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巧遇易中海

换源:

  一个多小时之后,李和同的宿舍终于恢复了平静。

丁秋楠感到非常惊讶。

作为一名学医的学生,虽然她还未婚,但多少对男女之事有些了解。

李和同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

一般人折腾个十几二十分钟也就结束了。

而他竟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丁秋楠认为李和同就是一个怪胎。

他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复杂得多。

她在心底琢磨着李和同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来自何处?

为何会成为机械厂的采购员?

.......................................................

为何似乎对自己没什么兴趣呢?

难道在他眼中,自己并不好看吗?

对于南易,丁秋楠并没有花费过多时间去揣摩。

南易是什么样的人,她早已摸清底细。

这个人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穿。

没有什么值得深思熟虑的地方。

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分析他。

尽管他的烹饪技术确实不错。

但丁秋楠对他就是提不起任何兴趣。

她觉得南易只是贪图自己的美貌。

这样的人太过肤浅,不适合托付终身。

……

李和同的宿舍内。

..........................................................

梁拉娣心满意足,她已经吃得饱饱的——不仅仅是肚子饱,而是全方位的满足。

对于李和同的表现,梁拉娣感到相当满意。

作为一个女人,她觉得自己今天过得非常完美。

如果今后的日子每天都像今天这样过,那就太美好了。

“梁姐,你把这些剩下的菜全都打包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吧。”

李和同自己也吃得够饱了。

他不能亏待眼前的这位女子,因为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予了他。

“好的,我家那三个小子已经有好几天没吃到肉了。”

梁拉娣一点儿也不客气地接受了。

在她心目中,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不过最近她渐渐感觉到,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李和同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一位特殊的男士,让人根本抵挡不住他的魅力。

梁拉娣立刻着手准备打包剩余的食物。

..........................................................

李和同这次拿出的秋季菜肴中,肉菜数量相当可观。

至少还有三分之一没被吃完。

梁拉娣把这些剩菜全部都包好了。

“梁姐,这里有十斤白面,你也带回家吧。”

李和同悄声从他的随身空间取出了十斤白面,并且全都给了梁拉娣。

..........................................................

比起玉米面和棒子面,白面要好得多。

“这么多,给我后,你自己还有吃的吗?”

梁拉娣心里十分感动,眼眶里流露出感激之情。

她明白李和同是真心为她好,替她的生活考虑。

李和同和她以前遇到的所有男人都截然不同。

他不只是占她的便宜,而是真正愿意付出不小的代价。

因此,梁拉娣对李和同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真诚地为他着想。

“你不用担心我,我自己吃饱了,家里其他人也不会饿。”

李和同轻松地回答道。

梁拉娣全心全意照顾他,给他十斤白面不算什么大事。

他的随身空间能随时产出无数的白面,只要他想生产,就不会有任何难题。

..........................................................

“和同,你对我太好了,我愿一生一世做你的女人。”

梁拉娣激动地说。

自从认识李和同以来,她家中的伙食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你对我也很好,好意是相互的,你快回去吧,孩子们肯定在等你呢。”

“嗯,有机会我会过去帮你打扫房子,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就最好不过了,改天我给你配一把钥匙。”

李和同并不客气。

作为一个大男人,整理家务的确不是他的强项。

既然梁拉娣愿意帮忙,那就让她去做吧。

..........................................................

第二天,李和同亲自驾车下乡村拉回了一整车的“猎物“到机修厂。

厂里经过清点之后,爽快地一次性付给李和同全部款项。

这些所谓的猎物其实都是出自李和同随身空间的产物。

这一趟下来,李和同总计收入才1385.62元。

他卖出的所有猎物价格都略低于市场价格。

这样一来,即便机修厂内有人想找茬,也挑不出任何问题。

因为送进机修厂的猎物都是实实在在的商品。

尽管一趟只赚了1300多元,李和同仍不满意。

他知道自己的随身空间内有大量的物资。

哪怕每天都往机修厂拉一车货,也永远卖不完。

但即使如此,一个月下来他也只能赚到3-4万元。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3、4万元已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李和同仍觉得不够。

..........................................................

因为他清楚,离1966年只剩下没几年的时间了。

他需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赚钱。

争取赚够足够的钱,在1966年时离开北京去香港。

想避开接下来这十年的风暴。

等那十年过去之后,再回到北京。

若要去香港,就必须要有充足的钱财。

这三、四万元在北京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如果拿到香港,其实远远算不上巨额财富。

不过,不太有利的是,这家机修厂的规模并不大。

李和同拉来的这一车猎物,足够厂里吃上一个星期。

也就是说,他每周最多只能给机修厂送一车猎物。

再多的话,机修厂根本消化不了。

..........................................................

这样一算,他每周收入一千三百多元,一个月下来也就五千多元。

但这远远不够实现他的目标。

看来得拓宽销售渠道才行。

有一天,李和同不想自己动手做饭,便打算去食堂吃饭。

正当他在用餐时,一位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忽然坐在了他的对面。

“小伙子,你怎么在这儿呢?”

李和同抬眼一看。

哎哟喂!

这不是那天跟他买了很多野味的道德天尊易中海吗?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大爷,您不是那天跟我买了不少野味的人吗?”

李和同装作刚刚认出易中海的样子。

心里却琢磨着,易中海怎么会在机修厂出现?

他还记得清楚,易中海可是红星轧钢厂的八级钳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