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宇成为工程师及可能晋升为厂长的消息一旦传播,定会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就连妹妹也将获得工作。
看到秦京茹家的条件明显提升,村民们明白进城生活的优势。
初次担起厂长职责,石宇从零开始学习如何统辖协调各项工作。
面对桌上堆积的待批阅文件及决策抉择,他感到头绪繁多。
他轻轻按压眉心喝口水,试图整理思绪。
然而,正在思考时,秘书敲门进来宣布:“石厂长,您夫人可能已经临盆,家里请您立刻回去。”
听到这,石宇来不及放下茶杯,飞速冲出门骑车回家。
赶到时,秦淮茹捂着肚子喊疼,秦母慌乱失措不知所措,毕竟在农村通常是雇接生婆的场景,见到石宇回来,总算有了主心骨。
“女婿,我们是要去医院还是找接生婆呢?”她紧张而急切地问道。
必须送到医院,家里太不安全。
我去叫车,妈,整理好那些预备的东西,我马上就回来。
他冲出院门,在街上租了一辆车,连价格都没议价就上了车,把秦淮茹安顿好,便疾驰向医院。
抵达后,他们迅速跟医生通报,秦母在外面焦虑地等待着产房的消息。
直到出租车司机来找他索车费,他才想起自己还没付钱,连忙拿出十块钱交给惊讶不已的司机。
司机本是公司的员工,得知要送生产的妇女,便热心帮忙,只是收取一点一毛五的使用费,没想到石宇直接付了一整十块并解释说妻子正临产是件好事,多亏司机送她到。
司机开心地接过钱,说了堆祝福的话后离去。
秦京茹闻讯也请了假回来,声称要第一个亲眼看看新生的生命,看看哪一点和自己最像。
石宇心中想的是所有的新生儿第一眼看的都将是医生,难道会有太多孩子长成医生的样子吗?对此表示疑惑。
不只是石宇,贾东旭这个懒汉也不淡定了,他的妻子肚子也开始痛了起来,据说是因为听见秦淮茹的叫唤。
于是王艳让刘光福返回工厂叫了他。
如此喧闹的一刻,分娩仿佛变成了热闹。
不论以前如何,石宇与贾东旭现在都焦躁不安。
石宇为秦淮茹的安全忧虑,贾东旭只念叨着一个目标——儿子,一定要是个儿子。
婴儿的哭泣声打破了沉默,屋外的人群都聚到了门口,猜测这个孩子来自哪户人家。
一名护士怀抱着一个婴儿出来叫嚷道:
请问是王艳家人的吗?孩子已经出生了。
从未这般快速的贾张氏赶忙走来,一脸急切地询问:是男孩女孩?紧跟在她身后,贾东旭也不忘打听。
护士白了一眼贾东旭,回答说是男孩。
听到消息,贾张氏舒了口气,满怀喜悦地接过了孩子,看着儿子,她告诉贾东旭:儿子,你有了儿子,我也有孙子了,贾家终于后继有人了!
秦母见王艳已经诞下孩子,秦淮茹那边却没有动静,不禁担忧地向护士询问。
护士告知说,叫秦淮茹的孕妇身体极佳,孩子营养丰富,只是稍微有些重,还需稍待。
听闻此话,石宇夫妇放下心来。
秦母瞥见贾张氏因有了孙子喜形于色,不由得对儿子说,若秦淮茹生女孩,他会不会有遗憾。
但石宇并未存有男女偏见,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对他而言,都是心头的宝贝,他向岳母保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会同样喜欢。
石宇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即便他自己都不常抽烟,却也在地板上散落了许多烟蒂。
随着又一声婴儿的啼哭,石宇终于确定,他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产房的门轻轻开启,秦淮茹被推出了病房,一张小床上摆放着一个小家伙。
护士虽称之为小,但实际已有八斤重,是个壮实的小儿。
石宇看到满头大汗、头发贴着脸的秦淮茹,轻轻地抚摸她的额头并深情地说:“宝贝儿,辛苦了。”这让原本疲倦中的秦淮茹眼眶都湿润了,尽管生孩子的过程极其艰难,但丈夫这般心疼让她倍感温暖。
而对婴儿,石宇低头仔细打量道:“怎么皱纹这么多啊?真是不好看嘛。”秦淮茹的母亲则解释道:“孩子初生时都会有些皱,以后慢慢就好看了。”
协助护士推车到病房之后,石宇负责支付费用和咨询产后注意事项。
他虽懂得一些医术,但并不是专业的产科医师,处理生病还可以,但如何防止疾病的发生却无能为力。
考虑到没必要太早回家,石宇决定破费为二人挑选了一间单人间,秦母却认为这是浪费。
老贾家新生儿降生后便自行回家,尽管路途遥远。
石宇劝慰母亲道:“妈,我们不差这一天。
淮茹还需要更多休息,明天咱们再回家,您在这儿照顾,我去家里做些准备,烧热床铺,顺便消毒一下环境。”
小区院子里,两个新生命诞生仿佛带来了生活的热烈与忙碌。
石宇笑得合不拢嘴,即便打哈欠和洗婴儿尿布也满载喜悦。
孩子的哭声一响起,不管是做什么的人都立刻凑过去查看。
他们都是头一次为人父母,若非秦母在侧协助,免不了混乱。
贾家同样紧张兴奋:对于他们的大孙子,贾张氏无比牵挂,一会儿叫王艳过来,一会儿确认是不是尿裤子了,生怕有任何不适。
而易家夫妻俩眼中满是羡慕,想象着如果有孩子,已经是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
至于后院的许大茂夫妇,则各怀心思:胡云内心是既羡慕又嫉妒,但许大茂心中充满了恨意。
知道了喜讯的李宝,送来了岳母买的鸡蛋。
他对称呼石宇儿子的问题感到困扰,师傅的儿子究竟应该如何称呼,师兄、叔叔还是兄长?
在贾家,只看见炖鸡汤两次,王艳说是给儿媳妇产后恢复所用,然而石宇家中就不同了,秦淮茹闻到鸡肉味就感到腻,整个院落半个月都笼罩着鸡肉香,据说市场上的鸡都被石宇一网打尽。
尽管各家都并非富有,有时还得挨饿,然而作为副厂长,石宇还是接收了许多鸡蛋,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了几十斤。
秦京茹更是尝了个够,表示再也不想买鸡蛋了,食堂一毛一个的便宜鸡蛋也被放弃了。
在秦父探望女儿和孙子的时候,石宇和他协商为新生儿定了名字。
全家五口吵闹了一整天,最终在石宇的解释下接受石仲磊这个名字,寓意生于仲夏季节,像坚石一样结实。
石宇惊讶于习惯力量的强大,贾东旭的孩子还是叫了贾梗,乳名棒梗。
面对秦淮茹对小磊是否能像他一样英俊或才学出众的疑问,石宇无言以对。
他明白孩子的相貌会随父亲,但才智则是系统的恩赐,所以无法预知儿子是否会拥有非凡的能力。
石宇坚定地说,小磊定要如同他般才华横溢和受良好教育。
而关于秦淮茹坐月子的事情,他早就料到了,使得她如今过得舒适且增重,只是奇怪地发现哺乳出现了问题——即使饮食上加强鱼类(助乳)和猪蹄,乳汁依然不够。
这让秦淮茹有些为难。
在众多老人的建议和石宇的中医判断下,奶粉的出现成为解决办法。
尽管源头是个充满人情味的系统,据说来源于外贸店铺,但石宇还是把锅推给了李宝。
对此,秦淮茹始终对李宝心怀感激。
对于石宇有了儿子的事,贾东旭看傻柱和许大茂的目光带着明显的骄傲,那种无声胜有声、略显炫耀的态度。
相比之下,傻柱有热恋的对象并计划有小孩,还能抵挡贾东旭的傲气;然而许大茂则不然,知道将要如大伯易中海般孤独一生,无人陪伴老去,他的心中疼痛得如同被人用针戳一般。
但他不敢告诉胡云实情,只能让她认为自己问题依旧,许家的气焰也比最初低沉不少,这大概是许大茂并未料到的结局。
许大茂讽刺道:“赖子,你以为只有儿子就了不起么?石宇也是当爹的人,他有头带把的儿子,而且还是副厂长和工程师,明显强过你吧,怎么他就不见鼻孔朝天?”这句话挫败了贾东旭的得意,他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不如石宇有成就,尤其是失去了秦淮茹这个曾有机会成为他妻子的美女。
“我没石宇那才华出众,至少我老婆到现在还是没动静,别告诉我她是不能下蛋的鸡。”许大茂的话刺痛了贾东旭,再次突出了他们的差别。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