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易中海被批评

换源: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清晨的宁静被九号车间内渐次响起的机械声所打破。

李爱国这位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工人,此刻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自己的工位旁,目光偶尔掠过那台静默的机器,心中却似有一片宁静的湖泊,波澜不惊。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间内另一角,易中海的身影如同被无形之鞭驱使的陀螺,不停地旋转着。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疲惫,那是一种被责任与压力双重夹击下的无奈。

机器的故障远比想象中复杂,仅凭他一人之力,无异于蚍蜉撼树,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

深知维修部任务繁重,易中海几乎是低三下四地恳求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前来支援。

这两位老技师,平日里也是车间里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希望背后往往伴随着代价,这次也不例外——后续的人工费、材料费、乃至因停机造成的误工费、损失费,乃至设备的折旧费用,都将像一座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贾东旭的肩上。

易中海的心中五味杂陈,他原本只是想借这次机会给李爱国制造点麻烦,让其在车间里难堪一番,未曾想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此刻的他,不仅要面对来自车间主任的严厉问责,还要时刻提防着贾东旭可能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的风险。这种左右为难的境地,让他倍感煎熬。

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从他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襟,也模糊了他的视线。

与家中那个常常以长辈自居,对晚辈颐指气使的易中海相比,此刻的他显得异常狼狈。

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凛凛,只剩下满身的疲惫与无奈。他不得不亲自上阵,与老技师们一同奋战在维修的第一线,手中的工具成了他此刻唯一的依靠。

“老刘,让我歇口气吧。”终于,在连续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后,易中海再也支撑不住,向身旁的老同事提出了短暂的休息请求。

他艰难地站起身,双腿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微微颤抖,随后便重重地坐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环顾四周,易中海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衣衫不整,脸上更是布满了油污和汗水,与平日里那个干净整洁、精神抖擞的形象判若两人。

他苦笑一声,心中暗自感叹:这世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易中海也没有放弃。

不经意间,易中海的视线落在了李爱国那悠然自得的身影上,一股难以名状的怒火在他胸中悄然升腾。

他自己正深陷于维修的泥潭中,忙得不可开交,而李爱国却仿佛置身事外,那份闲适与淡然,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上。

回想起早晨的情景,易中海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他曾尝试着让李爱国参与到维修工作中来,毕竟那台机器是李爱国的日常伙伴,他理应出一份力。

然而,李爱国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那是一种近乎冷漠的拒绝,伴随着轻蔑的笑容和尖刻的话语。

李爱国声称自己对维修一窍不通,更将机器的故障归咎于易中海的胡乱操作,仿佛这一切与他毫无干系。

那一刻,易中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与愤怒。他深知李爱国那张利嘴的厉害,一旦开口,很可能引来更多的麻烦,甚至让车间主任对他产生更深的误解。

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将这份怒火深埋心底,暗自发誓要在考核期到来之时,让李爱国付出应有的代价。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

正当易中海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车间主任那熟悉而又威严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如同一道惊雷,将他从沉思中猛然拉回现实。

他慌忙起身,手忙脚乱地投入到工作中,心中却充满了懊悔与不安。他责怪自己为何如此大意,竟没有注意到车间主任的到来,以至于让自己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境地。

“易中海,你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去帮忙,反而在这里蹲着歇息?”车间主任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与责备,让易中海感到一阵寒意。他连忙解释道:“主任,不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努力工作,只是实在太累了,才坐下来稍微休息一下……”

他试图通过老刘等同事的证词来为自己辩护,但话未说完,就被李爱国那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

“报告主任,易中海从早到晚几乎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站在原地发呆,脸上的油渍也是他故意涂抹上去的,企图以此掩盖自己的懒惰!”

李爱国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锋利的刀刃,直刺易中海的心脏。

易中海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李爱国会如此无情地揭露他,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被李爱国反咬一口。

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与愤怒涌上心头,但理智告诉他,现在不能冲动,必须冷静应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转向车间主任,用更加诚恳的语气说道:“主任,请您相信我,我真的没有偷懒。我知道这次的事情对我的考核影响很大,但我保证我会尽我所能去弥补这个错误。至于李爱国所说的那些话,完全是无稽之谈,请您不要轻信。”

然而,车间主任的表情却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缓和。

他冷冷地看了易中海一眼,然后转向李爱国,似乎在等待他进一步的解释。李爱国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得意与挑衅,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主任,我并不是故意要针对易中海,但事实就是事实。如果您不信的话,可以问问在场的其他人,他们都可以为我作证。”

李爱国的话音刚落,车间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车间主任,等待着他的裁决。

车间主任闻言,怒火中烧,他的声音如雷鸣般炸响,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易中海,你真是好大的胆子!我让你反省自己的错误,你倒好,竟敢明目张胆地偷懒,你真当我这个主任是摆设吗?”

易中海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道:“主任,您听我说,李爱国他在诬陷我,我根本没有偷懒,我一直都在努力工作啊!”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与无奈,试图澄清自己的清白。

然而,车间主任的脸上却露出了一抹冷笑,他轻蔑地瞥了易中海一眼,反问道:“李爱国诬陷你?你以为我会那么容易被蒙蔽吗?还是说,你觉得我应该相信一个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而不是那个昨天才英勇救人、为厂争光的李爱国?”

话语间,车间主任对李爱国的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李爱国的英雄事迹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几乎无条件地相信李爱国所说的一切。

老刘和其他两位师傅见状,心中虽感不忿,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深知车间主任的脾气,更明白此刻为易中海说情只会是火上浇油。

于是,他们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易中海的头顶肆虐。

易中海显然不愿就此屈服,他再次提高了声音,急切地喊道:“头儿,您不能只听李爱国的一面之词啊!您得问问老刘他们,或者车间里的其他人,他们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然而,他的辩解似乎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车间主任的脸色更加阴沉,他怒喝道:“易中海,到现在了你还在撒谎!我看你真是无可救药了!你不仅自己偷懒,还教坏了徒弟,害得我们厂蒙受损失。这笔账,我一定要跟你好好算算!”

说到这里,车间主任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决绝与冷酷。

他继续说道:“而且,你的工作态度和表现实在太差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第九车间的风气。为了整肃纪律,我代表部门决定,从下个月开始,你每天早上都要去打扫部门的厕所,连续一个月!这是对你的惩罚,也是对你的警告!”

此言一出,整个车间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易中海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让他去扫厕所?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重重击倒在地,再也无力挣扎。

“头儿……这……这怎么行?”易中海颤抖着声音问道。

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委屈,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惩罚和羞辱。

然而,车间主任却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不行?你自己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别以为你可以逃避责任!我告诉你易中海,我们厂不养闲人更不养懒人!如果你再敢偷懒或者做出什么损害厂利益的事情来我一定不会轻饶你!”

在轧钢厂这片钢铁铸就的天地间,易中海,一位八级钳工,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多年的贡献,赢得了工人们深深的敬意与尊重。

他的身影,在车间里穿梭,如同那精密的机械一般,稳健而有力。

然而,今日的他,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屈辱——被责令打扫厕所,这对于一个在工人中享有崇高地位的他来说,无疑是对尊严的极大践踏。

易中海的心中五味杂陈,愤怒、不甘、羞耻交织在一起,如同钢炉中翻滚的铁水,炽热而痛苦。但理智告诉他,此刻的反抗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厉的惩罚,比如那令他胆寒的“半年厕所清扫令”。

他深知,车间主任的怒火并非轻易可熄,一旦触碰,后果难料。

因此,他选择了沉默,将所有的情绪深埋心底,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看似荒谬的处罚。

周围的工人们,或同情、或冷漠地注视着他,却无人敢轻易开口为他求情。老刘和其他几位师傅,虽然心中对易中海抱有同情,但多年的职场经验让他们明白,此刻的介入只会将自己也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他们选择了明哲保身,避免成为下一个被针对的对象。

车间主任的脸色在易中海的低头认错中逐渐缓和,仿佛一场即将爆发的雷雨被一阵微风轻轻吹散。

他转而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李爱国,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李爱国,这个昨日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的年轻人,此刻成为了车间主任口中的“楷模”,他的英勇事迹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轧钢厂。

“李爱国啊,你真是我们轧钢厂的骄傲!”车间主任的声音充满了温暖与鼓励,“面对持刀劫匪,你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不仅保护了自己和同事的安全,更为我们厂赢得了荣誉。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李爱国闻言,脸上露出了谦逊的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头儿,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会这么做的。比起那些真正的英雄,我还差得远呢。”

李爱国的谦逊让车间主任更加满意,他拍了拍李爱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李啊,你不仅技术过硬,人品更是没话说。这次厂里决定召开全厂表彰大会,就是要表彰你的见义勇为行为,让全厂员工都向你学习。你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车间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工人们对李爱国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的易中海,虽然内心充满了不甘与愤懑,却也不得不承认,李爱国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以此为鉴,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赢得大家的尊重与信任。

“小李,你这小伙子真是给咱们轧钢厂长了脸,咱们都得向你学习那股子勇敢和担当!”

车间主任的话语中满是赞许,他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吹拂在每个人的心田,激起了层层涟漪。工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用热烈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向小李表达着他们的敬意和钦佩。

与此同时,轧钢厂的另一角,办公楼内,气氛却显得有些不同。

杨厂长刚结束出差,风尘仆仆地回到工厂,心中满是对工作的牵挂和对工厂现状的好奇。他走进办公室,一眼便看到了副厂长老李,两人多年搭档,默契十足。

“老李,辛苦了,我不在的时候,工厂都还好吧?”

杨厂长一边询问,一边拉开椅子坐下,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关切。

“整体来说还算平稳,但……”老李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汇报。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情况?”杨厂长敏锐地察觉到了老李的异常,连忙追问。

“嗯,是这样的,杨厂长。今天早上我正要跟你说,这两天咱们工厂发生了一起小事故。”

老李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详细地讲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设备受损严重,生产进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什么?竟然出了这样的事!”

杨厂长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成拳,显然对这次事故感到非常不满和担忧。

“是的,杨厂长。我已经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初步的整改措施。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老李汇报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

“好,老李,你做得对。安全生产是咱们工厂的生命线,绝对不能有任何疏忽。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杨厂长强调道,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坚毅和果敢。

两人随后就事故处理、安全生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杨厂长要求副厂长老李立即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随着副厂长老李的话语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杨厂长的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他深知,对于这类企图破坏生产、危害职工安全的行为,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我们轧钢厂发生了一起性质恶劣的事件。”杨厂长环视了一圈在座的领导们,声音低沉而有力。

“有人企图通过更换小李同志的机器润滑油来制造事故,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规定,更是对职工生命安全的极大威胁。”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个人,仿佛在审视每个人的内心。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工厂的骨干,我们共同肩负着推动工厂发展的重任。但我也必须强调,任何损害工厂利益、危害职工安全的行为,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接着,副厂长老李详细讲述了事故的经过和调查结果。

他提到,事故发生时,贾东旭正试图更换小李使用的机器的润滑油,不料机器突然启动,将他卷入其中。

在慌乱之中,他竟将旁边的铁棒塞进了机器的轴里,导致轴断裂并造成自身重伤。

幸运的是,小李并未在场,且事故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然而,这起事件却暴露出工厂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个别职工的恶劣行径。

听完老李的汇报,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紧张。

领导们纷纷表示愤慨和震惊,对贾东旭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对此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老李,你继续说,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处罚方案是什么?”杨厂长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

老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之前已经开了几次会,讨论了多种处罚方案。考虑到贾东旭的行为极其恶劣,我们建议给予他开除厂籍、留厂察看的处分,并扣除全年奖金和绩效奖金。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全厂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杨厂长听后表示赞同,并强调:“这个处理决定必须坚决执行!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破坏生产、危害安全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确保每一个职工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