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张静抢着说道:“我哥哥叫张全福。在红星轧钢厂上班。是六级办事员。
我哥哥才十八岁还没有对象。
大妈你是准备把这个漂亮姐姐介绍给我哥哥当对象吗?”张静古灵精怪的问道。
“哎呦,没想到还是个干部。是啊小丫头,我就准备把这个漂亮姐姐介绍给你哥哥。当你嫂子呢。你说好不好?”
大妈抚摸着张静的小脑袋笑着说道。
“那就谢谢大妈了。以后我有了嫂子,就有两个人照顾我了。”
张静高兴的说道。
看见这一老一少恨不得让自己二人原地结婚。
龙芊芊脸上红的都快滴出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全福也是一脸的尴尬。连忙转移话题道:“同志你别在意,我妹妹年纪小不懂事瞎说的。
你还是给我介绍介绍自行车吧!这眼看着就要下班了,可别耽误你们下班回家。”
听见张全福这么说,龙芊芊心里有些失落。
出于职业的素养还是轻声的介绍起了自行车。
最后张全福挑选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交了一百九十五块钱,推着二八大杠带着妹妹离开了。
龙芊芊看着张全福离开的背影一阵发呆。
“芊芊看上了就要把握机会。这个帅小伙各方面的条件都没的说。”
大妈在一边笑着说道。
“王姨您说什么呢!羞死人了。”龙芊芊娇羞的跑开了。
张全福骑着自行车带着妹妹一路向派出所骑去。
“哥哥你还真会骑自行车啊!你什么时候学的?”兴奋的张静坐在前梁上扭头问道。
“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学的。小静以后和哥哥一起出去不要乱说话。要不然以后我就不带你一起出来了。”
张全福一边骑车一边说道。
“怎么了哥哥,难道你不喜欢刚才那个漂亮的姐姐吗?”张静翘着嘴问道。
“这是两码事,总之你听哥哥的就行。大人的事你个小孩不要参与。”
张全福一手把着车把,一手摸了一下张静的小脑袋说道。
二人骑着崭新的自行车。一路招来了许多羡慕的目光。
到了派出所打了钢印交了三块钱。张全福又带着妹妹来到了一家面馆。点了两碗肉丝面。
吃过饭之后,张全福带着妹妹回到了招待所。
将妹妹安置好,嘱咐妹妹不要出门。又离开了招待所。
张全福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没人的胡同。
意念一动两袋子五十斤装的大米,出现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两条分别十斤的猪肉挂在了前车把上。张全福这才推着自行车向四合院走去。
来到四合院门前,阎埠贵看到推着自行车的张全福。连忙出来帮张全福将自行车抬进了大院。
“全福这自行车是你买的?”阎埠贵一边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崭新的自行车。一边双眼发光的问道。
“是我买的三大爷,我不是入职采购科了吗?买台自行车上班下乡都方便。”张全福笑着回答。
“咱们大院还得是你最有出息。这可是咱们大院第一辆自行车。
这款自行车我前几天问过,有自行车票还得一百九十五块呢。”阎埠贵一脸羡慕的说道。
“三大爷,我这可不是咱院第一辆自行车。您忘了后院许大茂了?许大茂可是早就有自行车了?”
“不一样,不一样。许大茂的自行车是轧钢厂的。
还是一辆不知道几手的。怎么能和你的这辆新得比?”阎埠贵摇头晃脑的说道。
自行车的吸引力,使得阎埠贵忽略了车上的物资。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在这个年月一辆新的自行车魅力有多大。真的不亚于后世的一辆跑车。
这让张全福少费了许多口舌。这时候正是家家户户吃饭的点。
张全福连忙推着自行车来到了中院。
将一袋大米和十斤猪肉放到了吴有才家。又推车来到了后院。
“王姨在家吗?”张全福停好自行车。王丽英也推门走了出来。
“全福快进屋。”张全福一手提着大米一手提着肉。
王丽英连忙接过张全福手中的猪肉。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房间。
“张全福哥哥好,张全福哥哥好。”看见张全福进来,杨英和杨青高兴的打着招呼。
张全福分别摸了摸二人的小脑袋。从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分给了二人。
两个小家伙高兴的道谢。眼睛笑成了月牙。
“全福以后别浪费钱买这么好的糖了。不年不节的。
这两天他们俩可不缺嘴。托你的福每天都能吃上肉呢。
你这样会把他们俩惯坏的。”王丽英笑着说道。
张全福摆了摆手,表示这不算什么。
正当二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话的时候。
门外传来了低声的议论声。“这杨家门口怎么停着一辆新自行车?不会是王寡妇买的吧?”
刘海中的声音传了出来。
“二大爷你开什么玩笑?王寡妇带着俩孩子生活都费劲。怎么会有钱有票买自行车?”
许大茂接话说道。
听到门外的动静。张全福和王丽英推门走了出来。
一看好嘛,后院除了聋老太太其它住户都围拢在门前不远处。
刘海中和许大茂正围着自行车摸来摸去。评头论足。其它住户也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看见张全福从杨家走了出来,都停止了议论。
反应过来的许大茂连忙说道:“张全福兄弟,这自行车不会是你买的吧?”
“不是全福买的还能是我买的啊?我可没这个本事。”
没等张全福回答,王丽英抢先说道。张全福笑了笑没有说话。
听见王丽英说自行车是张全福买的。众人又是一番议论。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其中最甚者莫过于刘海中。一心致力于当官的刘海中。觉得自己还没当上官呢。张全福这个小年轻却先于他成了干部。
这才上班一天就买了自行车。如何让他不嫉妒羡慕恨?
众人对张全福的财力没有什么质疑。
毕竟前两天院里众人可是赔了张全福四千多块。
别说买一辆自行车,就是买个十辆八辆的也不在话下。
就是有点怀疑张全福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弄来自行车票。刘海中也是其中之一。
“张全福,你买自行车的票是哪来的?”刘海中嫉恨的问道。
“你算是哪根葱?你管我自行车票是哪来的呢!
你要是不瞎应该看到了自行车上面砸的钢印了吧?这就证明我不是偷的。”
张全福没有惯着刘海中。
“哼,不是偷的也来路不明。投机倒把同样是犯错误。
而且还是大件。做为院里的二大爷我不能不管不问。”刘海中背着手装模作样的说道。
虽然黑市和鸽子市场一直存在。政府也是睁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很多家庭供应粮不够吃。偷偷去淘换点粮食也是正常的。
但是这事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要是有人举报还是要遭殃的。
特别是涉及自行车票这种大件。要是被落实是投机倒把弄来的,轻则拘留重则会被劳动改造的。
“二大爷不至于吧!都一个大院住着。全福他年纪还小。可不能因为这件事坏了他的前程啊!”
王丽英听见刘海中这么说,有些慌乱硬着头皮为张全福求着情。
她开始没多想,现在细细想来也觉得刘海中分析的有道理。
毕竟自行车票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要不是自行车票一票难求。院里也不会只有张全福买了自行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