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身处其中,根本就不知道,轧钢厂的水还是那么深。
周安给他们一家摆了摆手,“先走了,物资采购处的王晓在正阳门那边,我得先过去。”
“得,周科长慢走。”
周安摆了摆手,坐上自行车朝着远处胡同口的方向,骑去。
看着周安渐行渐远的背影,财务科长若有所思地摸了摸额头,然后转过头来,对着身旁的媳妇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
“嘿,你瞧瞧这小伙子,还真有点意思啊!我原本还以为他不过是朱司长随便塞进来的一个人罢了。可现在看来,我还真是低估他了。”
他的媳妇听了丈夫的话,也笑眯眯地回应道:“可不是嘛,当家的。我刚才瞅着这周医生,年纪轻轻的就如此有作为,真是不简单呐!
我看他行针的手法,还有诊断的水平,比起那些大医院的医生都要厉害不少。”
财务科长点了点头,赞同地说:“嗯,确实如此。这周医生确实有两把刷子。”
接着,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摇了摇脑袋,说道:“不过呢,我这老毛病总算是治好了,也该回去上班咯。之前娄振华交接的时候,还留下了不少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呢……”
他的媳妇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担心地问:“当家的,我听说上头好像要对娄振华动手,这事儿是真的吗?”
财务科长摆了摆手,一脸无奈地说:“动不动他,我可不知道。但是,能够在那个时期还能做得如此风生水起,并且攒下这么丰厚的家底,你要说他没有跟白匪那帮人厮混,恐怕连你这样的妇道人家都不会相信吧?
你觉得,上面的那些人……都是瞎吗?现在不动,不代表以后不动......”
女人听了丈夫的话,沉默了片刻,最后叹了口气,说道:“唉……”
.....
正阳门胡同。
周安很快就打听到了王主任家的住处。
这是一处小院子。
他敲了敲门。
院子里传来了女人的声音。
“谁啊?”
“我是红星轧钢厂的医生周安,来给王主任看病。”
院子里静了数秒,随后便是小跑的脚步声。
“哎,来了,你等一下。”
当院门打开的那一刻,周安顿了一下。
最有味道的旗袍女神陈雪茹怎么也住在这里?
因为正阳门距离前门大街并不远。
所以,在来的路上,周安特意去了一趟前门大街33号的田记粮油铺,依旧是关着门。
也就是说,几天时间过去了,公安还没有发现那个地方。
看着陈雪茹扬起的脸,还有凝固的表情。
周安微微一笑。
陈雪茹在看到周安的一瞬间顿住了,内心有那么一刻,慌乱,不安,但是这张脸却让她忍不住惊叹,好俊朗。
尤其是那双眼睛.......
“哈,周安同志,我小姨父慢性病又犯了。看过许多医院,就是看不好。好巧不巧,我小姨前几天也吓着了,所以实在是没办法。”
周安微笑道,“你小姨父的事情,我们厂长跟我说过了。走,带我进去看看。”
陈雪茹领着周安进了屋里。
在经过望闻问切后,周安断定她小姨父的问题,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像这样的慢性病,得多跑几趟,一个月不行,就三个月.....
至于她的小姨,也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这个恐怕要慢慢的疗养,很显然是吓出来的毛病,导致潜伏的慢性病,一下子就爆发了。
先不管那么多,熬点养肾健脾的中药。
“同志.....家里有砂锅吗?”
陈雪茹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又点点头,最后才傻笑了一下,“啊....没有。对了,我叫陈雪茹,雪是风花雪月的雪,茹是草字头下面是一个如果是你的如.......我今年19岁,哦,对了我们家在前门做丝绸买卖,有间绸缎铺。我不是四九城的,我老家在苏州,我爸.......”
她搞得就像是在相亲时候的自我介绍一样。一听,周安直接就要憋出内伤。
不过陈雪茹的父亲应该不简单,十年起风对她都没有一点影响,足以见得家里的靠山有多硬。
毕竟在那个风花雪月的夜晚见过了,要不是周安,这姑娘只怕是要完蛋了,以身相许不过分吧?
这个时候的陈雪茹最少也十八岁,身材周挑,凹凸有致,虽然穿着很传统,作为亲眼看过她那雪白大长腿的人,周安还是觉得,那腿可玩*年。
“那好啊,陈雪茹同志,我带你去买砂锅,顺便把药材也抓回来......”
“好啊。”陈雪茹开心道。
陈雪茹的小姨看着外甥女春心荡漾的样子,心里直叹气,且悄悄的对丈夫说道,“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控制一下自己?这不是一眼就被人看穿她心里的想法吗?”
小姨父也不知道周安是否结婚,只是应了声后,继续看报纸......
院门口。
“周安同志。”陈雪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陈雪茹同志,您有事儿?”周安坐在自行车上,指了指后座,“先上车再说。”
陈雪茹有些不知所措,她扯着自己的衣角,“前几天晚上,你有没有去过前门大街?”
那晚上,陈雪茹可以肯定一件事,那个救了自己的男人,就是这么周,那双眼睛她打死都忘不了。回家之后,告诉小姨,直接把她吓出病来。
听到这话,周安一顿,“我也是第一次来。”
他没在选择说实话,至少现在不合适。
陈雪茹哦了一声后低下了头,似乎有点失望。
两人买回来药材和砂锅,开始熬药。
火炉旁。
陈雪茹眼神痴痴的看着周安的侧脸,那双眸子散发出来的安全感,让她有些迷离。
“周安同志,我小姨父的病能治好吗?”
周安将药材倒进去后,将那油纸揉成一团,放在一旁,拿起了勺子轻轻搅拌。
“他的问题倒还好,劳累过度,只要多来几次针灸,再有我开的药,不出两个月,会有效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