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你们是被人陷害的,对吧?

换源:

  听到苏河的呵斥,众人这才从震惊中完全清醒过来。

贾张氏一个箭步上前,狠狠给了秦淮茹一巴掌,怒骂道:

“你这个不知羞耻的女人,看看你给贾家带来了多大的耻辱!东旭怎会娶你这种女人!”

随即反手又给了傻柱一记耳光。

打了两人各自一个耳光后,贾张氏还是觉着不能发泄心头怒火。

她怒不可遏,左右开弓,分别给了傻柱和秦淮茹响亮的一巴掌。

她的力道猛烈,打得两人眼冒金星,愣在当场。

四周的观众都惊呆了,这戏剧性的一幕无疑成为了年度最热议的八卦话题。

“你这只豺狼!休想抢走我的儿媳!”

贾张氏厉声斥责。

每一巴掌都凝聚了她的怒火。

傻柱摇摇欲坠,想要辩解,却力不从心。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见证了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

“贾大妈,听我解释!”

傻柱喊道。

但换来的却是又一记耳光。

“无耻之徒,还有什么好说的!”

贾张氏怒斥。

秦淮茹被打得几乎站立不稳,衣物也差点脱落。

易中海见状,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为秦淮茹披上,遮掩尴尬。

“张大婶,别再打下去了!先让她站起来,整理一下!”

易中海心中充满了失望,对两人的冲动行为感到无法理解。

他们往日的偷偷摸摸,与今日的丑态百出,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幕,无疑让他们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形象尽毁。

一位大妈也赶紧上前帮忙,用外套为秦淮茹蔽体。

秦淮茹终于得以摇摇晃晃地站起,尽管仍显得极为狼狈。

四周的人议论纷纷,而她脑中一片混乱,无力反驳。

面对院子里的众多面孔,她感觉仿佛在众目睽睽之下赤身裸体,承受着肆无忌惮的羞辱。

她的脸色失去了血色,在昏黄的灯光照射下,四周的斥责声此起彼伏。

“这成何体统!”

“真是恬不知耻!”

“没想到你们竟然做出这种事!”

“败坏风俗,还敢在别人家里胡来,真是疯了!”

易中海大声喝止了这场骚动:

“都给我住口!事情还没搞清楚,别急着下结论。想想看,他们两个平时规规矩矩,怎么可能突然干出这种事?这背后一定有人搞鬼!”

众人听到这番话,逐渐平静下来,开始思考这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许大茂却在一旁乐不可支,他趁机发难,

“一大爷,我们都亲眼看到了,你要说有人陷害,那会是谁呢?而且,秦淮茹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还有傻柱,他分明就躺在那里!我们都是亲眼所见!”

他的话里充满了讥讽和得意。

目的是彻底摧毁傻柱的名声,让他永远无法抬头。

傻柱捂着脸颊,满脸愤怒地指向许大茂,激愤地说:

“你胡说八道!许大茂,别在这里胡乱指控!事实根本就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样!”

许大茂挑衅地质问:

“那你倒是说说看,实际情况是怎样?我们又不瞎!刘光天,你来讲讲,你闯进来的时候,他们两个在做什么?”

易中海也好奇地看向刘光天。

“刘光天,你怎么会恰巧出现在那里?深更半夜的,你怎么可能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难道你和苏河事先串通好了?”

易中海内心并不相信傻柱和秦淮茹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

他们两人不至于做出如此失常的举动。

刘光天的出现显得格外可疑。

这一切背后必定有隐情。

很可能这就是苏河事先布置好的圈套!

刘光天显得异常激动,对于眼前的混乱,他似乎感到无比兴奋。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易中海的怀疑已经指向了他。

刘海中焦急地推了推自己的儿子,催促道:

“你快说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别让人家有机会误会你!”

如果这件事真的和自己的儿子有关,那他也会颜面尽失。

他绝不能让易中海抓到任何把柄!

刘光天叙述道:

“夜深人静,我着急解手,哪知一踏入苏河家便见到黑影闪现,我还以为是苏河。谁知一抬头,却见苏河刚从厕所归来。

我们互相点头打招呼,却被屋内的响动引了进去,结果就看到了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他结结巴巴地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苏河紧抱着妹妹,沉默以对,他的眼神中满是对众人意图的探询。

秦淮茹无力地拉紧衣襟,一脸的苍白与绝望。

她未曾料到,傻柱会突然出现打乱了局面。

更出乎意料的是,刘光天的出现成了这场纷争的见证者。

许大茂的激动甚至超过了苏河,其他人也纷纷加入指责的行列。

易中海若此时还想为秦淮茹和傻柱辩护,显然难以服众。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细数秦淮茹的特征,场面尴尬至极,紧张氛围几乎凝固在空气中。

刘海中双手负后,神情笃定:

“既然我儿已作此解释,便不存什么预谋之谈。”

阎埠贵亦颔首赞同,

“恐是二人不慎,误入他人之室。”

有了刘光天的证词,众人深信不疑,认定秦淮茹与傻柱的行径不过是一时不检点所致。

“我没做!我不是那样的人!”

秦淮茹神思恍惚,除了反复申辩自己清白,已不知如何自辩。

她感到自己承受着莫大的羞辱,只想逃回家中换上衣物,然而每次她张口,换来的却是贾张氏的掌掴。

“住口!你这不知羞耻的小浪蹄子!休要越描越黑!”

贾张氏欲将秦淮茹拉回家中,她无法忍受贾家名声受此玷污,即便要责骂,也要关起门来私下进行。

但苏河伸手阻拦:

“事情尚未澄清,岂能轻易离去,否则必有人借机诬陷于我,我断不会接受这样的冤屈。”

“既众人均在此,不妨在我家中召开大会,诸位大爷觉得如何?”

他指向自家的煤炉:

“我家煤够多,屋内暖和,总比在寒风中商议来得舒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