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娶农家女、娶工人妻

换源:

  林瑾瑜一听如遭雷击,再也保持不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心态。

“你……好生无耻。”

说完,自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

霎那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一刻,李正阳的眼睛里美的只剩下林瑾瑜,不过惊艳的神色一闪而逝,很快反应了过来。

“本来就是找你爸商量的。”

“只是没有想到会在门口遇到你。”

林瑾瑜止了笑,点了点头。

她远远的就看到李正阳从小巷子义无反顾的走向大院门口,自然知道李正阳说的是真话。

“现在我就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

“怎么,觉得你爸会被我说服、迫不及待的想要拒绝我?”李正阳眉毛一挑、反问道。

林瑾瑜眨了眨眼,恢复了往日的心态。

“想不到平日沉默寡言的你,言语竟然如此犀利。”

“好吧,其实在我的计划里,最先面对的应该是你的父母,甚至是你爷爷,唯独没有你。”

“你让我如何跟你说?”

言下之意,面对你我没有任何机会。

只能把眼光放到你家人身上。

“哦?”

林瑾瑜来了兴趣。

面对我觉得没有机会,难道面对我家人你就能做到火中取栗?

真要是那样,可就不是利嘴,而是有苏秦、张仪之才。

想到这里,她再次扫过李正阳身上崭新的衣服,站的笔直的身影,发现自己不讨厌眼前的男人。

并且谈吐风趣幽默,短短的几句话让自己印象深刻。

相比以往见到的那些臭男人,好的太多。

“是这样么。”

“既然如此,那就跟我回家吧。”

“如果你真能说服我家人,我倒不介意跟你携手一生。”

说完,侧过身向自己家里走去。

李正阳见状心里微微一笑,连忙跟了上去。

……

尽管来之前。

李正阳心里很是无所谓。

但是真正面对林瑾瑜父亲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小尴尬的。

不过,更尴尬的是人家说的话。

“李正阳同志你请坐。”

“听瑾瑜说,你来找我,是商量让我把瑾瑜嫁给你。”

“是这样么?”

与此同时,林瑾瑜的母亲端着一壶水走了过来。

给坐着的两人到了两杯茶水。

借机看了李正阳几眼,然后默默地走到了另外一间屋子。

在那个屋子里,不仅有林瑾瑜,还有她的三个妹妹,见到母亲倒水回来,叽叽喳喳小声嘀咕了起来。

时而传出一阵笑声,让隔壁的李正阳如坐针贴。

不过前世锻炼的厚脸皮让他始终稳稳的坐着,一动也不动。

“呵呵,伯父不要见怪,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我看小同志不仅有想法,行动力也不错,这都上门了呢。”

林瑾瑜的父亲五十来岁,说话很是和气:“要不是瑾瑜亲口告诉我,我都不信我家瑾瑜这么有魅力。”

李正阳心中暗道一声老狐狸。

说自己行动力不错。

何尝不是说自己是个厚脸皮?

不过尽管如此,李正阳依然表现的云淡风轻。

左右不过自己惦记人家闺女,让人家说两句也无可厚非。

再说,他真正的底气是超越时代的认知,还有那匪夷所思的空间小世界。

真要不讲道理、对自己使用非常手段,大不了自己空间一开,把人全部扔进空间,出国后照样能潇洒一辈子。

有翻桌的实力,自然显得胆气壮的很。

“她确实极美,闪耀了我们学校上下十届,成为无数学子心目中的白月光,我也不例外。”

“白月光?”林父有些不解其意。

“可望而不可及,在心上却不在身旁。”

林父听了李正阳的解释,稍一思索便明白了什么意思。

心中一动,想起快要遗忘的身影。

自己岂不是也有白月光?

“文采不错,形容的很好。”

“那你说说,你准备靠什么说服我?”

李正阳一听,顿时坐直了身体。

这可是重点,得打起精神才行。

“听说伯父在中宣部工作?”

“对,小同志消息不错。”

“瑾瑜太美,关注的人太多,你家里的情况在我们学校不算秘密。”

“但是敢亲自登门的,你还是第一个。”

“初生牛犊不畏虎嘛。”

“你是牛犊,那别人是什么?”说完,林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脸笑意的看着李正阳。

李正阳表面云淡风轻,心里却是一阵暗骂。

果然不亏搞政治的,这说话真是一套一套的,一不注意就能被带到沟里。

“我来自农村,从小就缺少见识。”

“无知无畏,大抵是牛犊中最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个。”

“不过我觉得我这样的人,恰好是最适合瑾瑜的人。”

林瑾瑜的父亲对李正阳的解释嗤之以鼻。

一个大学生,能面对自己侃侃而谈怎么可能无知无畏。

“何以见得?”

李正阳松了一口气。

果然不能单纯的回答问题,长辈也不行。

必须说出自己的观点。

不过既然未来老岳父不客气,那自己也得好好表现才行。

“就凭我是农村的。”

“祖上三代、五代以上、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

“哪怕我现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也是工人阶级,属于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

李正阳说的话很普通。

但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林瑾瑜的父亲却是脸色微微一变,终于开始正式打量李正阳。

小伙子浓眉大眼,五官端正。

坐在沙发上轻松自在,彷佛在自家一般。

端是一个气度不凡。

“继续说下去。”

他的改变、李正阳看在了眼里。

知道老狐狸听懂了自己话里的含义。

也是。

现在是六三年,风雨虽然未来。

但是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林瑾瑜父亲在中宣部,他不信林父感受不到风雨欲来的急迫。

“那我就直言了。”

“伯父在舆论高地,肯定清楚风声、政策的变化。”

“从其中细微处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具体的想必你心中清楚。”

“另外伯父估计也知道,不少身处高位之人,还有那些遗留下来的资本家,早就让自己的子孙娶农家女,娶工人妻,女子也嫁无产阶级。”

“什么门不当户不对,什么脾气不好没有共同语言,全都不是问题。”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总不能是他们单纯的品格高尚吧。”

说到这里,林正阳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等待着林父的回应。

殊不知林父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正是因为自己在中宣部,才能够感受到当前的轻风细雨是暴风雨的前骤。

可是,一个未经社会历练的大学生,还是农村的。

他怎么知道?

他可不信,有高位的家伙会愿意跟他说这些东西。

那么,剩下的唯一可能。

就是这一切,是他自己推测到的。

林父心中震动,看李正阳的眼神有些复杂。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竟然真有人能在庙堂之外,洞悉庙堂之事。

还如此年轻。

“仅凭这些,你可说服不了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