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发电机!

换源:

  一大爷并未察觉这其中的微妙之处,接着问起:

“东旭最近怎么样了?”

提到儿子,贾张氏的表情显得真切了一些:

“也就那样,不过前两天他跟我说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兴许过了年就能重新站起来走路了!”

对她而言,儿子可是全家的指望,所以怎能不对贾东旭照顾有加呢?

因此,在贾家。

只要有啥好的东西,总是先让贾东旭享用,剩下的才会轮到秦淮茹。

一大爷听了点点头:

“那就最好了,过年之后,记得带东旭去医院复查一下。”

瞧了瞧天空的天气,一大爷接着说:

“今天天气确实不错啊,我家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就不跟你多聊了。”

得到这一大包面粉,贾张氏欢喜得来不及,哪会计较一大爷是否给她面子。

立马笑脸相送地摆手告别:

“那好吧,就不耽误您时间了,这次真的太感谢您和二大爷了!”

只感谢一大爷和二大爷,这就意味着贾张氏明白这包面粉跟三大爷无关。

自从自行车事件以后,三大爷便有意无意地与贾家保持距离,就像河水不犯井水一样。

一大爷和二大爷去询问过三大爷的态度,了解后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若是贾张氏这样对待他们,恐怕他们心中也无法平息怒火。

然而贾张氏并不这么想。

在一大爷离开后,她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好你个阎埠贵,我呸!”

何雨水愣住了,等贾张氏回到房间后,她捂着胸口小声对李洋说:

“李洋哥,我没看错吧?”

“没错。”李洋自然地点点头,“贾张氏跟三大爷家闹翻了。”

“就是因为三大爷没给她送东西吗?”

何雨水对于贾张氏这种思维逻辑感到难以理解。

“分明就是贾家做得不对在先,

过后不但没有去向三大爷道歉,反而还盼着人家主动来帮衬他们家。”

何雨水对于贾张氏理直气壮的无耻程度感到惊讶不已。

李洋笑了笑,嘴角却带着一丝嘲讽之意。

这世界上就有这样一类人:

只准自己对不起别人,却容不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多么荒谬!

何雨柱拧起了眉头,显然有些看法,但她思量一番后,最终选择沉默不语。

反而是李洋开了口:

“有些人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帮助他,他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一旦有一天你不再伸出援手,他就会觉得你是虚伪,并且会加倍地恨你。”

听完这句话,何雨柱和何雨水这对兄妹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毫无疑问,贾家正是李洋口中描述的那种人。

何雨水纠结地咬着手指,十分犹豫。

若有可能,她真想拽住她哥别再去管贾家人的死活。

但是却又因为秦淮茹的关系而陷入两难境地……

哎,真是左右为难!

看到他们都认真思考起来,李洋轻松地回到了屋里。

“签到!”

一大早就忙于打扫卫生,今天还没完成签到任务。

等关门后,李洋立刻完成了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主人得到腊肉两斤和一个小型发电机!”

李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腊肉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那个发电机可是宝贝啊!

虽然六十年代已经有了电力,但并非每家每户都能用得起。

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使用煤油灯,毕竟那玩意儿便宜嘛。

而且,当时各类电器尚未普及。

像电视机、电灯这类东西,也只是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有过听说。

如果真的要用上电,首先得去街道办事处登记,接着再到电厂办理接入手续。

除此之外,电费还得自己掏腰包,连电表也要自费安装。

总而言之,使用电力的成本远远超过了煤油灯。

也因此直到现在,电力还没普及到各家各户。

不过,李洋的想法却不同。

在他前世的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用电器层出不穷。

来到这个时代几年,他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过电器了,早就渴望拥有了。

然而系统一直没有动静。

加上他自己那点微薄的收入也不足以支付电力费用,所以他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但是现在,系统竟然赠送了一个小型发电机!

即便京城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正式通电,但到了夜晚,街头仍然是一片漆黑。

家家户户依旧用煤油灯照明。

唱戏的班子则使用一种名为汽灯的东西,其亮度比煤油灯强得多。

对于四合院里的人来说,唯一体验到电灯好处的地方就是在工厂里。

轧钢厂自然是通了电的。

不仅如此,娄兴国的办公室甚至还装有电话和一台收音机。

当然,那时候大多数的收音机并不需要电力驱动。

在58年的时候,国内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美多28A”,在S市诞生了。

随后随着收音机数量的增加,好评如潮的晶体管收音机也随之出现。

李洋手里握着小型发电机,心里琢磨着该如何利用它。

实话说,这还真是让人有些尴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