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床上扎了根刺吗,翻来覆去睡不着,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事儿吗?”
一大妈躺在边上,被他这么闹腾得心烦意乱,忍不住发问。
看见一大妈心情也不好,易中海便什么也没多说,只是回答:
“没什么,睡觉吧!”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要去问问聋老太太——
那个在整个院子里最受尊敬、堪称定海神针的人物。
一夜过去,寒冬腊月的四九城真是冷得厉害。
如果不是北方人都习惯烧火炕取暖。
恐怕跟南方那边一样,真有不少人会被冻死。
第二天清晨起床,签到完毕并获得了100金币后。
何雨柱嘴里呼出一团热气,起身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以前也算挺勤奋的。
加上家里人也给予了一些帮助,在房价还没涨起来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
不仅装了空调,竟然还装上了特别费电的暖气片。
现在来到这个地方,如果不是这具身体已经习惯了寒冷。
按照他那家徒四壁的房子保暖性能。
搞不好他会再次被冻回二十一世纪。
洗漱完毕后,他把昨晚剩下的饭菜加热了一下,然后端着朝后院走去。
后院里面,不仅住了二大爷一家,还有他的死对头许大茂。
除此之外,就只有那位聋老太太了。
聋老太太在四合院里可是稳如定海神针般的人物,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活了多少岁。
反正自从贾张氏搬进这个四合院开始。
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是这个院子里德高望重的老祖宗了!
据原故事所述。
如果不是这位老太太乱点鸳鸯谱,
让娄晓娥在和许大茂离婚之后跟自己凑合过日子,
恐怕前主人这辈子注定孤独终老。
而且在原故事中,这位老太太真的把他当作亲孙子看待。
只要有好吃的总会想到他。
何雨柱可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尽管这些事目前还未发生。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位老太太发自内心的敬意。
刚迈进院子,何雨柱就看见聋老太太已经在门口活动筋骨了。
于是他赶紧打招呼问候。
“哎呀,大孙子,你怎么今天有空来我这儿啊。
平时这个时候不是还在睡懒觉吗?”
聋老太太显得既惊喜又疑惑。
何雨柱明白这是因为前身的习惯。
再加上食堂那边不用太早过去,只要不耽误做菜就行。
所以他经常都是等到大家都去上班了才起床。
“老太太,今儿早上有点失眠。
想着雨水姑娘一会儿也要离开了,我自己在家吃饭也很少。
昨天剩下些好东西,您一个人行动不便,如果不嫌弃的话,我就把这些留给您。
想吃的时候热一热,吃不完也没关系,毕竟天冷也不会坏掉。”
何雨柱笑着说道。
一听见他说这些,聋老太太脸上堆满了笑意,忙邀请何雨柱进屋坐。
“大孙子,你真是贴心,还记挂着我这个老家伙。”
聋老太太看着锅里几乎全是肉菜,心里非常感动。
至于是不是剩菜什么的。
在这个时代能有吃的就很不容易了,还想挑三拣四?
想都别想。
“瞧您说得,我知道您疼我。
之前也算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常常忽略了您老人家。
这是孙子做得不对,希望您不要责怪。
以后啊,您的早餐晚餐,只要我在家,我都过来陪着您一起吃,怎么样?”
何雨柱认真地说着,眼中流露出些许感动。
聋老太太眼含泪水,假装没听见,顽皮地回答:
“你说啥?我听不见!”
何雨柱笑了笑。
这位聋老太太虽然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她是选择性地“听不见”。
他也没太在意,随便和老太太闲聊了几句。
因为得赶着去上班,这次他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迟到了。
于是干脆向雨水打了声招呼,提前离开了。
许大茂家中。
“嘿,娥子,你觉得傻柱是不是真的很傻,对这位老太太那么好。
难道他是想等老太太去世后继承这间房?”
许大茂带着猜疑的神情,神秘兮兮地问妻子。
由于两家的房子紧挨着,而且他还担心老太太听不见。
所以何雨柱讲话的声音也没刻意压低。
导致许大茂夫妇俩把他说的话听得明明白白。
听见许大茂这么说,娄晓娥并没有回应他。
作为那个时代少见的名门闺秀,她的教养让她不会在背后说人闲话。
“别乱说了,就算是真傻还是装傻,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位老太太是个五保户,既没有儿女。
如果傻柱真心要替她养老送终,这一间房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听了娄晓娥的回答,许大茂觉得也有道理,毕竟这跟他没什么关系。
正如俗话所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许大茂洗漱完毕后对娄晓娥说:
“对了,娥子,今天轧钢厂那边不是让我去放电影吗?放的是《阿诗玛》。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吧。
正好也可以看看你老公我平时是怎么放电影的!”
因为身体不太舒服,娄晓娥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明确说去或者不去。
许大茂见她面色不佳,提醒她注意休息后便出了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