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出任食堂主任
随后,吴师傅开始向林保国一一介绍自家的孩子。
对于两个儿子他一带而过,着重向林保国推荐了即将要去轧钢厂上班的大孙子吴刚。
这小伙子都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没成家,家里通过各种人脉帮他安排相亲,可一听到吴刚没工作整天宅在家,再加上家庭条件并非特别优渥,许多女方都不太愿意嫁过来。
当然也有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愿意,但吴家也不乐意将女儿嫁给这样的家庭。
吴刚虽无正式工作,但也不是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平常他安分守己,非常懂事,吴家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给他找个对象呢?
就这样挑挑选选,不知不觉间吴刚已经二十三岁了,这让吴家上下焦急不已。
都在琢磨着,如果再过两年还没能找到对象,那就打算找个条件相当的人家随便娶一个就算了,毕竟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儿。
没想到,吴师傅指点林保国学习武术,林保国竟然回馈了一个工人的名额给吴家,这让吴师傅和吴刚的父亲乐开了花。
有没有工作,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吴师傅特意安排吴刚去跟林保国好好接触一下。
他还说中午在吴家吃饭,让吴刚陪林保国喝几杯。
林保国自然是满口答应。
到了中午,习武之后,林保国跟着吴家人一块儿用餐。
那时候的家庭餐桌,在有客人的情况下,女性是不上桌的,所以妇女们包括孩子们都会在一旁随便吃点,只有餐桌上摆放了几道菜而已。
吴家为了招待这次饭局,准备的菜肴十分丰盛,明显是费了一番心思。
并且只有吴师傅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孙子吴刚有座位,另外两个年幼的孙子则没让他们上桌。
林保国并没有想要挑战社会习俗,他知道这样的习惯即便是在后来的八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期依然存在。
此外,虽说到不了餐桌的女人和孩子吃的其实也差不多,只是缺少了下酒菜罢了。
席间,林保国端起一杯酒问道:“吴师傅,我喝酒不会影响习武吧?”
“酒是粮食精,放心喝,不会影响。”吴师傅满脸喜悦,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旁边的吴刚见状,立刻端起杯子,与林保国碰杯:“保国哥,来一个。”
林保国瞧见此景,便向吴刚的爸爸和叔叔举杯示意了一下,接着一口将酒干掉。
嗯,酒入口中绵柔,并不甚辛辣,虽然不是什么名酒,但口感却比后世的好喝多了。
于是林保国愈发地来了兴致。
你来我往之间,几个男人越喝越兴奋,频频举杯,两大瓶酒很快就被一扫而空。
最后,吴师傅的妻子为大家每人送上一碗饺子作为主食。
饭毕。
吴师傅领着林保国继续练习武术,其他闲着没事的人围过来观看。
对于吴师傅的武艺,家人们可是清楚得很,打鬼子时毫不手软,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确是有真功夫的。只是后来因为失去了手臂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像这样的功夫,谁能不想试试呢?即使无法抵挡长枪大炮,但至少可以强身健体,万一打架斗殴,也能比别人高出三成胜算吧?
遗憾的是,作为贫苦家庭,实在承担不起习武所需的开销,最基本的营养补充就得靠大鱼大肉,而且吴师傅根本不教他们。
按吴师傅的说法,这些都是旧社会留下的东西,学它干什么?让你们去跟人械斗,不小心伤到人,然后让我这个老子白发送黑发吗?
不习武,就不懂得习武的艰辛;不习武,也不知道习武的乐趣何在。
国术啊,招招都是致命的。
然而即便是再致命,十年苦练也不及一把长枪来得有效。
因此,吴师傅压根就没想过要将自己的武艺传授给家中的孩子们。
像吴师傅这样的老武术家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短短二三十年间,武术的传统就这样断掉了。
林保国正在聚精会神地修炼,对周围其他人投来的目光完全无视。
他的心志早已飞向了未来,定下了目标——要通过修炼突破虚空,达到神不坏之境。因此,他对每次修行的机会都非常珍视。
他曾经和吴师傅交流过,了解到吴师傅昔日的巅峰实力不过是个暗劲级别的高手,待林保国过了百日筑基阶段,步入正规修炼轨道后,吴师傅便不能再给他更多的指导了。
因此,林保国十分珍视吴师傅的每一句教诲。
他知道万丈高楼始于平地,打牢基础的重要性他心里非常清楚。自从踏入武术之路以来,除了在神秘的空间里熬制药膏,便是尽情享受空间中的美食。
空间里备有一整套餐具,无论是烧烤还是煎炸,样样都能做得来。只是那些过于精细的食物制作无法完成。
然而,大吃大喝保证了充足的营养摄入,外敷药膏又加速了他的身体强化,林保国明显感到自己日益壮实,这让他修炼起来更是充满干劲。
两小时后,林保国结束了今日的修炼,满身大汗,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告别吴师傅后,林保国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在空间中洗漱一番,接着便去了宋晓晓家。
就这样,在修炼武术与陪伴宋晓晓的日子里,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眨眼间已是农历初六,轧钢厂复工的日子。
工人们刚迈进厂门,就听到厂广播宣布:第三轧钢厂为了满足国家需求,计划大规模扩建,力争在一年内将产能扩大至一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
同时,保卫科的林保国同志将出任食堂主任,全面负责轧钢厂食堂的所有事务。
这个消息让全厂工人都沸腾了起来,但让他们最兴奋的并非林保国担任食堂主任,而是轧钢厂的扩建计划。
对于原厂的工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升职、加薪这些都算是小事,一个一万多人规模的工厂会有多少管理岗位啊!如今厂里只有三千多人,尚缺至少七千个职位,总不能全都从外地调人过来吧?
这对于年纪稍大的普通工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或许他们有机会在此次变革中晋升为小组长。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整个厂子里都弥漫着一片欢腾的气氛。
而在这种欢庆的氛围中,林保国不动声色地完成了食堂主任职务的交接,并顺利接任了食堂主任的位子。
他开始盘点仓库物资,核对账本。
一切有条不紊。
同时,还配备了两位对后勤业务熟练的副主任作为他的助手。
食堂主任办公室内,林保国坐在办公桌前,两名副主任恭敬地站立两侧。
“你们俩,一个负责接收与分配的各种蔬菜粮食,包括入库登记等一系列工作;另一个则需对厂内的各个食堂进行详细分配,并负责登记记账。”
“当然,每一次的工作进展都要按程序向我汇报并由我签字确认。”
“另外,一旦发现分配的粮食不足,你们俩共同核算出具体缺口,及时报告给我。”
“是的,主任。”两位副主任立刻点头应答。
别说林保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单就他们这次能坐上副主任的位置,就已经事先接到通知,一切都得按照林保国的安排来办,要是不服从,立马就会被调到车间换一个听话的上去。
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哪敢造次生事。
再说,林保国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看似繁重,但他们毕竟是副主任,主要是做统筹调度的工作,具体的事务下面就有一堆人手处理着。
于是乎,林保国便这般不动声色地担任起了食堂主任的职务。
当然,也有人留意到了这个变动。
例如,在轧钢厂上班的四合院一众居民。
当他们听到广播通报时,全都一脸困惑,不敢置信。
他们可清楚得很,林保国是谁——一个来自农村、年龄不满二十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当上官了?而且还是一厂之食堂主任?
他不是一直在保卫科吗?
当听到消息的一大爷易中海核实过后,立刻意识到:“糟了,四合院怕是要变天了,以后可镇不住场子了。”
同时,他也暗自庆幸,前几天去找林保国聊天的时候,林保国正好没在家。
否则,现在自己这张老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搁了。
二大爷刘海中则完全愣住了。
他做梦都想当官,哪怕是生产线上的小组长也是他的心愿,然而现实却是——自己岁数一大把,梦想却遥不可及;前几天还想借机在林保国面前摆出自家二大爷的身份呢,谁知林保国转眼就成了轧钢厂食堂主任。
这给他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让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