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正好趁此机会,逛一逛老京城

换源:

  要说易建华精明就精明在这儿,表面上看是他给易中海养老,好像吃了亏。

但实际上,好处都让他占尽了。

不仅是现在的好处拿到了,就连以后孩子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了。

按照电视剧的剧情发展,易中海活到改革开放肯定没问题。

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给谁养老呢。

易建华接着说道:“就算结了婚,也得在您这儿吃,谁让您工资高呢。以后不光我在您这儿吃,我媳妇、孩子都得跟着您吃。哥,您和嫂子可得好好活着,争取活到我孙子都能跟着您吃饭。”

易中海听到这话,朗声大笑起来:“行,我和你嫂子争取活到你孙子都能吃我买的东西,在外面让人张口就喊爷爷。好歹我也得活到自家晚辈喊我爷爷的年纪。”

吕翠莲看着满脸喜悦的易中海,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她能看出易中海此刻是真的高兴,和平常完全不一样,甚至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事情说完后,易建华对着易中海夫妇说:“哥,嫂子,别只顾着激动了,赶紧吃饭吧,饭菜都快凉了,咱们以后的时间长着呢。”

易中海接过话:“对,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吕翠莲也感慨道:“这胡同里的邻居,没几家能比得上咱们家。两个人都挣钱,挣得还都不少。”

易中海连忙附和:“那可不是,建华一个月挣的钱不比我少,等明年咱们家每个月都能挣两百块。翠莲,从今天开始,咱们家的伙食要提高档次,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抠抠搜搜地过日子了。吃得好,身体就好,咱们争取活到给建华带孙子的时候。”

吕翠莲点了点头:“就算你不说,我也打算这么做。只要你和建华没事,我吃多少苦都愿意。”

易建华笑着打趣:“还是嫂子对我好,要是我哥亏了我,以后等他老了,我就把他扔大街上,我只养着你。”

易中海笑着反驳:“想得美,还想把我扔了,以后我帮你带孩子,让他帮我揍你。”

此时的易建华是由衷地高兴,他觉得今天的午饭比过年吃的还要高兴。

高兴的结果就是喝多了,一瓶酒大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易中海和吕翠莲见劝不住,也就不劝了,吕翠莲知道这些年易中海心里苦。

而易建华更是清楚,他可是有着上帝视角。

连饭都没吃的易中海就因为喝多了,被易建华扶到床上睡觉去了。

不过易中海在临睡前,还不忘交代吕翠莲,等下午见到傻柱,让他把昨天买的猪头给做了。

这说明他还没有喝多。

吃完饭的易建华来到后院,想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不过被陈永成给撵了出来。

经过几人一上午的干活,已经把要清理的东西清理出来了,这会正在打墙,连通里屋和耳房的墙还得开个门。

耳房的隔墙也开始砌了,所以易建华在屋里碍事,被几人给撵了出去。

闲着没事的易建华晃悠到中院,正好吕翠莲正准备出去。

“嫂子,你这是准备出门啊。”

“嗯,你粮本里的票据得到街道才能领出来,我先给领出来,后天就过期了。

你这是从后院回来,干得怎么样了。”

易建华回道:“干得挺快的,已经开始砌墙了,他们嫌我在那碍事,就给我撵出来了。”

“砸墙砌墙的活,你又不会,不撵你咋地,你要是没事就出去逛逛,买买东西也行。”

说完吕翠莲就回屋了。

易建华一脸懵,这说着说着怎么就走了。

没多大会吕翠莲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把票据。

“这些票你拿着,没事出去玩吧,只要知道回家的路就行。”

易建华哭笑不得地说道:“嫂子,我今年24,不是四岁,你这跟哄孩子一样。”

心里高兴的吕翠莲也难得开起玩笑:“先把你当孩子养着,等以后你有孩子,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得,你是嫂子,你有理。”

说完易建华就和吕翠莲一起出门了。

“嫂子,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后天才上班呢,我这两天可以先转转。”

吕翠莲平时很少出门,一般都在南锣鼓巷这片,远的地方也没怎么去过,所以一时间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建华,嫂子不经常出门,也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好玩的,不过今天你可以去百货大楼转转。里面的东西齐全,比供销社大多了,什么都有,你去那里看看,有什么要买的。我给你的票,随便买,钱不够跟我说,我再给你取。”

“行,就听嫂子的,去百货大楼转转,钱我有,够花的,你放心吧。”

两人出了胡同,吕翠莲给易建华指了路,就去了街道办。

百货大楼距离南锣鼓巷这边不算远,但是也不近,有四五公里的路程。

不过易建华没打算坐公交车,而是选择步行。

这辈子的身体虽然吃的没有前世的好,但是身体素质比前世可要强的多了。

所以几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无所谓,正好可以趁此机会,逛一逛老京城是什么样子。

身高腿长的易建华大概走了有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百货大楼。

北京百货大楼享有“新中国第一店”的崇高声誉,它于1955年9月正式开启营业的大门。

开业那一日,数量高达164000余人的顾客涌入大楼,当日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30.9万元之多。

要知道,在那个消费金额还以分和毛作为计算单位的年代,日销售额能够达到30多万,这是何等令人震撼的数字。

易建华迈步走进百货大楼,尽管当天并非休息日,但大楼里依旧人头攒动,顾客众多。

大楼内的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看得人目不暇接。对于易建华而言,这些物品都充满了浓郁的年代气息。只因为他的思想还未能完全适应这个时代。

在当时,北京百货大楼向普通老百姓开放的区域仅有一到三层,而位于高处的四层,则是神秘的“特供部”——34号供应部。

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踏入第四层。

所以,易建华便在这开放的三层区域里四处参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