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面包房里,三个大型烤炉散发着微微的热气,何雨柱站在烤炉旁,神色专注。“李师傅,你看这面团的发酵程度,一定要把握好,太轻了面包不蓬松,太重了又发酸。”他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着如何检查面团。李师傅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不时点头。何雨柱将李师傅调到面包房后,便开始悉心教导他与几位年轻厨师做面包。?
当有接待餐时,厨房就成了何雨柱的教学课堂。他站在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菜肴,一边做一边讲解要点:“这道菜,火候一定要足,调料的顺序也很关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会影响最终的味道。”新来的两个炊事员,左武和周大虎,眼睛紧紧盯着何雨柱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简单的菜肴,何雨柱就让李师傅来做,自己则在旁边指点:“李师傅,你这盐放得稍微多了点,下次注意。”其他厨师和学徒也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听着,不时小声交流着。?
左武,这位来自湘省的28岁小伙,父亲曾是厨师,身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对烹饪的热爱。他和善爱笑,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周大虎,赣省人,26岁,在部队炊事班工作了四五年,是个黑脸壮汉,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严肃,但内心却十分细腻。林主任承诺帮他们落户四九城,这让两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何雨柱估计,再带他们两三个月,教他们几道大菜,他们就能应付一般的接待餐了。目前,何雨柱让他们负责小食堂的大锅菜,还经常带他们外出做帮厨,既能增加他们的厨艺,又能让他们多些收入。“左武,周大虎,你们做大锅菜的时候,也要用心,每一道菜都要做出自己的水平。”何雨柱经常这样叮嘱他们。?
近期,厂里的接待任务繁多,何雨柱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回家。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起床,备好中午和晚上的饭菜。“雨水,我把饭菜都做好了,你和聋老太太中午、晚上热一下就能吃。晚上的饭菜简单些,你别嫌弃啊。”何雨柱一边把饭菜放进保温盒,一边对何雨水说道。何雨水乖巧地点点头,“哥,你放心吧,我知道。”因为阎埠贵时常来蹭饭,何雨柱也只能尽量把饭菜准备得充足些。不过,阎埠贵每次来吃饭,都吃得津津有味,对何雨柱的厨艺赞不绝口,“柱子,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我这天天来蹭饭,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一个月过去了,面包房的热度渐渐趋于平稳,前来参观的人减少了,但轧钢厂面包的名声却传了出去。面包成本低,售价也低,却依旧供不应求,甚至在一些场合,成为了高档的送礼佳品。面包房的成功,让许多人受益。杨厂长和刘副厂长因为面包房的出色成绩,在上级领导那里获得了表扬;林大中也因为出色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升职的机会;何雨柱和李师傅的工资也上涨了不少,职工们更是对面包房喜爱有加,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职工们排着队购买面包的场景。?
何雨柱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他准备在五月底拿出面条机的图纸,希望能借此让厂里同意他参加高考。在“天道酬勤”天赋的加持下,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技能在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也增强了许多。他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知识整理,下一步,他打算学习写作和音乐理论知识,同时复习高中课本和政治时事。每天晚上,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何雨柱都会坐在桌前,认真地看书学习,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
星期天,阳光明媚,是个适合出门的好天气。何雨柱跨上自行车,对何雨水喊道:“雨水,走,哥带你去王府井书店买书。”何雨水兴奋地跑了出来,跳上自行车后座。一路上,何雨柱哼着小曲,何雨水则开心地笑着,两人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到了书店,何雨柱先为何雨水挑选字帖。“雨水,你书法进步不小,哥多给你买几本字帖,好好练。”何雨柱一边翻看着字帖,一边说道。何雨水在一旁看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何雨柱自己则来到音乐理论和写作方面的书架前。这类书在书店里比较少,他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几本相关的书籍。正当他伸手去拿斯伯索宾的《和声学》时,突然,他的手碰到了另一只手。他抬起头,只见一位身着苏式战士套头衫的姑娘站在旁边。姑娘容貌娇美,眼睛明亮有神,声音清脆悦耳:“不好意思,我也想要这本书。”何雨柱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愣了一下才说道:“没关系,你先拿吧。”?
何雨柱忍不住搭讪道:“姑娘,你是学音乐的吗?看你对这书感兴趣。”姑娘笑了笑,说道:“我只是爱好,刚转业,之前是军区文工团的,练舞蹈的,现在想转行学音乐。”何雨柱连忙介绍自己:“我叫何雨柱,是红星轧钢厂食堂副主任,我正准备参加高考呢。”姑娘听了,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你这个年龄就当副主任了,真厉害。”何雨柱看着姑娘,心中抑制不住地激动,他感觉自己好像遇到了那个想照顾一生的女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