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家以后在一个院子里住着,相互照应是应该的

换源:

  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心想这活儿还得找专业的人来干,今天中午就不吃猪肉了,带回来的那些食材也够吃了。

最后,他从空间里拿出不少新鲜蔬菜,放在五斗橱里。

看着屋里缺这少那的,像水壶、茶杯之类的都没有,想喝口水都不方便。

想了想,他又给炉子换了煤球,然后再次出门去采购所需物品。

李卫国高调入住四合院,自然引起了众人的议论和关注,尤其是几位大爷家,还有中院的贾家。

后院李卫国隔壁住着的聋老太太,也听易忠海和一大妈说起了此事。

老太太对隔壁新搬来的人倒不是很在意,前几天隔壁装修房子她也看到了,只要不影响她养老,每天有口热乎饭吃,她才懒得管这些闲事。

只是这易忠海似乎另有打算,他总是想在四合院中掌控局面,对李卫国也动了这样的心思,大概是担心自己在院子里的地位受到影响。

“你们还是多关心关心傻柱子吧,他才是最合适的养老依靠。别管谁搬进来,只要不影响咱们养老,其他的都别太操心。我听说这新住户也是干部家庭出身,尽量别起冲突,省得惹麻烦。”聋老太太叮嘱道。

聋老太太的一番话,让易忠海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他暗自思忖,看来还得再观望一阵子。

至于傻柱,那家伙说话不过脑子,行事莽撞,实在难以托付,还是自己的徒弟贴心孝顺。

虽说心里想法与嘴上所言大相径庭,但这么做至少不得罪老太太,她可是自己的坚实后盾。

易忠海深知老太太家底殷实,藏着不少好东西,这也是他一心想要为其养老的缘由所在。

李卫国从供销社满载而归,购置了诸如水壶、水瓶、茶杯、镜子之类的诸多日常用品。

他雇了个板车师傅帮忙拉回四合院,这一趟下来,家里所需基本置办齐全。

以往独居时,不觉得这些东西有多重要,如今自己操持生活,才深切体会到居家过日子的琐碎繁杂。回到四合院,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他身上。

走到自家门口,只见二哥正站在那儿抽烟,母亲和大嫂在屋内忙碌地整理物品。

原来在他外出的这一小段时间里,母亲已经过来了。

“二哥,你们来得够快的啊!”李卫国笑着打招呼。

“你又买啥了?买这么多,你一个人住,费这劲干啥!”二哥有些不解地问道。

“二哥,虽说我这屋子不大,但也得样样俱全不是?东西置办齐了,以后做饭、喝酒都方便,想干啥就能干啥。”李卫国耐心解释道。

这一番话让李建军一时语塞。

李卫国走进房间,看到母亲和大嫂正忙着给自己铺床,连忙上前打了声招呼:“妈,要不中午咱们请院子里管事的大爷一起吃顿饭,也算正式认识认识?”

二哥站在门口插话道:“没必要,你就安心住着,我看谁敢找你麻烦。要是真有不长眼的,我这个当二哥的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行啦,你这嘴没个把门的。请他们吃顿饭也挺好,大家以后在一个院子里住着,相互照应是应该的。”

母亲说道,“中午我和你大嫂做饭,你去请他们过来吃顿便饭,让你二哥陪着喝点酒,以后在这院子里就算正式落脚了。”

李卫国思量一番,觉得母亲说得在理。

不管日后能否相处融洽,今天这顿饭算是先表个态,真遇到事儿了,再另说。

问过母亲得知家里不缺东西后,几个人便在客厅沙发上坐下聊天。

“四弟,你这沙发真不错,摆在客厅既好看又洋气,坐着还舒服。在哪买的?我看像是旧的呢。”大嫂好奇地问。

“大嫂,现在新沙发不仅贵还得用票,我这都是在二手市场淘来的。你们要是喜欢,信托商店就有,价格也实惠。”李卫国回答道。

聊了一会儿,母亲和大嫂起身进厨房准备饭菜,李卫国则来到院子里和二哥继续聊天。

“卫国,你那些野味是从哪儿弄来的?能不能给我们单位弄点?我这马上过年了,能不能升正科就看局长的意思了,他最近正为食堂没肉发愁呢。你明白我的意思吧?”二哥一脸期待地问。

“二哥,我懂。这事儿不难,过几天厂里会给我送一头野猪来,你要是需要,先紧着你。不过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九毛一斤,不要票,现金结算。要是行,下周我通知你。”李卫国坦诚地说。

李建军一听还有野猪,顿时喜出望外:“价格不是问题,你把这事办好了,哥给你弄本持枪证,咋样?”

“二哥,你就别逗我了,你看这是啥?”李卫国说着从腰间掏出一把手枪,又从口袋里拿出持枪证递给二哥。

此时后院不少人都在自家门口或晒太阳或闲聊,看到李建军身着警服,本就心生敬畏,再看到李卫国拿出枪,更是暗自警醒,心想以后可得离这人远点,随身带枪,太危险了。

兄弟俩谈论枪支的这一幕,着实震慑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后院好几家都有人瞧见了,心里都在盘算着以后少惹是非。

正当两人聊得起劲时,中院方向走来几个大人和孩子。

“爸爸!”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

李建军抬头一看,原来是媳妇带着女儿抱着儿子来了。

他一把抱起跑过来的女儿,看着身后的一男一女问道:“爱国,你们也来了?”

李卫国赶忙迎上去:“姐,你今天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啊!”

他拉着李建红的手,这是退伍回来后第一次见到姐姐。

前段时间姐姐回来过一次,可惜两人没碰上。

这个周末姐姐和姐夫特意赶过来,他们住得远,又有两个孩子,平时忙得脱不开身。

“我这不是想你嘛,来了两次才见到你。几年不见,长高了也变帅了,就是皮肤黑了点。”李建红笑着摸了摸弟弟的脸,“听说你受伤了,现在好了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