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块钱在那时候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许大茂来说更是如此。
尽管他是轧钢厂的电影放映员。
每个月也就挣个四十几块钱。
就这么一颗牙,竟然要花上好几个月的工资!
许家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费用。
许大妈当下就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你说我们家咋就这么惨呢?
平白无故被打一顿不说,还要花这笔冤枉钱。
这170块钱简直是要了我的老命啊,我看我还是去死了算了!”
她哭得凄凉,周围的人看着都有些于心不忍。
一大爷和二大爷交换了一下眼神。
最后,一大爷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这样的话,我个人先出五块钱。
大家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能帮衬一点的就帮一把。”
一听到要出钱,大伙儿立刻都默不作声了。
二大爷缓缓说道:
“我家每天开支挺大的,最多也就挤出五块钱来。”
三大爷见状,也表示自己顶多能拿出五块钱。
实际上,五块钱已经不算少了。
毕竟这不是借钱,而是无偿援助。
好歹也算是筹到了十五块钱,许大茂抹了抹眼泪,又望向其他人。
然而被她看过去的人纷纷避开她的目光,没人愿意掏这笔钱。
当初贾家遇到麻烦时,大伙儿出手相助都很痛快。
那时是因为秦淮茹平时待人接物做得好,哪家有事需要帮忙,她都会搭把手。
可说到许家,许大茂虽是个电影放映员。
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远不如秦淮茹成功。
再者,掉了一颗门牙也并非生死攸关的大事。
而贾家的情况当年可是非常危急!
大伙儿不愿帮忙,三位大爷对此早有预料。
那位大爷的目光落在了傻柱身上。
这次何雨柱并没有做好人,主要是因为囊中羞涩。
再加上受苦的是许大茂,他更没有理由去帮忙了。
“一大爷,我刚刚赔给了许大茂三十块钱,还是跟李洋借的,
下个月发工资就得还给他,哪儿还有余钱再出啊?”
他说的都是实情,许大妈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也就是后院最富有的李洋。
李洋面对许大妈期待的眼神,摊开双手,简洁明了地回答:
“没钱。”
许大妈的眼圈泛红:
“李洋,我们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知道你手里有点存款。
今天我们家实在是遇到了难处,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李洋心里腹诽不已。
这怎么能算见死不救呢?
许大茂又不是得了重病或者重伤?
压根都不是一回事儿!
李洋举起一根手指头,摆了摆:
“我最近买了一辆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花了我180块钱呢。
这是我辛辛苦苦一年多省下来的工资,到最后剩下的那点儿也都借给了傻柱。”
其实,他手里还有些余钱,但他就是不愿意拿出来。
对于李洋来说,他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种以德报怨的性格。
他对许大茂本来就没什么好感,这次没在他困难时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
在场的人里,只剩下贾家还没开口表态。
许大妈的目光扫过了秦淮茹,秦淮茹脸色煞白:
“我、我……”
贾家的情况已经非常艰难,哪里还能拿出钱来呢!
许大妈失望地收回视线,心里盘算了一下家里仅剩的那些钱。
然后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要不这样,如果哪家能借给我们一点也行。
等到下个月大茂发了工资我们就立刻还给大家。”
提借钱总比直接要求捐款好听些。
在这种情况下,大伙儿也不好意思再一口回绝。
于是纷纷掏出零钱,你五毛我一块地凑了一圈。
最终交给许大妈的总共才八块五毛。
再加上三位大爷慷慨解囊给出的十五块钱。
整个四合院一共也就凑出了二十来块钱。
对此,李洋并不感到焦虑。
他知道许家虽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金,但他们家有不少值钱的东西。
只要肯拿出来变卖,肯定也能换得一些钱,足够支付许大茂修补牙齿的费用。
正如李洋所料,许大妈和许大爷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们抹了抹眼泪,向众人致谢之后,便扶着许大茂回家了。
李洋双手抱胸,跟在队伍后面。
阎解成手中挥舞着钥匙,有些不好意思地朝他笑了笑道:
“李洋,你看这样行不行。
明天我还想借用你的自行车一趟,送我父亲去永定街办点事……”
李洋还没听完,就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没问题!”
光凭今天几位大爷毫不犹豫地帮忙说话这件事,他就愿意把自行车借给他们。
等到人群散去,只剩下何雨柱和李洋两人,慢悠悠地往自家走去。
何雨柱边走边开玩笑似的靠近李洋:
“李洋,你真是一个铜板都没剩下吗?”
他觉得李洋不像会一分钱都不留的人。
李洋瞥了他一眼,并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句:
“你还是多关心你自己吧。”
说完便优哉游哉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傻柱见状,不由得摇头笑笑。
对他来说,不管李洋有没有钱,只要许大茂倒霉,他就高兴!
突然间,傻柱想起还得给聋老太太送饭。
连忙拍了拍脑门,赶忙回去准备饭菜去了。
……
每天早晨起床的喜悦都是从签到开始!
“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一张收音机票!”
李洋听到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心情挺不错。
“没想到今天居然获得了收音机票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