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既然心意已决,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省得让你心烦。
但这事我还得专门跑去汇报一下,所以今天不能给你明确答复。”
见李洋立场坚定,街道办主任便不再劝阻。
“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偏要拉电线进去!”
李洋笑着解释:“就是因为家里用煤油灯实在不方便。”
原本他是打算等到整个区域都通电了,再装上电灯。
可那时候系统还没启动,他也拿不到奖励啊?
他那点工资,维持日常生活的小确幸没问题。
但如果一下子砸进去那么多钱,的确有些吃力。
但现在有了系统的强大支持,他的经济状况宽松了不少。
昨晚他已经盘算过了,要是电灯全套投资控制在五百以内,那就划算得很。
而他手里现有的现金加起来已经超过一千两百块。
就算拉完电线,他的钱包也还绰绰有余。
街道办的工作效率比他前世那个时代的物业公司高多了。
所以说那时的人真是实诚。
第二天一大早,街道办主任就给了李洋答复。
并亲自带了一个电工来到四合院,敲响了李洋家的大门。
“李洋!开门!”
李洋刚刚起床,听到他的声音立刻赶忙开了门。
“主任?这么早就来了啊!”
李洋打开门后,街道办主任往后退了一步,向他介绍:
“这位是八级电工李启功,你就叫他李师傅好了。”
李启功腼腆地笑了笑:
“客气了,你们叫我老李就行,大家都这么称呼我。”
李洋也笑了:“李叔,主任,请进屋里说话!”
他没有犹豫,直接喊了一声叔,这声叔让两个人都觉得亲近了许多。
街道办主任也正是这样想的。
他来的匆忙,所以引来了不少邻居的目光。
要是他们在院子里谈这件事,肯定会吸引一大群人围观。
待关门挡住了外界的视线后,李洋给他们倒了杯茶并放在桌上。
街道办主任喝了一口,称赞道:
“都说你家好,以前我不信,现在我是真的服气了!
你看这茶,雨前龙井哎!”
李洋回应:“主任,您是我们街道办的大忙人,和我说这些干啥呀?”
随后他主动提起电线的事:
“李叔今天来,是不是要跟我谈谈昨天申请拉电线的事啊?”
李启功点点头:“没错,昨天提交了申请,
厂里让我来看看具体距离,估算一下需要多少米的电缆。”
李启功显得有些尴尬,憨厚地笑了笑,说:
“我们肯定会先告诉你价钱。
如果觉得太高,你可以选择不让我们做这个活儿。”
他身上穿的衣服破旧不堪,布满了补丁。
膝盖和手肘处更是磨损得泛白,生活过得显然并不宽裕。
李洋略感不解。
拥有八级电工职称的人应该收入不菲,可为何李启功的生活这般困顿?
仿佛看出了他的疑问,李启功主动解释:
“我们这个行业其实赚不到多少钱。”
提起电工,有个说法是这样的:
“远远看像难民,走近瞧像乞丐,一问才知道是在修理电线。”
在这个时代,电工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
无论是铺设电缆还是架设电线,都需要李启功和他的工友推着木质小车徒步前往。
车上装载着一捆捆的铜线,这些都是电缆材料。
还得时刻提防被人偷窃。
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外加长时间在外奔波,鞋子消耗极大,所以他几乎没有什么好鞋穿。
夏季光着脚走路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且工作时经常需要攀高爬梯,衣物常常被挂破。
以至于走在街头时常被人误以为是乞丐。
李洋这才茅塞顿开。
李启功继续保证:
“不过你放心,我们技术过硬。
以后你们这里的事交给我负责。
如果有任何小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来免费维修。”
他的笑容中流露出一丝谦卑和讨好,这让李洋感到一阵无奈。
同样是八级工人,李启功和一大爷却境遇迥异。
对于李启功来说,李洋就是他的客户。
因此他特意请街道办主任引荐,并将预估的距离和大致价格告知对方。
“从最近的电缆线到你们这里,大约有五公里远。
这么一段路程,最少也需要一百根电线杆。”
说着,李启功拿出一个小本子。
上面是他凌晨起床四处查看并记录下的数据,以防忘记。
这些电工虽然读书不多,有些人甚至只上过私塾。
但识字却是电厂招聘的基本要求。
仅凭这一点,就已经淘汰掉大部分人了。
李洋问道:“这么远的距离,一百根电线杆真的够用吗?
毕竟每一根电线杆至少要一块钱,一百根就得一百块。
这还不包括你们的人工安装费用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