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换源:

  中午时分,辛于更是肆无忌惮地继续他的懒散生活。他单手撑着工台,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看图纸,实际上却是在昏昏欲睡。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以至于张辛于的行为引起了李安的不满。

李安看到辛于如此懒散,气不打一处来。他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嚣张的家伙。想到这里,他放下手头的工作,仔细观察了四周的环境。然后,他大步走向了辛于的工位。

当李安来到工位前,他重重地敲了两下工台。他注意到辛于的工台上摆放着图纸和工具,但他的状态显然是睡眠不足。他意识到辛于的懒散行为可能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所致。

这时,旁边工台上的男子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似乎在暗示事情并不简单。李安气得脸色铁青,他知道自己的徒弟已经触犯了公司的规定。

“张辛于?”李安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张辛于不以为然地回应:“有什么事?”他脸上带着疑惑的表情,显然对李安的询问有些不解。

李安冷笑一声:“你上班时间睡觉,还问我有什么事?”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挑衅和不满。

听到张辛于如此嚣张,李安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继续说道:“你上班去了几次厕所?每次都是半小时?这是不是有问题?”

张辛于被李安的话激怒了,他反驳道:“我有问题吗?我一直都在认真地看图纸。”

李安听到这话,更加生气了:“你上班的时间里去了几次厕所?每次都是半小时!你这是在找茬吗?”

张辛于被激怒了,他开始反驳道:“你小子给我等着,我在轧钢厂待不下去!”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挑衅和自信。

这时,刘忠恰好路过这里。他看到这一幕后,对李安说:“是这样的,张辛于上班睡觉被我抓了个正着。”

刘忠看着张辛于,语气十分和善:“辛于,他说的是真的吗?”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事情的关注和严肃。

听到刘忠的话,张辛于被搞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没有放弃反驳:“谁问他了啊!”然后立刻解释道,“我一直都在认真地看图纸。”

这时刘忠叹了口气说:“辛于啊,你这脾气要改啊。这样给公司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句话引起了其他工友们的关注和议论。他们看着这一幕觉得既生气又好笑。

尽管事情并未解决,但是至少有一股紧张的气氛正在发酵。整个场面在喧嚣的轧钢厂里显得尤为严肃而紧张。

当然不是假的,据我了解张辛于确实是那样做的。他的行为已经被我明确的指出并要求解释。但他依旧执迷不悟,所以我希望他可以正视一下现实。就在昨天,刘组长已对此表示严正立场,我不得不说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真是令人愤怒。”

在听到张辛于的解释后,原本略显平静的何雨水脸上立即露出一丝怒意。她转头对着门口站着的人说:“还说不是私下交易,看你每次找刘忠的目的令人不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孙主任刚刚已经将今晚的交易详细告诉我了。”李安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些许尴尬和无奈。

“孙主任?”何雨水疑惑地问道。

“是的,孙主任是我们厂里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正在处理一些重要的事务。”李安解释道。

“那你有没有看到刘海忠在做什么?”何雨水继续追问。

“没有,我只是看到了他找刘组长帮忙解决问题。”李安回答道。

“那你觉得他是在做什么?”何雨水转向张辛于问道。

“我猜测他可能是想通过私下交易来获取一些利益。”张辛于坦诚地回答。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何雨水接着问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事情的,然后根据事实来处理。”张辛于说道。

“好的,我会去找刘组长了解一下情况的。”何雨水点头表示同意。

下班后,何雨水主动上门找张辛于,两人开始深入讨论此事。

夜晚十点半左右,张辛于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孙主任所在的荒郊野岭。他照常与孙主任进行交易,这次他选择了一个不同的路径,骑了二十公里来到了这里。

在夜色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蛐蛐的叫声,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张辛于从他的系统空间中取出了一辆东风牌大货车,这辆货车经过压缩后变成了模型大小,不会占用系统位置。这辆车长五米,宽两米,高两米五,货箱可以容纳五吨的物品。

张辛于走到货箱下,从系统空间中取出大量的棉花,将其有序地放入货箱中。他关上了箱门,然后开车前往红星纺织厂。

到达红星纺织厂后,孙主任按照惯例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见到缓缓驶来的货车,孙主任先是微微吃惊,随后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孙主任走近货车,确认这不是张辛于开的车后,他立刻吩咐旁边的保安大爷打开厂门。

“快!”孙主任对旁边的青年吩咐道,“马上叫保安大爷打开厂门!”

青年立刻放下板车,向厂门口跑去。张辛于下车后,向孙主任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孙主任感慨道:“快看,这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随后,张辛于和孙主任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情况和纺织厂的日常运营。孙主任表示了对张辛于的支持和合作的期待。

“既然合作愉快,那以后你经常来这里吧。”张辛于补充道。

“好的,我会经常来的。”何雨水回应道,她似乎还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张辛于的好意。

孙主任激动不已,眼前的这个时代,开大货车的人确实具备深厚的背景。

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即便是大厂纺织厂也因为各种原因,将那唯一的一辆大货车进行了出售。然而,现如今纺织厂面临着大量长期的合作需求,所有的棉花源头都交给了张辛于这位所谓的“朋友”。

张辛于在详细询问了货物的情况后,透露说:“目前只有两千斤的棉花库存。”尽管如此,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所有的运输任务。

孙主任听后十分开心,他对张辛于的专业性和责任心深感敬佩。他补充道:“何雨水只告诉我今晚有交易,具体数量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