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未雨绸缪

换源:

  在意识到文革即将来临的严峻形势后,李卫国深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地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准备。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迅速规划着应对措施,最终确定了三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李卫国首先想到的是娄晓娥。

娄晓娥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有一些海外来信,还有一些从海外带回的化妆品。

在这个敏感时期,这些东西很可能会成为被攻击的把柄,被视为“里通外国”的证据。

李卫国决定先将这些可能引发麻烦的物品妥善安置。

他找到娄晓娥,表情严肃地说道:“晓娥,现在形势很严峻,文革马上就要开始了。

你那些海外来信和化妆品得赶紧转移,不然很可能会给你带来大麻烦。”

娄晓娥一听,脸色微微一变,她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焦急地问道:“那该怎么办?这些东西放哪儿才安全呢?”

李卫国思索片刻,说道:“我想把它们放到工厂的保险柜里,标注成‘技术资料’。

工厂的保险柜相对安全,一般人不会轻易去查。

你看呢?”

娄晓娥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这样了,那就麻烦你了,卫国。”

于是,两人立刻行动起来。

李卫国小心翼翼地将海外来信和化妆品整理好,装在一个文件袋里,带着娄晓娥来到工厂。

在确认周围无人注意后,他将文件袋放进保险柜,并在标签上郑重地写上“技术资料”。

完成这一切后,李卫国和娄晓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

处理完娄晓娥的事情,李卫国回到四合院,立刻着手准备第二件事——处理聋老太太留下的玉佩。

那块刻着“忠”字的玉佩,是聋老太太的珍贵遗物,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可能会被当作“四旧”物品遭到破坏。

李卫国深知其意义重大,不能让它毁于一旦。

他找来工具,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仔细地在玉佩上刻上“工业学大庆”字样。

夏日的阳光炽热地照在他身上,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雕琢着。

每一刀都刻得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差错。

“这块玉佩承载着老太太的信任和期望,我一定要保护好它。”

李卫国一边刻着,一边低声自语。

经过一番努力,“工业学大庆”几个字终于清晰地呈现在玉佩上。

李卫国拿起玉佩,对着阳光仔细端详,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玉佩就有了一层“保护色”,不至于因为单纯的旧物特征而被列为“四旧”。

做完这两件事,李卫国并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更加紧张起来。

他深知,即将到来的风暴可能会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必须为四合院的居民们准备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同时也要保证重要文件和粮食的安全。

于是,李卫国决定在自家地窖挖一间密室。

他趁着夜色,独自来到地窖。

地窖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昏黄的灯光在角落里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拿起工具,开始一锹一锹地挖掘。

每挖一下,都能听到泥土翻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地窖里格外清晰。

李卫国的手臂渐渐发酸,但他咬牙坚持着。

“一定要在风暴来临前挖好。”

他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随着挖掘的深入,地窖里的空间逐渐扩大。

李卫国又通过系统兑换了钢筋混凝土,对密室进行加固。

他按照系统提供的方法,将钢筋一根根地铺设好,然后小心地浇灌混凝土。

汗水不停地从他额头滚落,滴在混凝土上,很快就消失不见。

就在李卫国忙碌的时候,许大茂因为对李卫国的怀疑,偷偷地躲在锅炉房附近偷听。

锅炉房里蒸汽弥漫,发出“嘶嘶”的声音,掩盖了他轻微的脚步声。

许大茂猫着腰,耳朵紧贴着墙壁,努力分辨着从地窖传来的声音。

他只断断续续听到“地窖”“加固”等几个词,心中顿时起了疑心。

联想到李卫国平日里的种种举动,许大茂的眼睛突然发亮,心中暗自揣测:“难道李卫国在地窖里藏了金条?”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贪婪的欲望在心中迅速膨胀。

“哼,李卫国,你可别想独吞这些宝贝。

等我找到证据,有你好看的。”

许大茂低声嘟囔着,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而此时的李卫国,丝毫没有察觉到许大茂的窥探,依旧在专心地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做着准备。

他知道,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场风暴中保护好身边的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