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换源:

  大会结束后,各家各户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

恰逢周末,何大清在家,傻柱本打算过来帮李世明烤鸭,却不想被何大清留在了家中。

幸好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足了。

只剩下一步烤制的过程,虽说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相对而言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高。

李世明利用家中的炉子,支起了烤架。

等到鸭皮烤至金黄色时,便将其翻面,如此反复十几次后,一只鸭子就算基本烤熟了。

这时阎埠贵也来到了李世明家,罕见地提着半瓶酒。

对于这位出了名的小气鬼来说,让他带着礼物上门拜访,可比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概率还要低。

“老阎,坐下。”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品。”

李世明客气了几句,给阎埠贵拉出一张凳子。

........................................

阎埠贵还未进屋就已经闻到了香气,一边吞咽口水一边坐在一旁的凳子上。

“老李,我真的没想到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易中海那家伙的口才,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今天竟然被你给说得哑口无言。”

“你没看到当时刘干事问他的时候,他脸上的汗,哗哗直流,简直就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阎埠贵生动形象地讲述着当时的场景,精妙的措辞逗得李世明哈哈大笑。

旁边传来烤鸭油脂滋滋作响的声音。

李世明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取出一只大盆,将鸭子放进去,接着用筷子和铲子戳进鸭肚,将其撕开。

瞬间,一股扑鼻的香气伴随着热气袅袅升起,充满了整个房间,空气中弥漫着烤鸭肉诱人的香味。

“嘿,我真是天才,第一次烤鸭就能弄得这么香!”

李世明毫不谦虚地自夸道。

...........................................

实际上,他的手艺也就一般般,刚刚好能把肉烤熟罢了。如果换成是傻柱来烤,那味道估计还能更上一层楼。

“来,老阎,这一块给你。”

说着,李世明撕下一小块烤肉递给了阎埠贵。

阎埠贵早已等得迫不及待,也顾不上肉的热度,直接伸手接了过来,并迅速塞入口中。

“嘶~烫!香!好吃,真的太好吃了。”

尽管阎埠贵被烫得龇牙咧嘴,但嘴角仍挂着满足的笑容。

别人家一年到头,或许还能偶尔吃上几顿肉。然而他们家,由于精于算计,就连过年也只能吃到一些肉渣。如今这般大快朵颐的机会,对他来说实在是难得,就算是有毒,他也敢毫不犹豫地吞下去。

“哈哈,老阎,你慢点吃啊。”

“往后你就跟着我混吧,保证有你的好日子过。”

“等这次的大爷竞选一结束,我当上了大王,你就当三王,我们俩联手把这些院子里的捣蛋鬼们都赶走。到时候,我保准让你天天都能吃上肉,每月都有酒喝。”

...........................................

李世明笑着许诺道。反正先把豪言壮语说出来,至于阎埠贵将来是否真能每天吃上肉,那也要看他今后的表现如何。

“好,有了你这句话,往后我就跟着你混定了。”

阎埠贵饮下一杯酒后,也是精神焕发,豪情万丈。

此刻,在距离他们十几米远的贾家,一家子却是愁云惨淡,每个人都垂头丧气。

易中海、贾张氏以及聋老太太三人齐聚在贾家的土炕上,一个个脸色凝重无比。

“老易,这事可不能就这么揭过去了!大夫说我孙子贾东旭的眼睛恢复情况不乐观,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高度近视,那种走路都要扶墙的程度。”

“我们贾东旭多好的孩子啊,上班才两年就成了二级钳工,眼看生活越来越好,这下眼睛坏了,工作肯定是没法做了。”

“他还只有二十岁呢,正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要是眼睛瞎了,又没了工作,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这件事绝不能就这样完了!”

...........................................

贾张氏一面哭泣一面愤愤地说。但她始终未曾反思自己之前的过错,正是她怂恿贾东旭去偷李世明家的鸭子,才会导致如今贾东旭受伤失明的结果。

现在看不见东西了,才想起工作和结婚的事情,早干嘛去了?

“行了,别哭了。”

易中海此刻也是一肚子烦恼。贾东旭是他养老的寄托,如今眼睛受了伤,对他的打击不亚于贾张氏。

不同于贾张氏,易中海明白这次的主要责任其实是在贾张氏身上。但他不能责怪她。已经失去了贾东旭作为养老依靠,如果再惹毛了得力助手贾张氏,易中海承受不起这样的双重打击。

“贾张氏,你先别急。”他安慰道,“关于东旭的事,或许还有转圜余地。”

“我在单位有一个同事,以前总想让我帮他亲戚家的女儿找个对象,但我嫌人家是农村的,所以一直没有回应。”易中海接着说,“既然东旭的眼睛恢复不到正常水平,那不如先给他找个媳妇儿。”

“一旦结婚,可以让新娘子顶替东旭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他的工作也就保住了,同时东旭也能娶上媳妇儿。你觉得怎么样?”

易中海显然已有应对之策。若真是走到这一步,对贾家的损失或许可以降至最低。

贾张氏对此不太满意:“农村的啊?这怎么能配上我家东旭呢?”

尽管贾张氏本身就是农村出身,进城没几年就开始瞧不起乡下人了。聋老太太一听就不高兴了:

“怎么配不上?我觉得刚好合适。你家儿子都被你坑成了盲人,你还想找城里的大姑娘呢?”

...........................................

那时的贾张氏还不像后来那样泼辣,在聋老太太面前她不敢造次,只是小声嘟囔:

“我也就这么一提,毕竟农村嫁过来的,户口问题解决不了,将来没了粮食分配指标,我们一家三口就得靠着东旭和老贾两个人的配额生活,这肯定不够啊。”

“万一再生个孩子,日子岂不是更艰难了?”

粮票、肉票这些东西,只有城里人才有。农村人不需要这些票据,也没有粮食分配指标。比如贾张氏,即便嫁到了城里,也只能享用贾东旭和老贾的那份配额。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只要她代替东旭上班,我就能帮忙把她户口迁到单位来,那时候她也算是城市户口了。”

“另外,虽然她们家是农村户口,但据说是公社里条件还不错的,听说家里人在公社担任小队长,逢年过节能分到鸡鸭和猪肉,搞不好我们还能沾点女方家的光呢。”

“最关键的是,农村的女子懂得照顾人,也吃得下苦。东旭的眼睛要是治不好,下半辈子都要靠别人照料。要是换成一个娇生惯养的城里媳妇,万一吃不了苦跑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贾张氏听罢觉得也有道理。她好吃懒做,可没法伺候贾东旭。找个老婆,必须要找那种既能吃苦又能伺候人的。

日后不仅要伺候贾东旭,还要伺候她。否则,娶个媳妇回来有什么用?

“好吧,那就拜托你了,老易,你多费点心,尽量让那个女孩早点过来。”

贾张氏点点头表示同意。

易中海也松了一口气。

“放心吧,这种事情越早越好,别拖着,我现在就去找我的那个同事,争取在这两天内安排女方先来咱们家看看。”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