八蛋当干儿子!败家子儿,浪费钱……”

阎埠贵咬牙切齿,仿佛比花自己钱还要心疼。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