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清晨的旋律

换源:

  周建军未曾料到,现代生活竟也存在着路怒现象;若非如此,他定会追问那些疾驶者所属何方,继而拜访其上司,为这份无形的“推动”索要奖赏。毕竟,难道不是他的存在,激发了众人提早且满腔热忱地踏上上班之旅?

“真乃奇观,仿佛晨曦中独占山头的采笋人,将鲜嫩春笋一网打尽。”周建军心中暗自得意,今日的骑行,令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人车合一境界。凭借肌肉记忆赋予的绝佳平衡感,驾驭自行车如同本能般自如。

抵达轧钢厂大门前,周建军轻巧刹车,长腿稳稳落地,鞋底与地面轻轻摩擦,那熟悉而悦耳的声音,正是他所享受的韵律。

轻按车铃,门卫探出头来,打趣道:“哟,你们这积极性,离上班还有四十分钟呢,真是赶早不赶晚啊!哎,新座驾啊,挺有派头。哎呀,这不是周同志嘛?怎么,还带着夫人?嘿,可真是稀罕事儿!”

面对门卫连珠炮般的言语,周建军忍俊不禁,心中暗想是否该以幽默回击这位多话的守门人。这人的嘴巴似乎是租来的,话语间夹杂着无数语气词,让人不禁好奇,他究竟是以何种视角观察世界,又怀揣着怎样的心态,才能在片刻间蹦出如此丰富的言辞与表情?

“哎呀,真稀奇,我不带着我妻子,反而带着你妻子,你恐怕也不乐意吧。

你现在是有什么急事吗?如果没有,就别在这里找茬了。

你这一耽误,不仅是我们两个人的时间,更是让工厂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试想,如果每个员工都拖拖拉拉,掐着时间上下班,生产任务还如何确保完成?

说真的,你的责任心有待提高,这我得提醒你。”

门卫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翻了个白眼,回道:“凭什么我要帮你带媳妇?”

谁不知道周建军你在家是怎么对待妻子的?现在却在这装作一副恩爱的模样。

门卫瞄了一眼在一旁偷笑的于晓丽,忽然觉得自己方才的较真显得有些愚蠢。

人家夫妻间的事,与自己何干?自己真是多管闲事了。

至于那位女士,被打的人难道不是你吗?

为何还能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刻,他不禁感慨,作为人,有时候自己的行为真是让人遗憾。

这种感觉,实在不怎么痛快。

“前进的步伐无人能挡,为建设添砖加瓦,我哪敢拦阻?那荣耀的光环太过沉重,我这瘦弱的肩膀可承受不来。”

“不过是几句玩笑话,你怎就认真了?”周建军边说边笑,手中已是一包牡丹烟——不必惊讶,自动售货机的小小惊喜罢了。

有趣的是,在这个万物皆可超量的世界里,唯有香烟,一包就是精准的一包,不多不少。

或许,这系统暗含深意,提醒着烟草于健康的无益?

哈,若真如此,这系统的‘健康意识’可真够前卫的。

试想,若有朝一日,系统大方地赐予一吨香烟,那才是真正考验意志力的时候——生怕自己就成了那吸烟过度的教训。

不过话说回来,周建军本人并不沾烟。

简而言之,这仿佛一则公益信息的隐喻:吸烟,实非健康之道。

提及牡丹,那是出自北京卷烟厂的经典,四毛五便能换取一包醇香。

坊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领导手执牡丹显尊贵,干部香山烟中寻雅致,员工经济实惠为首选,百姓则以手工卷烟伴日历,简单生活乐悠悠。

谈及这则顺口溜,他竟也觉得不够顺畅。

在那时,香山牌香烟标价二毛七,经济实惠,官方售价全国统一为八分,尽管某些地区标高至一毛二。

而所谓“大炮卷日历”,不过是戏谑之言罢了。

那时日子里,带过滤嘴的香烟堪称稀罕。常见情景是,人们在街头巷尾拾起遗弃的烟蒂,归家后仔细剥出烟丝,再用废旧日历纸一裹,自制香烟便告完成。

记得经济牌香烟,彼时名声显赫,尤以其烟灰量大而著称。

有传言道,吸食前需先吹去烟内的尘土,否则一口下去,满嘴皆是沙尘,这究竟是笑谈还是实情,已难分辨。

论及价格顶峰,非“国宝熊猫”香烟莫属。

在那个年代的百货商场里,售卖方式颇具时代特色——单支销售亦可行。区区一根熊猫烟,价值七分,累积一包,则需花费整整一块四。

试想,一斤猪肉的价值几何?而这包烟,竟敢标价超一元,令人咋舌。

再来提一提中华,您可曾见识过罐装的中华香烟?市面上,这样的一根烟价值五分钱,非同小可。

在北京城内,若谁能享用牡丹牌香烟,那可是身份的一种彰显。

周建军取出一支烟,轻轻递给了门卫。门卫一见此烟,心中的不快便消散了大半。

当然,门卫自己也意识到起初的不悦实属自己有失偏颇。

“这支烟可不一般,刚才是我失礼了,都怪那些无端的流言蜚语。”

看吧,这便是烟草背后微妙的力量。

周建军笑着摆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宽宏大度地说:“流言蜚语伤人不浅啊,不必挂怀,我并非斤斤计较之人。您忙您的,我们先进去了。”

门卫目送这对夫妇步入大门,这才龇牙咧嘴地揉着胸口,心有余悸地钻回了自己的岗位。

“哼,这家伙手劲可真不小,这真的是握笔杆子的手?简直不像话,居然玩这种阴招。”

周建军何许人也?岂是能轻易吃亏之辈?

“看你背后闲话不少,真是拿你没办法。

‘你抽烟的事,我怎会浑然不觉?’

于晓丽满是诧异。

‘我?戒了这口。’身为画者,烟不沾唇,生怕某日不慎,画室化为灰烬。前世今生,这嗜好与我无缘。

‘虽己不抽,却常备烟包,便于交际。

昔日眼中无人,自觉高人一等,大学毕业,何等优越?

而今重生,那份傲气必须收敛。

丽丽,听我说,职场人际,水深千尺。

一烟一糖,皆是情谊积累的开始。’

于晓丽轻抚周建军脸颊:‘这话从你口中出,实难置信,却不无道理。’

‘嘿,人总要进步嘛,对吧?看,这些糖果,待会到广播室,咱们一起分享。’”

特别是机电室的同事们,他们可是掌握着我们的‘饭碗’——设备一旦故障,我们就得依靠他们的技术解决,免不了要多亏他们的帮忙。”说着,周建军递给了她两颗大白兔奶糖作为安抚。

“放心吧,我们科室的氛围极好,大家相处和睦,我可不似你想象中那般不合群。”于晓丽边说边笑。

随后,周建军亲自护送于晓丽至广播站的办公楼,这才转身,朝相反方向行去。

谈及厂区的布局设计,他心中不免疑惑:这究竟是哪位高人的手笔?

按理说,广播站与文化宣传部应当比邻而设,协同工作更为便捷,可现实却是两者一东一西,相隔甚远。

每当文宣部有新稿件需传达或分享会议精髓,还得跨越大半个厂区送达,实在不便。

周建军暗自揣测,这背后恐怕是某位领导为满足掌控欲的产物。

“哟,小周,今天来得格外早嘛!”一位被称作刘大姐的同事打趣道。

“是啊,刘大姐,您也一样起个大早呢。”周建军礼貌回应,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早上好,我这随着年岁增长,睡眠渐少,索性提早踏入办公室,这里至少温暖些,免得在家徒增消耗。”

“您这话听来颇有启发,呵呵,或许我该把这个点子记下,未来兴许能为我添上积极进取的一笔呢。”

刘大姐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诧异,往常周建军与她交流,从不如此轻松诙谐。在她眼中,这位年轻同事工作能力固然出众,但在人际交往上的智慧似乎略显不足,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简而言之,便是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傲气,对宣传部同僚们不甚感冒。

他们的文化宣传部,人员众多,然而真正在同一间办公室拥有固定座位的,不过三人而已。

一位是主任的私人助理,一位是刘大姐本人,另一位自然就是周建军了。

至于主任及四位副主任,他们的办公地点则设在邻近的房间。

这位助理的职责繁杂多样,工作量庞大,日子过得实属不易。

需要澄清的是,此助理为男性,时下风气并不推崇以貌取人的“花瓶”式助理,重视的是实打实的工作能力与付出。

(期待您的鲜花点缀,渴望您的慷慨打赏,盼望您的收藏认可,恳请您的月票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