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他咋过得这么滋润?

换源:

  赵得柱买自行车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四合院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原本还在犹豫购车的人们,为了面子问题,开始四处打探哪里能搞到自行车票。

他们也想拥有一辆自行车,风光一下。

特别是易中海大爷,觉察到又被赵得柱“压一头”,心里愈发不痛快。

而在其他人眼中,赵得柱的地位因这辆自行车又攀升不少。

可别小瞧这车,它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啊!赵得柱本就帅气,配上这辆自行车,立刻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他骑车走在街上,回头率绝对爆表,有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帅气、有车,这就是“有钱人”的标志。

如此优越条件,媒婆怕是要踏破门槛了吧?

赵得柱却明白,若真要相亲,绝不能在四合院进行。

这群“禽兽”保准会使尽手段破坏他的好事,还会引发一堆乱七八糟的麻烦。

......................................

尽管如此,赵得柱仍低估了自行车在四合院内引发的震撼与影响。

如今大家见识了他的经济实力,许多人心思活络起来,琢磨着如何与他处好关系,以便日后沾光。

毕竟,谁不想有个有钱的亲戚呢?

于是,院内不少人家开始盘算如何把自家亲戚介绍给赵得柱当相亲对象。

一旦成功,好处实在诱人。

其中最为积极的,非闫埠贵家莫属。

闫家三兄弟皆未婚,老大闫解成已近二十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厂做学徒。

想找好媳妇,谈何容易。

闫埠贵曾想将新来的年轻女教师介绍给闫解成。

但闫解成只是个拿几块钱工资的小学徒。

而女教师月薪二十多块,与闫埠贵持平。

她怎会看上闫解成这个“窝囊废”?

闫埠贵虽爱占便宜、精于算计,但并非没有头脑,只想着美事。

他深知这么做对女方不公平,甚至有些耽误人家。

然而,若将这位冉秋叶老师介绍给赵得柱,两人若能成,便是大功一件。

关键在于,闫埠贵认为此事成功的可能性颇大。

.........................................

在闫埠贵看来,赵得柱与冉秋叶堪称金童玉女。

赵得柱虽是木工,文化素养却极高。

这些信息,闫埠贵是从日常点滴观察中得知的。

在院子里的年轻人中,赵得柱无疑是最有出息的一个。

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他并未屈服,反而逆境崛起。

从学徒晋升为四级技工,据说技术精湛,有望升至五级甚至六级。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因此,闫埠贵坚信赵得柱未来必有更大发展。

现下打好关系,日后便能抱住这棵“大树”,或许还能解决几个儿子的工作问题。

这对闫家而言,无疑是难得的机会。

闫大妈闻听此言,却不乐意了:“好端端的冉老师,为啥不介绍给我们家老大?老二他们也快毕业了!”

.........................................

闫埠贵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冉老师那么容易接受别人的追求?”

“没有一定水平,人家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她父母是归国华侨,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你觉得我们家儿子能配得上这样的姑娘?”

“我虽爱算计,但这种没脑的事我还干不出来!”

“赵得柱就不错,出身好,工作好,工资高,又没负担,单凭工资就能买车,车票还是厂领导给的,说明他深受器重,或许还能往上爬。”

“冉老师我们家抓不住,但促成这段好姻缘,至少能捞点好处,说不定几个儿子的工作都解决了。”

“你是愿意让我们儿子去碰高失败率的相亲,还是把这个机会给赵得柱,换来几个工作机会?”

“哪个更划算,你自己算算!”

闫大妈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哎呀,这么一说,确实给得柱介绍合适!”

“一个介绍机会换几个工作机会,太划算了!哪怕只有一个也行啊!”

“得柱现在工资多高啊,他那营造厂待遇跟轧钢厂差不多了!”

.........................................

闫埠贵得意地喝口小酒,嚼颗花生米。

镜片后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那就这么定了,我吃完饭去找得柱谈谈,先看看他的意思。”

闫大妈此刻也充满期待,这笔“买卖”看似稳赚不赔。

他们几乎没付出什么成本,只是牵个线。

一旦成功,赵得柱和冉老师都会记得他们的好,真是一举多得!

赵得柱尚不知,仅因带回一辆自行车,便让自己在相亲市场炙手可热。

此刻,他正为购车之喜烹制酱牛肉,又创新做法。

四合院再度弥漫起浓郁肉香,引得“禽兽”们垂涎欲滴。

正当赵得柱这边热闹非凡。

贾家却因秦淮茹失魂落魄归来而陷入不安。

贾东旭见状,心中顿感不妙:“哪家买了自行车?”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