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上门提亲,

换源:

  “老李,我把保国带来了,你们家英子在哪儿呢?”刘大妈满脸笑容地道。

能够促成一段美满姻缘,她心里自然也是乐开了花。

“哎呀,刘大妈您来了,英子在隔壁屋呢!”英子的母亲起身回应,并大声朝外喊叫英子。

她的眼睛一直盯着院子里的那个年轻人,身材魁梧,骨骼健壮,看上去很面善,剃个小平头,五官端正,一笑起来显得特别亲切。一辆敞篷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停放在院子里,后座上挂满了大小包裹,看得英子妈心里欢喜不已。

杨保国首次上门拜访,带着这么多礼物,震惊了周围的街坊邻居,大家纷纷围到李家门口张望。

“英子这下有福气了,找了个好人家。”

没错,听说每个月挣一百多块钱,连天天吃鸡精炖白面都能实现呢。

“得了你,那也要有票据才行啊!”

“嘿,赚那么多钱难道还没票吗?没票难道人家就不能去红桥那儿交易不成?”

北京城内的集市不在少数,像红桥口、法华寺、磁器口、天坛公园外墙边以及南锣鼓巷都是热门地儿。

这些地方常有些乡下来的农民,扛着自家产的粮食、蔬菜、牲畜以及各种蛋品前来售卖。

不过呢,这事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进行。

大白天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早上8:45你就得起身准备,等到下午5:35之后才能开始摆摊。

夜晚同样不行,免得出岔子。

那时候法律知识普及不足,人穷急了啥事都做得出来。

因此,最晚到了晚上9点,你得赶紧收拾摊位找个地方歇息。

不管你打算去亲戚家,还是找个茶馆落脚,或者就在公园里凑合一宿,总归不能再继续做生意了。

另外一点要记住:

得有点眼色。

万一碰到有人检查,能不能逃过就得看你自己的应变能力了。

再来,如果见到戴着红袖章的人走过,先把手中的钱物放下。

可别当着人家面就开始数钱收款。

你要那样做了,不抓你抓谁?

现在对于这种“集市”,政府的态度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是闹得太过分,上级也不会特意追究,下级也乐意装作看不见。

毕竟,无论官大小,他们也都得吃饭。

国家正在经历困难时期的后期恢复阶段,各方面的供应都非常紧张。

大伙儿就想吃点青菜、肉类、鸡蛋,吃顿饱饭……

这本无可厚非,也不是什么大错啊!

老乡们自家田里种的东西吃不完,拿到集市换点粮食和钱。

买来年播种的种子,保证家里人吃得饱,还能再多养几个娃。

这也不是什么原罪吧!

国家不也正是在摸索中前进,在郊区由供销社主导的“集市贸易”搞得热热闹闹的。

挺不错的嘛!

所以说,只要你不是专门囤积货物,或者倒买倒卖,

只是老乡们想换点零花钱,或者以物易物,

没人会特意来找你的茬!

要是硬要把事情往大了扯,给你扣个投机倒把的帽子。

当然,如果你招惹了别人,

那就另说了,这个时代想找你麻烦的名头多了去了。

走在街上多看了几眼姑娘,人家就能说你是“流氓”,立马就把你定性了。

还需要费劲心思给你安个投机倒把的帽子吗?这不是给自己找累赘么!

正说着,杨保国刚走进屋里就被家人围了起来。

两个小伙子,一个闺女,加上李英和爸妈,一家六口人将杨保国围在中间,从头到脚仔细打量。

“英子妈,你们也歇歇眼睛,这样看着保国,让他怪难为情的。”

最后还是刘大妈开口说话,才帮杨保国解了围。

说实话,被六个人、十二道目光齐刷刷地盯着,那种感觉的确不太舒服。

“叔叔,婶子,这是我给家里带来的东西,婶子您先收好吧。”

杨保国把带来的物品放在英子妈面前,这才自己找个位置坐了下来。

“哎呀,这么多瓜子、糖果。”

“老李你看,还有条鱼…哎哟,竟然还有鸡蛋。”

保国,你可真是忒谦虚了。英子妈乐得直不起腰,心里那个美滋滋呀。

每提到一件礼物,她的声音都会特意提高几度,生怕外面的人听不清楚。

今儿个可是相亲,上门来商量婚姻大事呢。

又不是干啥见不得人的事,该风光的时候就得风光些。

要不然后背指不定就有多少人嚼舌根、说你的闲话呢。

谁愿意受那份窝囊气呀……

杨保国瞧了瞧身边的李英,笑着回应:“叔叔阿姨把英子拉扯大确实不易,这些都是应当做的。”

“我家现如今没个长辈在,原本应该是由家中老人陪同前来,如今也只能劳烦刘大妈费心了。”

“不过您二位尽管放心,英子要是嫁给我,一定过得舒舒服服的,我杨保国向您二老保证,绝对不会让她受一点点委屈。”

从一开始就心仪李英的杨保国,内心的想法始终如一,那就是找一个妻子,对她疼爱有加,让别人羡慕嫉妒恨去吧。在这个讲究深情厚意而非盲目讨好的时代,男子汉就得是个宠爱妻子的模范!

第28章讨论婚事,喜事将近

带来的礼品挺多的,英子妈绕了一圈才发现,原来自己落下(la)了桌子上的两条烟。

“老李,你看人家保国还给你带了烟呢。”

英子妈探头往窗外喊道:“而且还都是好烟哪,整整两条大檐帽牌的,这得花不少钱吧!”

杨保国:“……”

“得了得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就别大声嚷嚷了,免得被人笑话。”英子爸脸色严肃地说道。

准女婿上门商议婚事,可不是让你炫耀的场合。

适可而止就行了!

等这“女婿”走了之后,那些爱嚼舌头的邻居们还不都会上门打探消息?

那时候你再炫耀,那可就不好了啊?

英子妈被自家男人这么一说,低声抱怨两句,便将礼品汇集在一起放回桌上。

虽然炫耀一下无妨,但现在这些东西可不能收拾起来。

得等到两家的男人达成一致意见,事情定下来后再收下这份礼才是正理。

八字还没一撇呢,自己先把礼收了,回头岂不让邻里乡亲笑话?

屋内渐渐安静下来,刘大妈开口说话:“英子她爸,有什么问题你就直接问,保国他自己可以做主。”

英子爸点了点头,这小子也的确不可能不自己做主。

看着坐在长板凳上的他,英子爸心中既有满意也有怜惜。

年纪轻轻的,家里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了。

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孩子想必也是不容易啊。

此时此刻,在英子爸的心中,他已经把杨保国当作自家的一分子来看待了。

孩子的诚意,他感受到了。

对于杨保国,英子爸心里自然也是满意的。

然而,有些关键的问题还是得亲自询问才会安心。

杨保国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前门香烟,拍了拍烟盒,递到了英子爸面前:“叔,抽一根?”

“嗯。”

接过烟,杨保国划燃火柴,帮英子爸点燃了烟。

他又晃了晃手中的烟盒,从中抽出一根叼在嘴里,接着点燃自己的烟。

点完火柴后,他随手将火柴丢在地上,用鞋尖踩了踩熄灭。

“保国,我听刘大妈提起你在轧钢厂工作,具体能跟我详细讲讲吗?”

英子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烟叶眨眼间烧去了三分之一。

吐出的浓烟瞬间凝聚成一道烟雾,使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