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谦虚地笑了笑:“王校长,这都是大家支持的结果。学生们也很配合。”
王校长却摆了摆手,认真地说道:“高老师,你就别谦虚了。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区教育科的领导对你这堂课的评价非常高,说要好好总结推广你的经验呢!”
他顿了顿,凑近高育良,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高老师,好好干!你这次的表现,区里领导都看在眼里。说不定啊,今年区里评选先进教育工作者,你会有机会的!到时候,学校一定全力支持你!”
评选先进的机会?高育良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种肯定,一种晋升的资本。看来,他这次公开课的表现,确实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再次向王校长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自己会再接再厉,努力在教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
王校长欣慰地拍了拍高育良的肩膀,眼中充满了期许。他知道,红星小学,因为有了高育良这样的年轻教师,未来可期。
高育良在全区教学观摩活动中,以一堂精彩纷呈的《将相和》公开课大放异彩,并且得到了区教育科领导高度赞赏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就在红星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传开了。
一时间,高育良成为了办公室里当之无愧的焦点人物。
大部分同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表现出了由衷的祝贺和钦佩。他们之前虽然也认可高育良的教学能力,但大多只是局限于本校范围内的认知。而这次,高育良是在全区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并且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这无疑是给整个红星小学都带来了荣誉。
“高老师,恭喜恭喜啊!听说您那堂公开课,把区里来的领导都给镇住了!”一位平时和高育良关系还不错的年轻女老师,满脸笑容地向他道贺,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
“是啊,高老师,您可真是给我们学校争了大光了!以后我们可得好好向您学习学习教学经验!”另一位年长一些的男老师也凑过来说道,脸上堆满了赞许。
“高老师,您太厉害了!什么时候也给我们指导指导?”几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更是把高育良当成了学习的榜样,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请教。
面对同事们的热情祝贺,高育良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微笑着一一回应,感谢大家的鼓励,并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向各位前辈和同事学习。他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因此而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子。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保持低调和谦和,远比张扬和炫耀要明智得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地为高育良的成功感到高兴。
就在办公室里洋溢着一片祝贺和赞扬的热烈气氛时,院里的邻居,也是学校同事的闫富贵,也端着一个搪瓷茶缸,慢悠悠地晃到了高育良的办公桌前。
“哎呀,高老师,恭喜,恭喜啊!”闫富贵脸上堆着笑容,声音也比平时高了八度,显得格外热情,“听说您那堂公开课,上得是满堂彩,连区教育科的马科长都点名表扬您了!真是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想要和高育良握手,以示亲近。
高育良礼貌地伸出手,和闫富贵握了握,口中说道:“闫老师客气了,都是大家抬爱,运气好罢了。”
闫富贵用力地晃了晃高育良的手,笑容满面地说道:“高老师您就别谦虚了!这可不是运气好就能行的,这得有真本事!您这一炮打响,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他的话语听起来句句都是恭维和赞扬,但高育良却从他那过于热情的笑容中,捕捉到了一丝不自然的僵硬。闫富贵的眼睛透过那厚厚的近视镜片,看着高育良,眼神中虽然也带着笑意,但高育良却敏锐地察觉到,在那笑意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些更为复杂的情绪。
那是一种混杂着羡慕、惊讶,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嫉妒的情绪。
这种眼神,高育良在前世见得多了。那是当一个原本与自己处于同一层面,甚至不如自己的人,突然取得了远超自己的成就时,一些心胸不够开阔的人,常常会流露出的复杂心态。
果然,闫富贵在当面道贺之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与旁边一位平时和他关系比较近的老师小声嘀咕时,那副酸溜溜的语气和不以为然的神情,便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暴露无遗了。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闫富贵压低了声音,但因为办公室不大,高育良还是隐约听到了一些,“不就是上了一堂公开课嘛。要我说啊,他也就是运气好,仗着年轻,又是个新来的,领导们就喜欢看个新鲜。咱们这些老教师,干了多少年了,经验不比他丰富?只是没碰上这样的机会罢了。”
旁边那位老师附和着点了点头,也小声说道:“可不是嘛,咱们闫老师您当年教毕业班的时候,那升学率,在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也没见给个什么先进。”
闫富贵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得色,但随即又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怀才不遇的感慨说道:“唉,此一时彼一时喽。现在啊,就认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说踏踏实实搞教学,还得看咱们这些老黄牛。”
他们的对话声音虽然不大,但高育良的听力还不算差,再加上办公室里其他人都在各自忙碌,这些酸言酸语,还是断断续续地飘进了他的耳朵里。
高育良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微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他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轻轻喝了一口温热的白开水。
对于闫富贵的这种反应,他并不感到意外。闫富贵这个人,有些小聪明,也有些小算计,为人处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习惯了在院子里当那个消息灵通、受人请教的“三大爷”,在学校里,也自诩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现在,眼看着高育良这个比他年轻,资历也比他浅的“后辈”,不仅在院里因为水井的事情出了风头,在学校里更是因为一堂公开课而获得了领导的赏识,甚至可能获得评选先进的机会,他心里自然会感到不平衡。
羡慕是人之常情,但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甚至在背后说些风凉话,这就显露出一个人的品性和格局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