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何雨柱的厨艺没得说

换源:

  第41章

晌午时分何雨柱陪着聋老太太坐在角落的饭桌前,桌上摆着几样简单却可口的饭菜。

何雨柱正专注地给聋老太太夹菜,丝毫没留意到隔壁几个小女孩时不时投来的羞涩目光,她们正红着脸,小声地对何雨柱评头论足,话语里满是少女的娇羞与好奇。

聋老太太耳尖,听到隔壁传来的嬉闹声,嘴角微微上扬,转过头看向何雨柱,笑着打趣道:“柱子啊,你瞅瞅,人家小姑娘都对你上心呢。你也快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咋就不寻思着找个媳妇,成个家呢?”

说着,她又想起前几日雨水带来的几个女孩,“你瞧,雨水带来的那几个丫头,模样都标致得很,随便挑一个,都能和你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何雨柱听到这话,差点被嘴里的饭噎着,赶忙放下碗筷,一脸无奈地说道:“老太太,您可别瞎说了,我这实打实还不到十九岁呢,离那法定婚龄可远着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聋老太太相信他的话。

聋老太太却不以为然,眼睛一瞪,斩钉截铁地说:“我可记得清清楚楚,现在男娃法定结婚年龄就是二十岁,你今年可不就是二十嘛。你呀,别磨蹭了,早点娶个媳妇,给我生个重孙子,我还盼着抱呢。”

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憧憬。

何雨柱看着老太太那认真的模样,不禁觉得好笑,他笑着回应:“老太太,您这想法是好,可您想啊,等孩子会爬了,您这小脚能追得上吗?别到时候被小家伙撞个跟头,那我可罪过了。”

说罢,自己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聋老太太听了,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她伸出手轻轻拍了下何雨柱的胳膊,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就会拿我这老太婆打趣。”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何雨柱便应着老太太的要求,搀扶着她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一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下午,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工厂办公室的窗台上。

何雨柱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办公室,林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前,埋首于一堆文件中。

何雨柱清了清嗓子,走上前说道:“林主任,我有个想法,想跟您念叨念叨。”

林主任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看着何雨柱,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何雨柱向前一步,双手比划着说道:“主任,您看啊,咱小食堂要是能添置个烤炉,那可就不得了了。有了烤炉,咱能做烤鸡、烤鸭、烤肉,还有烤羊腿,这些硬菜一上桌,职工们不得乐开花啊。不光是这些,面包、蛋糕、烧饼这类点心,咱也能做,到时候食堂的菜品可就丰富多了。”

他一边说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小食堂热闹非凡的场景。

林主任听着,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他微微前倾身子,问道:“这烤炉,制作起来复杂不?咱可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食堂正常运作。”

何雨柱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主任,您放心。咱可以先建个小规模的火箭烤炉试试水,这火箭烤炉制作简单,成本也低。要是做出来的面包啥的,职工们爱吃,咱再建个大型烤炉,专门设个面包房,到时候咱食堂的名声,不得传遍整个工厂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林主任的表情。

林主任听着何雨柱的话,心里一动。

他想起之前何雨柱弄出个和面机,直接就升了职。

要是这次能促成面包房的事儿,自己说不定也能往上提一提。

想到这儿,他点了点头,说道:“行,柱子,你这想法不错。你回去写个报告,里面要有烤炉的设计图,需要的材料,人力成本,还有大小烤炉的成本,都得写清楚了。”

何雨柱一听,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好嘞,主任,您就放心吧,我保证尽快把报告给您送过来。”

说完,他转身快步走出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工作间。

何雨柱坐在桌前,迅速取出稿纸,拿起笔。

对他来说,写这类报告内容简直轻车熟路,无非就是阐述如何为职工提供更多美味食物,怎么做好主食和副食搭配,满足不同职工的口味需求,这些都是他日常工作中琢磨的事儿。

而凭借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画出前世见过的烤炉设计图,对他而言也并非难事。

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份详细的报告便完成了。

他拿着报告,再次来到林主任办公室。

林主任接过报告,仔细地浏览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柱子,你这字写得可真漂亮,以后单位里的报告,你可要多帮忙写写。”

何雨柱听了,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嘴上客气地说道:“主任您过奖了,都是我应该做的。”

可心里却忍不住吐槽:“我这是厨子,又不是秘书,这报告写多了,别到时候本职工作都顾不上了。”

林主任看完报告,站起身来,拿着报告匆匆忙忙地去找领导汇报去了,留下何雨柱在办公室里若有所思。

何雨柱从办公室出来后,先到内勤那儿打了声招呼,然后慢悠悠地朝着厂门口的门卫值班室走去。

值班室里,保卫科的几个同事正闲坐着聊天。

何雨柱一进去,就熟络地和大家打起招呼,顺手从兜里掏出烟,给大家分了一圈。

几个人点上烟,吞云吐雾起来,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约莫过了十分钟,一辆款式略显陈旧的凯迪拉克缓缓停在了厂门口。

何雨柱一眼就认出,这是娄董派来接他的车。

他掐灭烟头,和同事们告别,大步朝着车走去。

司机早已下车,恭敬地为何雨柱打开车门。

何雨柱上车后,靠在座位上,看着车窗外的街景,不禁思绪万千。

他知道,国内的资本家们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要面临一场不小的动荡,娄家虽说是大资本家,可在这时代的洪流面前,又能独善其身吗?

车子很快抵达了娄府。

娄府的大门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何雨柱下车后,还没等他上前敲门,门就开了。

娄母从居住的小洋楼台阶上快步走下来迎接他,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何师傅,您可算来了,快里边请。”

何雨柱连忙迎上去,笑着说道:“娄太太,给您添麻烦了。”

寒暄过后,何雨柱跟着娄母来到厨房。

厨房宽敞明亮,各种厨具一应俱全。

何雨柱仔细地检查着食材,看到鱼翅燕窝都已经发制到位,心中暗自点头。

他一边检查,一边问道:“娄太太,今天这宴席是个啥安排啊?”

娄母在一旁说道:“今天老爷请了几位兄弟还有家人过来聚餐,晚餐主菜就以谭家菜为主,再搭配些鲁菜和京菜。那些鲍鱼、鱼翅、燕窝等干货,我都按照您之前说的,安排女佣泡发好了,何师傅您就不用操心这些琐事了。”

何雨柱听了,心中一松,他又问道:“那宴席大概几点开始呢?”

娄母想了想,说道:“大概五点半左右吧。”

何雨柱在心里估算了一下主要菜肴的烹制时间,点了点头,说道:“行,娄太太,您放心,我心里有数,这就开始准备。”

说着,他便系上围裙,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娄董家的关系,表面看着简单,实则错综复杂。

娄董明面上有三个亲兄弟,可实际上,他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事儿得从娄董的父亲说起,当年娄董的母亲强势得很,他父亲在外面有了妾室,都不敢在首都待着。

父亲去世后,两边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可私下里,兄弟们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断过。

父亲生前把魔都和港城的生意交给了这两个儿子打理,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关了魔都的生意,搬到了港岛,在那边发展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相当富裕。

以前因为母亲在世,娄董三兄弟从来没提过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发现提了反而惹麻烦,索性对外就隐瞒了这层亲属关系,以至于外人都以为娄董就只有三个亲兄弟。

到了五点半,娄家的家庭聚餐准时开始。

众人围坐在一张大八仙桌前,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菜肴。

菜肴一端上桌,那扑鼻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大家尝了第一口,就被这美味给征服了,一时间,饭桌上只听到碗筷碰撞的声音,大家都顾不上交谈,只顾着大快朵颐。

尤其是孩子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抢食,那模样,仿佛几天没吃饭似的。

直到吃完主菜宫府鲍鱼,大家才渐渐有了饱腹感,饭桌上争抢的场面也逐渐平息下来。

娄董的母亲出身谭府,对烹饪艺术那是相当有见解。

她放下碗筷,微微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刚才的菜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何师傅,我看你这厨艺,可比之前又精进了不少啊。我算是明白了,这谭家菜,才是你真正拿手的菜系吧。”

何雨柱在一旁听到这话,连忙谦虚地说道:“娄老太太,您过奖了,我也就是瞎琢磨,能让大家吃得开心,我就满足了。”

其实,何雨柱这次在娄家宴席上这么卖力,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他手里有一万多元,想要换成新币。

可他一个工厂厨师,突然拿出这么一大笔钱,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但娄家不一样,作为大资本家,公私合营后,每年光分红就能有好几万元,拿出几十万元兑换新币,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所以,他想让娄家帮忙,把这笔钱给兑换了。

在娄家的餐厅里,娄董的二弟举起酒杯,走到娄董面前,和他碰了碰杯,说道:“大哥,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厨艺了得的师傅啊?这手艺,都快赶上皇宫里的御厨了。”

娄董笑着说道:“这何师傅,可是咱厂食堂的大厨,本事大着呢。你没发现,这次宴席的菜品,花样多,分量还少,这可是大型宴席的做法,而且他一个帮厨都没带。”

二弟听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哟,这还是御厨手法啊。不行,下次我要是有重要客人,也得请何师傅来帮忙掌勺。”

娄董的三弟也连忙附和道:“二哥说得对,这何师傅的厨艺,那是没话说。就说这葱烧海参、三丝鱼翅,做得那叫一个地道。还有那家常菜抓炒鱼片,都做出御厨的水准了,厉害厉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