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埠贵回答:“没什么,我就是感慨老易有了兄弟,腰杆子都硬起来了。对了,你今天在院子里知道老易这兄弟是怎么回事吗?我看那小伙子和老易长得可像了,估计真是亲兄弟没错了。”
三大妈杨瑞华一听闫埠贵这么问,顿时来了兴致。
作为家庭妇女,平日里闲着没什么事情,除了打听八卦、传播八卦,也没有别的消遣了……
街坊邻里之间总爱谈论各种家长里短的事情。
比如谁家的媳妇没有洗碗,又比如谁家的老人无人照料。
“老闫啊,我跟你说个清楚。一大爷有个兄弟叫易建华,我听一大妈提起过,说他是易中海小叔的儿子。就在今天,街道办的周干事带着他去看后院的房子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闫埠贵就把她打断了。
“你是说街道办今天带着他去看后院的房子了?是不是聋老太太旁边的那一间?”
三大妈满脸都是疑惑的神情,“对啊,后院不就只有那几间屋子吗,难道还有其他的?你到底还想不想听易建华的事情了?”
闫埠贵突然猛地一拍大腿,“我还听什么啊,后院的房子居然分给这个人了!”
杨瑞华接着回应道:“是啊,今天除了周干事,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不过我听见易建华喊他韩科长,估计是个领导吧。”
闫埠贵听说后院的房子被分出去了,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三大妈看到他这个样子,说道:“老闫,你这是在干什么呢,就算是拉磨也不该在屋里转啊。”
闫埠贵气急败坏地说:“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后院的房子空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分出去,院里好多人都在惦记着呢,我正琢磨着怎么能弄到一间。之前我还和老易商量这件事呢,现在全分给老易的兄弟了,老易肯定不会再帮我想办法了。解成眼看就二十岁了,到了说亲的年纪,他又没有正经的工作,一直做临时工,还没有房子,哪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啊。”
三大妈听了之后,也不想再跟闫埠贵说今天的八卦了。
毕竟哪有什么八卦能比得上自家的利益重要,而且她跟闫埠贵生活了这么多年,斤斤计较早已成了习惯。
这下夫妻俩都沉默了,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房子被人抢走了一样。
他们也不想想,京城的房子这么紧张,就凭闫埠贵一个小学老师,怎么可能轻易弄到一间房子。
可他们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总想着弄到一间房子,想着想着就把房子当成自己的了。
这个时候三大妈杨瑞华开口了:“这个易建华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还把我们家的房子分走了。咱们该怎么办啊,如果没有房子,解成的婚事可怎么解决啊。”
闫埠贵也在心里盘算着,面对媳妇的询问,他说:“看来老易是指望不上了,我晚上去找老刘商量商量,老刘也惦记着房子呢,他家光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闫埠贵的二儿子闫解放走进屋说:“爸,妈,你们在干什么呢,怎么还不准备吃饭。”
闫解放现在十三四岁,正在上初中,正是胃口好的时候,可闫家的伙食很一般,连吃饱都有些困难。
所以闫解放饿得快,一回到家就想吃东西。
三大妈这会儿心情正不好,没好气地说:“就知道吃,天天就知道吃,你是饿死鬼投胎的吗?”
刚回到家就被母亲数落了一顿,闫解放一脸茫然:“爸,我妈这是怎么了,谁又惹她生气了?”
闫埠贵心情也不好,说:“你妈心情不好,去把解旷喊过来吃饭吧。”
闫解旷还不到十岁,在上小学,所以放学早一些。
闫解放转身去喊闫解旷吃饭。
等闫家兄弟俩过来后,闫解放看到桌上的饭菜还是老样子:窝头、清水煮白菜和咸菜丝。
“爹,咱们能不能改善一下伙食啊,天天吃窝头,上厕所都困难。我刚才回来的时候,看见一大爷带着一大妈去下馆子了。咱们家什么时候能去一次馆子啊,我长这么大还没下过馆子呢。”
不提易中海还好,一听到易中海的名字,闫埠贵就来气:“下馆子,我也想去下馆子啊,你给钱吗?你要是给钱,我天天带你去下馆子。”
“我还在上学呢,哪来的钱啊。”
“没钱就闭嘴,有的吃就不错了,你去外面看看,吃不上饭的人多着呢。我一个小学老师,就这么点工资,要不是我和你妈精打细算,能把你们几个养这么大吗?爱吃就吃,不吃就出去,正好还能省两个窝头。”
闫解放不再说话了,他家过了饭点可真没饭吃。
与此同时,易中海带着一大妈和易建华来到了附近的国营饭店。
这和闫家斤斤计较、连咸菜丝都要按根分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刚走进国营饭店,易中海就对易建华说:“兄弟,想吃什么随便点,肉管够。”
易建华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什么没吃过,而且他刚到这个时代,不像其他人那样对荤菜有那么大的渴望。
“大哥,你看着点就行,我不挑食,咱们三个人随便吃点就行。”
易中海说:“那怎么行,你今早才下火车,从东北到京城这一两天能吃什么好东西,今天得好好吃一顿补补身子。”
说完就走向了点菜窗口。
现在的国营饭店,菜式就那么几种,全部写在小黑板上,需要亲自到窗口点菜付钱。
更关键的是,还得自己去端菜。这道理该向谁去诉说呢?
大多数国营单位都贴着告示。上面写着:不得无故殴打顾客。
这实在是荒谬,究竟有没有理由,有没有监控记录,还不都是凭着一张嘴来说明情况。
即便如此,能不能吃到还得靠运气。
每天就准备那么些菜,卖完就没有了。
这也是后期国营饭店难以维持的原因。
同样是花钱消费,谁愿意花钱还遭受气呢?
易中海对着里面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要一份红烧肉,一份羊肉炒菜,一份炒鸡蛋,再来一份酱爆鸡丁。”
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是南锣鼓巷的住户,和易中海相互认识。
看到易中海点了这几个菜,便问道。“易师傅,今天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平时也没见您出来吃饭,今天怎么舍得点这么多菜,而且全是荤菜。”
易中海挺直了腰杆说。“平时就我和老婆子两个人,随便吃点填肚子就行。今天可不一样,我兄弟来了,得好好招待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