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成为工程师

换源:

  “我对厂里的设备做过系统研究,这类故障在专业文献中记载得很清楚。”吴凡语气轻松地解释道,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

“太好了!咱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钻研技术的年轻人!”杨厂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要知道在这个技术人才稀缺的年代,像吴凡这样年轻又精通业务的技术骨干简直就是宝贝。更何况这位人才还是自己厂里的,杨厂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那位专家也凑近仔细观察了车床和吴凡的操作,眼中满是不可思议。这个连他都束手无策的难题,竟然被这个年轻小伙子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专家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立即拉着吴凡就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探讨。

交流中专家惊讶地发现,吴凡不仅对这台车床了如指掌,对整个轧钢工艺都掌握得极为透彻。这位平时有些固执的专家此刻彻底折服了,转身对杨厂长赞叹道:“真是了不起!你们厂真是人才济济啊!吴凡同志的技术造诣,恐怕连我都自愧不如。”

这评价确实有些夸张了。要知道吴凡脑海中装的是整整二十一世纪的工业知识体系,而这位专家不过是对这一台设备特别精通而已,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

“既然问题解决了,咱们边吃边聊。”杨厂长热情地招呼道,“吴凡同志也一起来。”

一行人朝着小食堂走去。路上杨厂长特意吩咐:“让厨房再加几个好菜,今天要好好招待我们这位技术能手。”

餐桌上,吴凡与张科长、总工程师和专家就技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吴凡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在场众人无不肃然起敬。在这个大家一心扑在建设事业上的年代,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

杨厂长虽然不太懂专业技术,但也看出了吴凡的非凡才能,当即表态:“咱们得给吴凡同志提高待遇,这么优秀的人才可不能埋没了。”

“我看直接提拔为副总工程师,作为咱们厂的首席技术专家。”张科长毫不犹豫地建议道。

“这……这个……”吴凡连忙摆手,“领导过奖了,我只是想为工厂尽一份力而已。”

李副厂长是个精明人,看出吴凡是在谦虚,便出面打圆场:“小同志觉悟很高,不过也不能太谦虚嘛。依我看,先正式任命为工程师,享受副总工待遇。具体晋升事宜我们开个会讨论决定。毕竟吴凡同志来厂时间不长,等做出更多贡献后再进一步提拔,各位觉得如何?”

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李副厂长向来舍得给予优厚待遇。在他看来,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的道理。正因如此,他在原著中才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那就等吃完饭开个会表决一下。”

“现在就表决吧,大家都在场。”杨厂长干脆地说。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完全赞成。”

……

……

在座所有人都举手赞同。

饭后,张科长迫不及待地拉着吴凡往技术科跑,一路上抛出无数技术问题请教。总工程师和专家也紧随其后。张科长想到自己居然一直没发现身边藏着这么一位技术高手,不禁懊恼不已,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向吴凡学习的机会。

与此同时,一车间的工人们吃完饭回到车间,看到机器已经恢复正常运转,还以为是专家修好的,便各自回到岗位开始工作。

没过多久,厂广播站突然插播了一条临时通知:

“各位同事请注意,现在插播一条重要消息。就在刚才,技术科吴凡同志成功修复了故障设备。经厂领导集体研究,并采纳专家意见,决定正式任命吴凡同志为工程师,享受副总工程师待遇。希望全厂职工向吴凡同志学习,刻苦钻研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厂里引起了巨大轰动。这可是建厂以来第一次破格提拔技术人员啊!

在一车间里:

“易师傅,我记得吴凡和你们住同一个院子吧?真是深藏不露啊!”

“可不是嘛,这么厉害的人物,太让人佩服了!”

“你们能和吴凡同志做邻居,真是太幸运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