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困难户

换源:

  “全福,除了你睡觉的床和被褥,还有做饭的炊具。其他的东西我都搬出来了。你看看这些东西,你还需要留下什么吗?”闫不贵一张脸笑成了包子皮。一脸的讨好。

“你都拿走吧三大爷。我都说了要送给你了,怎么会说话不算数。”张全福随意的说道。

“那行全福,我就都搬走了。我和专门干泥瓦工的孙师傅约好了。下午他就带人过来。你在家等着就行。”闫不贵高兴的说道。

“我知道了三大爷。你继续忙吧!我去后院有点事。”张全福一边说着,一边迈步向后院走去。

闫不贵答应了一声。带着家人往前院搬东西,暂且不提。

张全福来到了后院,站在了王寡妇家的门前。敲了敲门,“谁呀?”王寡妇打开了房门。看到站在门前的张全福,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全福你怎么来了?快进屋。”

张全福迈步走了进去。“王姨,我没打搅你们吃饭吧?”张全福看到王家的两个孩子,正坐在饭桌前,手里拿着窝窝头,看着自己。才出声问道。

“没有,没有,全福你还没吃饭吧!坐下了一起吃点?就是我家的条件你也知道,没什么好招待你的。”王寡妇王丽英一脸的不好意思。

“王姨我早就吃过了。我来是给您送钱的。早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涉及的人比较多。我也不能当场送还给你。不过我怎么能要您的赔偿呢?听说这二十块钱,还是你找人借的。赶快拿去还给人家吧!”说着将二十块钱放到了桌子上。

张全福之所以对王丽英态度这么好。是因为通过原主的记忆,知道。同为寡妇的连本芳,生前和王丽英关系比较好。都受大院众人的排挤。两个可怜人经常抱团取暖。虽然没多大意义,但是互相安慰,最少心里能得到一点慰藉。

张全福也知道,在这个院子贾家是假困难。只是打着困难的借口,到处占便宜而已。在这个院里,还真有几家是真困难的。这其中就包括王丽英一家。

王丽英的丈夫杨大山,多年前入朝作战,一去不回。被列为了失踪人员。没有评为烈士。从此王丽英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平时靠着糊火柴盒艰难度日。

另外两家和王丽英家同样困难的,分别是住在前院的张瘸子张友发家。张友发因为身有残疾,只在街道办谋了个扫大街的工作。一个月十五块钱。因为孩子都还小,老大大发,今年才七岁,二发四岁,三发两岁。所以老婆赵二妮只能在家带孩子。

还有住在中院的吴木匠吴有才家。吴有才和老婆唐翠英都没有工作。生活都靠吴木匠干点木工活,还有唐翠英糊点火柴盒艰难度日。

这三家是四合院中,小透明中的小透明。属于那种走路都低着头的存在。从来不敢和院子里的任何人起争执。说话都轻声轻语的。就连五岁的棒梗都能毫不顾忌的骂他们。

所以一开始张全福就没准备要他们的钱。还想着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这几家可怜人呢。

“全福,王姨赔给你的,你就收着吧!这事是王姨做的不对。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母亲活着的时候,对我家也多有照顾。你被人欺负,我却不敢为你说话。我都愧对你的母亲。”王丽英一脸愧疚的拒绝道。

“王姨,这不是你的错。你带着小英和小青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要是之前你敢为我说话的话,以后你就没办法在这个院待下去了。”张全福善解人意的说道。为了给王丽英留脸面,张全福心里心里有一句话没有说。

心想,就是王丽英为自己说话,也起不来任何作用。相反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听见张全福善解人意的话语,王丽英感动的泪流满面。捂着嘴说不出话来。

看见妈妈哭泣。十一岁的杨英,连忙懂事的来到妈妈身边。拉着王丽英的手表示安慰。八岁大的杨青则是一脸的不知所措。

张全福看着衣着单薄的姐弟二人,脚上穿的鞋都露出了脚趾头。心里闪过一丝不忍。又掏出三十块钱和一些布票放在了桌子上。

“王姨,这些钱和布票你也收着。这眼看着就要入冬了。拿着给小英和小青去添置几件过冬的衣服和棉鞋吧!”

“这怎么行?王姨这么大的人了。怎能能平白无故的,要你一个孩子的钱和票?”王丽英一边擦干眼泪,一边拒绝的连忙摆手。

“王姨,你就拿着吧!这钱也不是白给你的。明天开始,我要重新装修房子。还要找人打一些新的家具。中午你要帮我给工人做一顿饭。这些钱和票,就算是我给你的工钱了。”张全福理所应当的说道。

“做顿饭算个什么事啊!相信就是不给工钱,大院内的住户都会抢着做。最起码一家人,也能跟着吃一顿。我要是收了你的钱,还不得被人家说我糊弄你啊!”王丽英一脸无措的说道。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不同。这要是贾张氏,这么好的事才不会拒绝呢!别说给三十块,就是给三百块,她也不会觉得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