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空间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李卫国很是开心。从空间出来后,他又开始钻研丹经。他知道要想短期内提升修为,就得靠丹药辅助,自己有资源,不好好炼丹那不是浪费吗?
所以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研究《济世》《出尘》这两本医书丹经。多亏他前世有点文化基础,不然还真搞不定。上次在前门大街从李文忠老头那儿买了人参后,他还曾想过跟老头请教中医知识,现在想想,幸好没去,不然肯定会露馅,这个时代封建思想的尾巴还没彻底割掉,很多东西还是老一套的传授方式,尤其是中医,一般都不外传,这可是能让一个家族兴旺百年的宝贝。
李卫国靠着自己的勤奋和钻研精神,再加上这两本书上前辈高人详细的注解,学习起来还算顺利,虽然时间短还没看出效果,但也已经有点入门了。
直到母亲下班回家,一家人都回来了,李卫国把今天的事儿大概说了说,工作安排好了,房子也有了,明天上班,抽空把房子简单装修一下就能搬过去。
现在他和弟弟建设挤在一个屋里,很不方便,弟弟要学习,不能打扰他。而且以后还要把四叔家的文博接过来一起读书,到时候他就没地方住了。
说到房子,他就问大哥和二哥:“你们在单位没资格分房吗?这好像不合理啊。大哥是列车长,正科级干部,二哥大学毕业还是副科长,怎么会没资格呢?”
最后还是母亲解释说:“是你爸不让你们分出去,说一家人在一起有个照应。再说咱家院子也不小,要是你大哥二哥都分房搬出去,街道办就得给咱家安排新住户,我可不想咱家变成大杂院。”
不过现在李卫国刚参加工作就分了房,肯定要搬出去住,大嫂和二嫂听了都很心动,也想搬出去过二人世界,只是以前不敢提。
她们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希望婆婆能同意。李卫国一看,知道自己这话说得有点不妥,叹了口气说:“其实咱家房子也不算多,大哥二哥上班远,如果单位能申请到住房,就申请呗。到时候孩子户口还留在这儿,房子也让他们住着,这样大哥二哥能过二人世界,也挺好的,街道办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咱家房子转租给别人吧,没这个道理!”
母亲并未言语,只是默默吃着饭,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爸不在家,等过年他要是能回来,到时候再谈你的事。先吃饭,你自己的事我也不多说了,我们也没想着以后要靠你养老。你要是搬出去住,我也不干涉,但我可告诉你,明年必须得找个媳妇,最好能在年底结婚。要是办不到,你就给我搬回来,这样我心里才踏实!”
李卫国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脑袋嗡嗡的,当下也不敢再为大哥二哥说什么了,只顾埋头吃饭,一声不吭。李母看着几个儿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哼,你这小子,还以为我拿你没办法呢,别在这儿逞强了!”
林秀芳作为母亲,心里满是骄傲。她的几个孩子都十分出色,她也算是有所成就了。唯独老四,让她操碎了心。这孩子从小就不安分,不然也不会送去当兵。如今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她也不想过多约束他。毕竟儿子在战场上受了那么重的伤,有一回老大给他搓背,出来后告诉她,儿子身上光是枪眼就差不多有十个,尤其是心脏附近,还有一条一尺来长的伤口,看着就让人揪心。
后来她托人去打听,得知儿子伤了肺叶,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得好好调养。她心里既难过又心疼,所以对这个儿子也就格外宽容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儿女的爱,总是为他们的长远未来考虑啊!
正因如此,李卫国要搬出去住,她也没有反对,只要儿子过得开心就好。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的身体,一心盼着他能早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她看来,这样即便以后有什么变故,也算是有了后。
李卫国并不知晓母亲的心思,也不清楚家人以为他的伤势会危及生命。其实,在他练气入道之后,身体经过洗经伐髓,内伤早已全部修复,甚至比一般人还要健康,只是家人对此毫不知情罢了。
起初,李卫国之所以练气难以入道,是因为他身体上的经脉创伤过多,影响了气血的运转,这可是个不小的阻碍。
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各自散去。李卫国赶忙回屋休息,他说自己跑了一天,累得不行,想早点睡。原本母亲还想和他谈谈房子的事,见他这副模样,也就打消了念头,心想,就让这孩子自己去折腾吧。
李卫国原本打算晚上向母亲要些票据,可母亲那番关于婚事的话,让他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这几天母亲频繁提及他的婚事,这使得他愈发渴望搬出去住,这样就能躲开母亲的催婚了。
回到房间后,李卫国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上床睡觉了。其实他的脑子并没有闲着,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事情。弟弟李建设搬回来和他一起住了,总跟小侄子住在一起确实不太方便。而且李建设晚上要写作业学习,这样李卫国在他面前修炼也不会引起怀疑。
一夜好眠,第二天清晨,李卫国早早地就醒了。像往常一样,他来到院子里站桩、练拳。几轮下来,他浑身是汗,随后在自家澡房简单冲洗了一下,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母亲看到后,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大冷天的,别这么拼命打拳,出一身汗,再被冷风一吹,要是感冒了可就麻烦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爱惜身体。以后早上就在屋里活动活动热热身就行了,现在是和平年代,不用这么辛苦练武,你只要好好工作,就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