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吃喝不愁,惹人嫉妒咯!

换源:

  从库房出来,楚宏阳小心翼翼地将先前取的那袋大米倒入米缸中。

又把原本的包装仔细放回库房。

紧接着,他乐呵呵地开始捣鼓起早餐来。

先把炉火点燃,洗净的米倒入砂锅,搁到炉上慢炖。

他又翻箱倒柜找出家中仅存的三个鸡蛋,预备待会儿煎荷包蛋。

忙完这些,他开始翻找家中每个角落,搜集起所有的钞票。

原主人工作不久,加上刚买了自行车,存款不多,零零碎碎加起来也就一百出头。

票证倒是不少。

除了粮票缺席。

其他的像是盐票、布票、烟票这些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手表票一张!

这些都是过年过节时,粮店的“关系户”送的礼物。

那年头,粮店是个好单位,身为粮店员工,面子上有光,实惠也捞得到。

楚宏阳仔细盘算了一番家底,留了几块钱揣兜里零花。

剩下的钱和票都装进一只枣木盒里,一股脑塞进了库房空间。

钱还好说,那些票证可是生活必需。

万一丢失,寸步难行,还是库房里安全些。

这话一点不夸张。

那时买东西全凭票!

粮食靠粮票,肉得肉票,布料要布票。

就连抹布也得抹布票。

女子月事还得凭票买卫生带。

没了这些票,生活寸步难行。

安排好家底,楚宏阳提着家里的油瓶,在库房里灌满了油。

而后顶着空荡荡的肚子蹲在炉旁。

一边轻搅砂锅中的稀饭,一边思索如何利用库房的物资。

守着库房混吃等死不是办法。

显然,要用米面粮油换来所需。

问题是该怎么换。

投机倒把是重罪,搞不好得吃“花生米”!

“没东西吃发愁,东西多了也还是发愁。”

楚宏阳轻轻叹气,咂了咂嘴。

他将熬好的粥端到桌上,接着架起炒锅,开始煎蛋。

“嗞啦!”一声响。

鸡蛋入锅,焦香四溢,透过门缝、窗缝,弥漫在整个大杂院里。

隔壁李婶家老三被馋醒了,裹在被窝里使劲嗅了嗅,口水直流。

扯着刚起床的母亲嚷:“妈,我要吃炒鸡蛋!”

“我看你像炒鸡蛋!”

年过四十的李婶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拍了下他的屁股,偷偷咽了咽口水,边嘀咕边去煮红薯粥。

“谁大清早煎鸡蛋,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日子得过,还要过得好。

楚宏阳已经开始吃上了。

半锅稠粥,一片黑乎乎的腌萝卜,三个黄灿灿的煎蛋,片刻就被他扫荡一空。

这早餐在别人看来已算丰盛,但对无肉不欢的楚宏阳来说,实在简陋。

没有肉包子的早餐能叫早餐吗?

他决心去趟鸽子市场。

人生为吃,连肉都吃不上,活着有何意义?

“午饭咋整?”

刚吃完就惦记下一顿。

粮店没食堂,午饭自备或下馆子。

家里的粮票已耗尽,馆子是别想了,只能自带午餐。

楚宏阳无奈放下碗筷。

在橱柜里翻出一块腊肉,地窖里找了几个白菜叶。

接着拿出铝饭盒淘米。

锅中烧水,用两根筷子搭个架子。

饭盒放上,待米吸水后。

铺上切好的腊肉,再覆盖白菜叶,撒上酱油继续蒸。

十几分钟后,简易煲仔饭大功告成。

“挺香。”

楚宏阳捂着热乎乎的饭盒直吸气,瞥了眼墙上的挂钟。

见还早,便掏出半包大前门,跷起二郎腿悠然自得地抽起来。

烟雾缭绕中,思绪飘远。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时代的人都挺幸福。

尽管物资短缺,却生活无忧。

房子单位分配,看病也便宜,吃喝都一样,谁也不笑话谁。

“我嘞个去!”

烟未抽完,无意一瞥窗外,楚宏阳惊呆了。

窗户外一群小孩,眼睛如饿狼般盯着窗台,流着口水,像极了生化危机现场。

“可怜见的。”

楚宏阳苦笑摇头,一猜就知道是肉香引来了馋嘴的孩子。

他掐灭烟,将温热的饭盒塞进军绿斜挎包,准备上班。

一开门,就被一群孩子围住。

其中一个机灵鬼眼巴巴地问:“楚叔,你家做肉了吧,真香。”

看着这孩子,一段记忆涌上心头。

这孩子叫贾梗,小名棒梗,是院里秦寡妇的孩子。

除了这些,关于院里邻居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楚宏阳愣住了!

我的天!

怎么偏住这禽兽窝了?

望着棒梗这忘恩负义的小家伙,再看看旁边的小当和槐花,楚宏阳一阵头疼。

随即堆起笑容:“这不是小棒梗嘛?想吃肉了?”

“想!”棒梗猛点头,黑亮的眼睛充满渴望。

“想吃让你妈给你做啊。”

楚宏阳嘿嘿一笑,拨开围在身边的孩童。

推出门口的大凤凰自行车,一溜烟出了大杂院。

这禽兽窝也有乐趣,往后的生活想必多姿多彩。

傻柱、秦婊、几个大爷,还有满肚子坏水的许大茂,都是挺有意思的家伙。

楚宏阳刚走,棒梗就跑回家找奶奶哭闹着要吃肉。

“楚宏阳也真是的,做肉都不知道给孙子一块,噎不死你!”

缺衣少食却肥胖的贾张氏怒目而视,恶狠狠地诅咒着。

一旁炕上坐着的丰满俏寡妇偷偷白了婆婆一眼,拉过儿子安慰。

“别哭,晚上等你傻叔回来,去他那要点肉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