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辰出车的时候,都是自己带饭,在外面吃不划算,现在也没有管饭的活。
他还是保留了原来世界的习惯,带着两个白面馒头,一份猪肉炖粉条,要是其他人看到了,肯定会眼气的,都会说他败家子。
别人家都吃着二合面、三合面、多合面的馒头,连纯粹的窝窝头都吃不上,就是吃个猪肉炖粉条,里面也全是杂菜和粉条,连块猪肉都看不到,不过菜汤里倒是有点油花花。
景辰知道自己的午饭,也没有跟其他窝脖一起吃,而是自己骑车去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吃,不被人看见,就没有那么多是非。
景辰吃惯了原来世界的食物,这些本来就难以下咽,就算是这个时候的白面馒头,他都吃出了一种剌嗓子的感觉。
景辰觉得这个馒头比起他老家的杂粮馒头来说,也好吃不到哪里,更别说那些杂乱面的馒头,根本就不是人吃的。
但是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困难时期,一切都还在恢复的时候,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他刚过来的那一天,家里就是这种合面馒头,景辰尝了一口就吐了,心里还嘀咕,要是搁在穿越之前,他说什么也不会吃这种馒头,偶尔尝尝鲜还行。但是就是尝鲜,也都是磨成细面的,不像这种粗粒子,还得用牙使劲嚼。
他有了盗帅空间,就决定在里面种上粮食、瓜果、蔬菜,顺便在养点禽兽,这样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现在吃饭是个大问题,工作倒是其次的,就这么点工资,辛辛苦苦一个月,也是为了吃的。
“小辰,看你吃饭这细嚼慢咽的,这大白面馒头也只有在那些大厂里才能吃到,咱们这些人哪里舍得这么吃啊。”一个中年男人笑着走了过来,看到景辰在吃饭,还打趣了他一句。
“老蔡,你吃过了没有,要不一起来点?”
景辰看着走过来的这个新认识的朋友,知道他的名字后,也是愣了一会儿,没想到会碰上这个人,这可不是四合院剧情里面的。
他也是个窝脖,跟景辰在一起干活的时候认识的,名字叫蔡全无,在前门楼子那一片住。
像他们这些人,一般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干活场所,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能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只有活挑他们的时候,没有他们挑活的时候,一个月下来,勤劳一点,挣得不比厂里的工人少。
像蔡全无一身力气,在粮站抗面的时候,这一车都能挣上八毛,一天挣两块钱对他来说都是很轻松的。
许大茂和秦淮茹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根本就比不上蔡全无这个窝脖的。
但是也有不顺畅的时候,要是找不到活,就一连好几天都找不到,这个时候就没有人家工厂里的工人好了。
“吃过了,吃过了,我说你小子吃的不错啊,你把挣到的钱都花了,以后还怎么娶媳妇啊?”蔡全无笑着说道。
“娶什么媳妇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好,我可不像你,背着一大家子,你下午要回去了吗?”景辰边吃边问。
“是啊,这边活干完了,我回那边去看看,谁一大家子了,我也是老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这都是灾荒年给闹的,有两三年没进什么油水了,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以前那个大锅菜,一开始油水不少,后来没有油全是水了。”
蔡全无又跟景辰说了一会儿话,或许是两人都是单身的原因,说话还是很投机的,见景辰吃完了,蔡全无也就回去了。
景辰下午也没有怎么干活,就是骑着三轮车瞎溜达,遇到有用车的就跑一趟,没有就在大街上闲逛,也顺便看看这个时候京城的土景。
确实是土景,不是什么美景,一切看起来都土里土气的,一点亮丽的色彩都没有,就跟人身上穿着的衣服一样。
景辰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发现门口围着一帮人正在闲聊,说的就是易忠海的事情。
都是他们院里的,景辰停下车后,也没有着急进去,就找了块砖头,垫在屁股下面,坐在边上听他们侃大山。
“听说这傻柱又给那个小寡妇带饭了?”
“你这个都说了八百遍了,傻柱哪次不带,这贾东旭死了之后,他都快成贾家的女婿了。”
“你可是在厂里上班的,还是别说他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你不知道那个混蛋可招惹不得,他的手一抖,你这一盒菜就少了一半,这种缺德事,他可是没少干。”
“确实,今天还跟许大茂颠勺来着,要不是许大茂把他领导给吵闹出来了,估计今天都吃不饱饭了。”
“厂里就不处理他吗?”景辰突然问道。
“没用的,谁让现在会做菜的人少呢,像傻柱他爹就是个厨子,他又拜了个师父,才学到了做菜的本事。要是像食堂的学徒工,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学会。”
“就是,要不是现在会做菜的厨子难找,傻柱都被人给举报千百遍了,厂里早就让他滚蛋了。”
几个人聊起了厂里的八卦,男人在一起,话题是少不了女人,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女人,秦淮茹也算是挂的上号的。
这年头除了男女那点事,就是吃的,这年代苦,吃不饱,但亲身的经历又不一样。
城里的工人实际上已经是很好了,尤其是京城,比其他城市还好,全国都在支援着这里,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首都的人吃饱。
秦淮茹家里的生活要比大部分城里人过的都好,可是她还是不满足,有了窝窝头,就想着吃白面馒头,有了炒菜,就想着吃炒肉。
院里的人都说秦淮茹很贤惠,但是这年代比她贤惠的女人多多了,秦淮茹能把三个孩子都养成了白眼狼,也是挺失败的。
不能都把原因归到贾张氏身上,贾张氏是影响了孩子,但是秦淮茹自己就没有吗,她一个当妈的都没有把孩子纠正过来,贾张氏这个隔辈的奶奶哪里有这个能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