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降维打击:博士团大战草台班子!

换源:

  维罗纳花园社区活动中心。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经过了精密过滤,带着一丝冰冷的金属质感和若有若无的咖啡豆烘焙香气。整个空间由大块的清水混凝土与玻璃构成,线条笔直得像数学公式,墙上挂着几幅普通人只能看出“颜料很贵”的抽象画作。灯光是从天花板上看不见的凹槽里投射下来的,均匀、明亮,不留一丝阴影,像一间准备进行精密手术的手术室。

而爱情公寓“创新指导大使团”带来的展品,就这么被“陈列”在这间手术室的中央,像一群闯入无菌环境的病毒。

那个用废弃纸箱、可乐瓶和锡纸精心粘合而成的“哥斯拉2.0”,此刻正以一个扭曲的姿势歪在角落。它身上用红色油漆喷涂的“环保”二字,在冷色调的射灯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一声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呐喊。

旁边,是张伟的终极武器——那个被他命名为“天罚”的智能分类体验垃圾桶。为了展示其“卓越性能”,苏婉清友情赞助了一整袋新鲜出炉的小龙虾壳。于是,一股浓郁的、混杂着麻辣与蒜蓉的烟火气,顽固地渗透进这片由知识和格调构筑的领地,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嗅觉对冲。

台下,坐着维罗纳花园的居民代表,大约二十几人。他们没有交头接耳,没有玩手机,只是安静地坐着,手里拿着统一发放的笔记本和金属外壳的签字笔,仿佛不是来参加社区活动,而是出席一场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术报告会。

第一排正中,一位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戴着一副老式金丝眼镜,他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镜片,目光锐利。他是退休的哲学系教授,王德峰,以逻辑思辨能力著称,据说他能在任何一段超过三百字的论述中,找出至少五个逻辑漏洞。

王教授左手边,是一位穿着纯白亚麻长袍的中年女士,神情淡漠,气质空灵。她是先锋艺术家白露,她的成名作是《呼吸的几何》,将自己二十四小时的呼吸频率转化为数据,再通过算法生成三维模型并打印出来。

后排,一个穿着标准程序员格子衫,但面容极其锐气的年轻人,正低头飞快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敲击着什么。他是国内顶级AI公司“奇点科技”的首席算法架构师,周毅,一个坚定的代码原教旨主义者,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算法问题。

物业总经理李经理,一个穿着高级定制西装套裙,表情像被冰封过的女人,抱着双臂站在场地一侧。她的目光在爱情公寓众人和他们的“展品”之间来回扫视,那眼神,像极了质检员在审视一批严重不合格的产品。

“咳……咳咳!”

曾小贤深吸一口气,走上那个极简风格的讲台。他努力调动起自己主持午夜档节目时的全部亲和力,脸上挤出一个自认为能融化冰山的笑容。

“尊敬的维罗纳花园的业主们,精英们,未来的邻居们……大家,上午好啊!”他刻意拉长了语调,试图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曾小贤!‘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

台下,一片死寂。

哲学系的王教授停止了擦拭镜片,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仿佛在分析一个陌生的生物样本。

曾小贤的笑容凝固在了嘴角,后半句台词卡在了喉咙里。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主持活动,而是在接受一场博士论文的答辩,而他连题目都没看懂。

“今天呢,我们爱情公寓‘创新指导大使团’,很荣幸来到这里……”他艰难地继续着,额头已经渗出了细汗,“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一场关于未来、关于生活、关于爱的……头脑风暴!”

空气仿佛又冷了几度。

胡一菲看不下去了。她给了曾小贤一个“你退下”的眼神,然后大步流星地走上台,浑身散发着“老娘来砸场子了”的强大气场。她一把夺过话筒,身后的投影幕布上,瞬间出现了一张她熬夜用PPT绘制的、包含了无数箭头和方框的复杂概念图。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胡一菲决定先发制人,用理论的高度镇住他们,“我们拒绝空谈!今天,我们带来的是一套完整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基于情感链接与闭环反馈的社区生态重构方案’!其核心理论,是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内的物理交互节点进行功能性重塑,从而激发社群成员的内生情感动力,最终构建一个自洽的、可持续的邻里关系新模式!”

一套行云流水的术语组合拳打出去,胡一菲自己都佩服自己。

然而,她话音刚落,第一排的王德峰教授缓缓举起了手。

“这位……女士,”老教授的声音不大,但穿透力极强,每个字都敲打在众人的神经上,“恕我冒昧。您刚才的论述中,使用了‘情感链接’、‘闭环反馈’、‘物理交互节点’、‘内生动力’等一系列概念。根据逻辑同一律,在一次论证中,每个思想必须保持其自身的确定性和同一性。那么,请问,您能否用不超过五个,不包含任何比喻、引申或修饰成分的,指向具体事物的名词,来定义您这套方案的‘核心’?”

胡一菲的大脑瞬间宕机。

她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台精密的逻辑分析仪,将她华丽的辞藻外衣一层层剥开,露出了里面最简单、甚至有些可笑的内核。

物理交互节点?不就是楼下的垃圾桶吗?

情感链接?不就是张伟被砸,大家一起笑吗?

她张了张嘴,感觉喉咙发干,在全场精英探究的目光中,憋了半天,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大家……一起……扔垃圾。”

“噗。”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笑声,但在这针落可闻的环境里,却像一声惊雷。

胡一菲的脸颊“轰”一下全红了,从耳根一直烧到脖子。她这辈子都没这么丢脸过。

“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她强行挽尊,一把将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张伟推到了台前,“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体验我们的‘闭环反馈机制’,我们准备了沉浸式演示!张伟,上!”

张伟一脸悲壮,头顶上悬挂着那个简陋的“天罚”垃圾桶,一根细麻绳从房梁上垂下来,另一端握在赵天宇手里。

“大家请看!”胡一菲指着张伟,试图夺回主动权,“这位是我们的‘负向激励体验官’。在传统的垃圾分类模式下,居民的错误行为无法得到即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导致……”

“Excuseme,”后排,那位“奇点科技”的首席架构师周毅突然开口,他甚至没有抬头,目光依旧锁定在自己的笔记本屏幕上,“我刚才用sniffer抓取了你们场内设备的无线通讯数据包。我注意到,你们所谓的‘智能反馈系统’,其核心逻辑是通过一个预设的关键词列表来触发一个固定的文本输出。请问,你们的这个模型,是基于什么算法实现的?它的决策逻辑是简单的IF-THEN-ELSE结构,还是采用了哪怕最基础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它的数据集有多大?做过A/B测试吗?对于模糊指令和语义歧义,它的容错率是多少?”

一连串专业术语如同加特林机枪般扫射过来,把站在一旁的赵天宇打得体无完肤。

赵天宇扶了扶眼镜,镜片下的眼神充满了绝望。他的“彩虹屁”程序,别说贝叶斯了,连switch-case都用得不多,本质上就是一个庞大而臃肿的IF-ELSE套娃。

“我们……我们这个……”他舌头打了结,冷汗顺着鬓角流下,“我们采用的是一种……一种全新的,基于东方禅宗思想的……‘混沌情感模糊算法’,它……它追求的不是逻辑的精确,而是一种……一种人与机器之间不确定的、顿悟式的美感……”

“哦,明白了。”周毅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了然和轻蔑。他低下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飞快地敲下了一行注释:

//Targetsystemidentified:ArtificialIdiot.(目标系统已识别:人工智障。)

场面已经不能用尴尬来形容了,简直是一场公开处刑。张伟顶着那个散发着小龙虾味儿的垃圾桶,站在舞台中央,进退两难,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笑话。

“艺术!是艺术!”危急关头,唐悠悠爆发出了惊人的求生欲。她拉着一脸茫然的关谷神奇冲上台,指着角落里那个歪歪扭扭的“哥斯拉2.0”,用尽全身的表演激情高声喊道:

“我们的方案,不仅是科技的,更是艺术的!大家请看这件作品!它,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废墟之上,崛起的环保新希望!它扭曲的身体,是在控诉人类对环境的漠视!它沉默的姿态,是在向未来发出无声的呐喊!它不是垃圾,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伤痕!”

关谷神奇在一旁心领神会,立刻摆出了一个米开朗基罗雕塑《垂死的奴隶》的痛苦姿势,表情沉痛,仿佛真的背负了全人类的环保KPI。

就在这时,那位穿着白色亚麻长袍的先锋艺术家白露女士,缓缓地举起了手。她的声音也像她的艺术品一样,空灵,且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

“两位艺术家,你们好。我对你们的作品很感兴趣。”她轻声说道,“我想请教一下,你们在进行这次的‘现成品艺术’(ArtTrouvé)创作时,对于材料的选择是基于其本身的符号学指涉和媒介的内在批判性,还是更多地倾向于一种‘达达主义’式的,旨在消解艺术与生活边界的随机性拼贴?换言之,你们选择用这个品牌的纸箱和那种颜色的可乐瓶,是经过了严谨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建构,还是……纯粹因为它们就在手边?”

关谷神奇的表情,从痛苦的艺术家,瞬间凝固成了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鸡。

符……符号学?达达主义?后现代……啥玩意儿?

他跟唐悠悠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只看到了四个字:你在说啥?

他们选择材料的唯一标准是——楼下垃圾回收站的王大爷给哪个,他们就用哪个。

“我们……我们这是……”关谷憋得满脸通红,终于从他贫瘠的艺术词库里,搜刮出了一个万能的词汇,“我们这是……道法自然!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白露女士听完,脸上露出了一个悲悯而包容的微笑,那是一种看到了初级文明在用石斧试图解释量子力学时的眼神。她优雅地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但她的沉默,比任何尖锐的批评都更具杀伤力。

降维打击。

这是一场从哲学、科技到艺术,全方位、无死角的降维打击。

爱情公寓引以为傲的所有技能——胡一菲的强词夺理,曾小贤的插科打诨,赵天宇的小聪明,关谷悠悠的戏精附体——在这个由真正的博士、架构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学术复仇者联盟”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他们就像一群拿着木棍和石头的原始部落猎人,兴高采烈地闯进了一场星际战争的最高指挥室,然后发现自己的武器连对方的能量护盾都无法撼动分毫。

活动中心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胡一菲低着头,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曾小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伟甚至开始怀念被小龙虾砸在脸上的感觉,至少那是一种真实的痛苦,而不是现在这种灵魂被公开凌迟的屈辱。

物业总经理李经理的耐心显然已经耗尽。她看了一眼手表,冰冷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正准备开口宣布这场闹剧的结束。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吕子乔,动了。

他从头到尾没有参与任何一场“辩论”,只是在台下默默地观察着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位李经理。

他没有走向讲台,也没有理会台下那些眼神锐利的专家。他迈着从容不迫的步子,径直走到了李经理的面前,脸上挂着他那标志性的、融合了三分不羁七分真诚的笑容。

“李经理,”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死寂的环境中却异常清晰,“我刚才观察了很久,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李经理抬起眼,冷冷地看着他,等着他说出又一个笑话。

“你们这里的咖啡是顶级的蓝山,这很好。”吕子乔不紧不慢地说,“但一场高强度的头脑风暴,持续了这么久,大家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血糖和多巴胺的消耗一定非常巨大。没有及时的能量补充,再聪明的头脑,也容易卡壳。灵感的火花,是需要燃料的。”

说着,他像变戏法一样,从身后拎出一个精致的保温餐盒。打开盒盖,一股浓郁的可可和咖啡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与空气中那股小龙虾的味道形成了奇妙的对撞,最终却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上风。

餐盒里,静静地躺着几块切得整整齐齐的提拉米苏。那是苏婉清的杰作,手指饼干浸透了浓缩咖啡和朗姆酒,马斯卡彭奶酪打发得如同云朵,表面撒着一层厚厚的、略带苦涩的可可粉。

“我们后勤部长特制的,非卖品。”吕子乔将餐盒往前递了递,微笑着说,“李经理,要不要……我们先暂停一下‘指导’,进入中场休息,为大家的‘CPU’补充一点能量?”

李经理看着眼前这个画风与所有人截然不同的男人,又看了看那盒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提拉米苏,她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松动。

而台上的胡一菲等人,看着吕子乔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不解。

他们忽然意识到,当所有的理论、技术和艺术都被证明无效时,或许,回归到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需求——食欲,才是打破次元壁的唯一钥匙。

这场战争,似乎在他们完全没想到的地方,迎来了一丝转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