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量身定制

换源:

  古王寨古会大戏唱到第四天晚上,上演的是本戏《游西湖》。

《游西湖》慧娘的扮演者是连鸽,古西苑坐在后台操弄布景。

《游西湖》的布景当然不能再套《三世仇》,古西苑认真作了修改打出来,演出开场后布景的效果很好。

骆伟贤走到古西苑身边称赞,古西苑问明天晚上上啥戏?

骆伟贤说上《杨七娘》,还说《杨七娘》是他为小妹量身定制改编的。

骆伟贤一直称呼连鸽小妹,两人在年龄上尽管有差距,但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亲密程度一般年轻夫妻也难媲美。

骆伟贤说:杨家戏里面的人物大部分是虚构但关中喜欢,杨家戏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杨家戏主要反映北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期间,和北方宿敌契丹辽国太后萧绰杀伐扯皮的故事。

辽国壮着铁蹄“铁林军”屡屡侵犯北宋边境,北宋军民奋起反抗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杨家将故事是北宋军民抗击辽国侵略的聚焦,北宋灭亡后臻于完善,代代相传。

杨家将老令公杨业、六郎杨延昭(戏剧里叫杨延景)、杨文广、佘太君(应该是折太君)是真实人物,其他人物全是虚构。

后世百姓把虚构的杨家将故事看作真实历史也是情有独钟。

杨业八个儿子,穆桂英,杨七娘、杨排风、杨宗保尽管只是戏剧人物,可一直是民众敬仰追捧的偶像,足见高台教化的饕餮。

西安易俗社在豫剧基础上将《杨七娘》改变成古腔,骆伟贤觉得不尽人意。

连鸽在凌风县剧团是刀马旦,出演杨七娘再合适不过,骆伟贤在易俗社改变的基础上对《杨七娘》重新做了修订:

骆伟贤改编的《杨七娘》剧情是这样的:

呼延赤金是北宋骁将呼延赞的后代,其父遭奸贼构陷遇害,呼延赤金啸聚山林为父报仇。

呼延赤金棍法犀利,骁勇善战,和杨业之子杨七郎延嗣相遇后结为夫妻,育有一子取名杨朵儿。

杨朵儿长到5岁,拜禁军教头周桐为师习练武艺,师妹柴紫薇和杨朵儿同道。

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杨家将在陈家峪遭契丹耶律斜轸大军包围。

杨七郎奉父命赶回汴京搬请救兵,途中被潘仁美杀害。

呼延赤金获悉夫君死于潘仁美之手,点起山寨五万兵马包围汴京兴师问罪。

宋太宗央求佘太君出面调解,佘太君出城会见呼延赤金,认了这个儿媳,以国家大义开导呼延赤金放下私仇精忠报国。

贯呼延赤金袭了杨七娘名讳,作了北宋元帅统领10大军收复幽州。

宋军途经鸱鸮岭,被啸山大王的人马阻拦。

啸山大王是杨七娘儿子杨朵儿,杨朵儿得知爹爹杨延嗣被潘仁美杀害,在鸱鸮岭集结人马正要杀向汴京,见官兵到来自然不会放过。

杨七娘和儿子相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杨朵儿以国家利益为重,联络潜伏辽营的柴紫薇里应外合打算出奇胜敌。

柴紫薇是杨朵儿师妹,潜入北国后营救辽圣宗耶律隆绪,被萧太后收为义女,改名耶律紫薇,协助耶律斜轸守卫幽州。

杨朵儿奉母命作为宋军先锋在幽州城下挑战,耶律紫薇出战迎敌,将杨朵儿打于马下生擒而归。

耶律斜轸要杀杨朵儿被耶律紫薇阻拦,萧太后赶到幽州,招杨朵儿为驸马。

杨朵儿和师妹柴紫薇成为夫妻,心中暗暗作喜。

但斥候告密:说杨朵儿和耶律紫薇是南朝奸细。

萧太后将耶律紫薇囚禁,杨七娘率领宋军包围了幽州城,萧太后让耶律斜轸将杨朵儿绑在城头威逼杨七娘退兵。

杨七娘大义凛然舍子攻城,耶律紫薇从城内杀出迎接杨七娘。

母子、婆媳会兵城下生擒耶律斜轸,萧太后、耶律隆绪母子遁逃,幽州城被宋军收复。

古西苑听完骆伟贤讲述完改编的《杨七娘》,心潮激荡地问杨七娘有连师母装扮,那么其他角色呢!

最后还问他姐英莲在《杨七娘》中装扮啥角色。

骆伟贤笑道:“英莲在没有刀马旦基础,在《杨七娘》中只能跑龙套,也就是装扮小兵出来进去!”

骆伟贤还说:“你师母装扮杨七娘,杨朵儿的角色是骆行征,耶律斜轸由骆宝印扮演,装扮柴紫薇——耶律紫薇的角儿是牛莹莹!”

《杨七娘》有多种版本,骆伟贤改编的《杨七娘》主显刀马旦的功夫。

连鸽文武兼备,念打并举,做功利落,唱腔饱满,音高气朗,腔圆韵长、高亢嘹亮、风格鲜明。

连鸽以扮相美、做功美、唱腔美,将杨家将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保卫国家的英雄壮举表现得淋漓尽致。

连鸽出演《杨七娘》的那天晚上,古西苑制作了一个固定布景交由张礼礼操作,他和爹爹古建、娘古周氏、外婆周贾氏坐戏楼场场观看。

戏还没有开演,符麓山转悠过来站在古西苑跟前调侃:“古西苑陪古叔、古怡、周婆婆看戏呀!你姐英莲今晚跑龙套,扮演的是个小兵!”

古西苑不知符麓山什么意思,梗着个脑袋凝视着他。

符麓山嘘叹一声道:“老哥的意思是要你告诉英莲,小兰这角儿属于小旦,希望她全面发展,譬如出演杨七娘这个角儿就得连点武功!”

古西苑灵机一动:“我有功夫,何不传授姐姐,姐姐已经学会走戏步,掌握武功后一定如鱼得水!”

符麓山说完上面的话沉吟片刻又道:“英莲还得习练胡凤莲、白素贞、慧娘、宋巧姣、王宝钏唱腔,日后定能成为角儿!”

古西苑对符麓山的热心肠赞叹不已,双手抱拳感谢道:“麓山哥真是火热心肠,别人看戏你巡逻够辛苦的,还关心我姐英莲的!”

“为人民服务!”符麓山滑稽地撂下一句不疼不痒的话,还扬手敬了一个军礼远去了。

外婆嘿嘿笑了两声:“符家人全是愣大个儿,符大、符二、符三一年四季沿肩挑担,符麓山是符二的儿吧!”

古西苑爹古建应答道:“符麓山是符二的小儿子,一头牤牛,天不怕地不拍!”

外婆没有接古西苑爹的话,从自己身上掏出两元钱递给古西苑道:“苑儿你上你全斗哥的甑糕摊子上卖五碗甑糕来,你爹、你娘、你婆、你,每人一盘,当然还有英莲的,给送戏台上去……”

1960年那阵子外婆就是如此的慷慨,古西苑一家的零使消费都是外婆给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