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千升牛奶为例,想象一下,如同庞然大物般的容器。
待到取用之际,一只玻璃瓶宛若魔法般显现,与昔日送奶工手中的无异。
请勿诧异,彼时,送奶服务确乎存在,尽管价格不菲,仅供少数官员家庭享用。
至于平民百姓,牛奶只能算是偶尔的奢侈。
小姑娘瘦弱得令人心疼,恐怕正需营养补给,牛奶与鸡蛋自是不可或缺。
于是,他接连变出五瓶牛奶,用草绳细心捆扎。
大鲤鱼也依样串起,蔬菜则安置于网兜之中。
而最为奇妙的场景紧随其后:当他确认仅携带这些物品,手表表面竟缓缓吐露出一张张收据。
这收据,正属于他们此刻所在的红星农贸市场。
其上不仅详尽记录了每个摊位的交易详情——所购物品及对应摊位编号,还盖有红星市场的官方印章。
此番操作,不可谓不巧妙。
凭此证据,日后的食材来源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为验证心中所想,他提携着所有货物,逐一比对摊位,缓步前行。
“大姐,您可还记得我?”
那位贩卖蔬果的大姐猛地抬头,眼神中闪烁着惊喜:“哎哟,是你啊!怎么,是不是落了什么东西没拿?”
他轻轻一笑,连忙澄清:“大姐误会了。其实是这样的,您瞧我手上这些战利品,委实有些超负荷了。我在想,大姐这儿有没有多余的网袋出售,方便我打包带走。”内心深处,他暗自测试这系统的周全,而目前的场景,无疑是系统巧妙布置的证据。即便他未曾亲至,这些人记忆里的他,也是个常客。
大姐目光扫过他满载的收获,不由笑出声来:“小伙子,这是准备办宴席吗?出手如此阔绰!”
周围的旁观者投来艳羡的目光,无需多言,单是那堆砌如山的牛羊肉就足以勾起所有人的馋虫,更别说那条足有十几斤重、体态威武的大鲤鱼,金色的鳞片与赤红的尾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眼非常,与寻常鲤鱼大相径庭,显然是黄河里难得一见的佳品。
他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情:“大姐真是幽默,哪有什么宴席。只是家里孩子他妈产后调养欠佳,昨天刚领了薪水,琢磨着得买些上好的食材,给她好好补补身子。”
周建军舔着脸说了谎话。倒也不完全是假,于晓丽的确是坐月子没坐好,身子骨弱。
那大姐眼神当时就变了,透着赞赏:“呦,没看出来,还是个疼媳妇的。是个好同志,没看出来你都结婚了,孩子多大了。”
“还不满三岁,是个女儿。”
“女儿好啊,小同志,我可跟你说,这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等老了,保准是女儿孝顺你。”
“那是,我也这么觉得,我女儿跟我可亲了。”个屁!
周建军暗暗吐槽了一句自己的前身,什么玩意,根本不配当爸爸。
“这小同志觉悟高啊,现在的社会就需要这样思想进步的年轻人。”旁边一大爷听了,乐呵呵的说了一句。
“小同志在哪上班,干什么的啊?”
原来如此,我和我的伴侣同在一家大型轧钢厂工作,我在宣传部门担任美术设计,职责聚焦于厂报的编辑发行与激励性板报的创作。
闻此言,众人的眼神中再次燃起了羡慕之色。
轧钢厂,那可是拥有上万员工的巨头企业,无异于手捧一只铁铸的饭碗,安稳无比。
更令人称羡的是,他在宣传岗位,属文职范畴,不仅薪酬优渥,还能保持一身清清爽爽,无需沾染尘埃。
难怪你浑身散发着文化气息,真是不错。持续接触先进的思想,是促进个人不断进步的秘诀啊。
在这个时代,思想的觉醒与提升至关重要。
撇开物质的匮乏不谈,人们心中却燃着一把不灭的火焰,满腔热血,干劲冲天,追求着精神上的富足与进步。
唯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才能引领潮流。遗憾的是,这样的激情与活力,在历经那段长达十年的风暴后,渐渐消逝,成为难以再现的过往。
尽管这个时代物质匮乏,却也孕育着非凡的伟大。转瞬间,六十六载将至,风雨欲来,他内心无畏,毕竟家族三代皆为劳苦之辈,更勿论其祖父与父亲,均为革命烈士,功勋卓著。
这时,一位长者注意到他手中的大鲤鱼,笑问道:“这条是黄河鲤鱼吧?是在老孙那儿购得的吗?”
显然,这位长辈对市场的每个角落了如指掌。周建军回忆起购物凭证,摊主的名字确实带有孙字。
“您眼光真准,正是老孙那儿的佳品。”
“小伙子,你真是好福气。这黄河鲤每周也就末日能在老孙那里见到几尾,稍迟一步就无缘得见了。”
他憨态可掬地回应:“我还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鱼特别漂亮。”
众人被他的朴实无华逗乐,空气中弥漫着善意的笑声。
“这样吧,这渔网就当是我送你的,下次再来时,别忘了好好照顾家里那位。”
他连忙推辞:“这怎么行?渔网虽小,却是公物,我怎能平白接受。请务必收下这一角钱,就当作是我购买的。”
“这年轻同志的思想境界挺不一般啊。”
“外表也清爽,工作又体面,看看。”
“怎么,动心了?”
“哎呀,别瞎说,多不好意思,我这岁数,几乎能当他长辈了。”
周建军尴尬地匆匆离去。说实话,在菜市场里见到男性身影实属不多。
即便有,也大都是一些年长者。
这大概是一种时代的痕迹吧,尽管时代进步,观念开放,新社会风气盛行,但‘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观念依旧深入人心,难以迅速消逝。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女性就该承担起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的职责。
而男性,则主要负责在外挣钱养家。
“柱子,东西买齐了吗?”
“没呢,就弄了个猪头,准备回去做个下酒菜。我们来得已经算早的了,结果还是没买到。不对,哥,你这一小会儿就买了这么多东西?
不打算省着点儿过日子啦?”
尽管何雨柱平日里行事颇为大方,但目睹周建军满载而归的景象,也不免心生惊异。
“这一堆,怕是你一个月薪水的缩影吧?”他打趣道。
周建军嘿嘿一笑,“余钱尚足……快来搭把手,你这眼力见儿可不怎么样。”
“哎哎,不对,兄弟,你这大采购回去怎么跟嫂子交代?”何雨柱忽然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周建军一时语塞,确实,这事儿他还真没细想过,一心只顾着挑选食材的新鲜与种类。
“无妨,自有办法。若真问起,你就说是你买的。”周建军故作轻松。
何雨柱闻言,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这话你自己信吗?我一个月的收入,区区三十几块,你这一尾鲤鱼就近五块了吧?”
算起来,鲤鱼四毛一斤,那尾至少十斤有余;
牛肉、羊肉每斤皆超三块,单肉类消费已破十块;
鸡鸭鹅一样价格不菲,合计也得超出六块;再加上其他蔬菜,外加牛奶……这账,明摆着难以自圆其说。
嘿,何雨柱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家伙昔日是如何挥金如土的。
一顿饭轻松消费二十多块,对他来说稀松平常。
怎么话那么多?做好了你还不吃吗?
吃,我为何不吃?你是兄长,我不享用你的美食,还能去蹭谁的?
说不吃的是小狗……
周建军对此只是翻了个白眼,懒得纠缠。
他把物品稳妥地固定在后座上,忽然拍头想起一事:家里米面告罄,你稍等,我得赶紧去买些……
你还去买什么?我那儿有剩余呢,省省心吧,我可担心你这一出又惹嫂子生气。
就你那张利嘴,早晚把我气个半死才是。
(期待您的鲜花点缀,渴望您的慷慨打赏,盼望您的收藏认可,恳请您的月票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