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的考试车间内。
李建国等第一批考生离开后,十几个老师就开始检查起来。
他们必须要在一个小时内检查完各个考生的工件,并且对工件进行打分。
因为一个小时后,下一批学徒就会进来进行考试。
分数六十分为合格,六十到六十五分为一级焊工,六十五到七十分为二级焊工,七十到七十五分为三级焊工,以此类推,如果工件能得到九十五分以上,就是能够成为八级焊工。
朱学军走进一个工位,检查起工位上的工件。
焊缝无平整无偏移,没有残留焊渣,更没有融穿工件。
这个工件已经能够达到七十分的标准。
在工件上打好分之后,朱学军走向下一个工位。
这个工位上的工件看起来不错,比上一个岗位的工件还要更好。
不过朱学军注意到这个工位上还留着两根焊条。
朱学军皱起眉头。
这次考试是东城劳动局和首钢一起举办的,朱学军自己就是首钢的五级焊工。
身为五级焊工,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首钢五级焊工,朱学军的经验当然非常深厚。
朱学军不明白,想要焊好这个工件最少也要四根焊条才行,为什么这个工位上居然还留着两根焊条。
朱学军拿起工件自信观察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朱学军当即惊讶的叫了起来。
“老陈,咱们首钢的学徒是在哪些工位上考试的?”
陈立明看了一会册子,立刻回答道。
“是从第一号到第一百七十号。”
“怎么了,这个工位上的学徒出问题了。”
陈立明走到朱学军身边,同样看起了那一个工件。
陈立明看了一会,皱眉问道。
“这个工件的焊缝平整,每道焊纹的距离平均,是一个肯定合格的工件啊。”
“如果是我的话,肯定能够这个学徒八十九分。”
“虽然还不到七级焊工,但在六级焊工里也算比较出色的了。”
朱学军摇摇头。
“这个学徒还留下了两根焊条。”
陈立明也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两根焊条。”
“你是说单面焊接双面成型技术。”
“不可能,这项技术就算在我们首钢的老师傅里都没几个掌握的,学徒怎么可能会。”
朱学军深吸了一口气。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肯定这绝对不是一般学徒能够焊出来的。”
“老周,老李,老钱,你们赶紧过来看看。”
几分钟后,首钢的那些老焊工全都围在这个工位旁边。
“这果然是单面焊接双面成型技术。”
“这个工位上的学徒是谁,会不会是有人帮忙替考?”
能用出这种技术的,肯定是五六十岁的老焊工。
朱学军摇摇头。
“这个学徒叫李建国,是红星轧钢厂的学徒。”
“我之前还怀疑,上周东北大庆油田的老赵打来电话,问我轧钢厂是不是取得了什么技术突破,要不然轧钢厂那边的输油管道怎么增加了0.3%。”
“我当时还以为轧钢厂是不是用了什么国外的焊机,现在看来应该是这个李建国的功劳了。”
大庆油田是现在国内最大的油田,也是需要输油管道最多的油田。
之前首钢和洪兴轧钢厂都向大庆提供管道,两家的合格率也差不多。
但是最近轧钢厂的合格率突然增加了零点三个百分点,这自然引起了大庆油田的注意。
哪怕是零点三个百分点,放在大庆每年需要的管道上面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陈立明咽了口唾沫。
“应该是了。”
“单面焊接双面成型,这技术就连我们首钢都没几个人能掌握,李建国才多大,他居然熟练掌握了这种技术。”
“你们觉得应该给这个工件多少分?”
几个老师对视一眼。
“如果光看焊缝的话,这个工件最高不超过八十五分,但是如果加上单面焊接双面成型技术,我能给这个工件九十八分。”
“之所以扣两分,是因为这个学徒不是我们首钢的,如果他是首钢的,我愿意给他满分。”、
商量了一会之后,几个老师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劳动局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听到这项技术后也大吃一惊。
身为劳动局的人,他当然知道这项技术意味着什么。
只要这项技术普及,那国内的焊接技术能够提升五年。
他立刻同意给李建国九十八分的建议,这个分数也意味着李建国绝对是这次焊工考试的第一。
朱学军离开的时候留恋的看了工件一眼。
这么好的学徒,怎么就不是首钢的呢。
不行。
他回去之后一定要跟车间主任说一声,想想办法把李建国拉到首钢。
这可是八级焊工,哪怕是首钢都没有几个。
第二天上午,考试的结果就发到了各个工厂。
赵副厂长一上班就开始焦急的等待起来。
他当然知道这次轧钢厂的学徒不可能获得第一,但是他还是想知道轧钢厂的那些学徒里合格了多少。
一直等到上午十点,记录结果的成绩单终于被专人送到了轧钢厂。
赵副厂长先看起了最上面钳工的结果。
“一百一十个钳工学徒才合格了八十个,其中只有三个人达到了四级钳工。”
这个结果还算不错,毕竟一家工厂最需要的就是钳工。
“一百三十个车工学徒合格了六十个,其中只有五个人达到了三级车工。”
赵副厂长忍不住皱眉。
相比钳工,车工更加注重经验,因此合格的学徒也更少。
赵副厂长又看起了最下面焊工结果。
“六十多个焊工学徒只有四十多个合格。”
“什么!”
“李建国的成绩居然是九十八分,是八级焊工,还是这次焊工技能考试的第一名。”
赵副厂长咽了口唾沫,不敢置信的又看了两遍。
确定没错后,赵副厂长跳起来往隔壁的厂长办公室跑去。
“厂长,大喜事。”
“李建国成八级焊工了。”
正在处理文件的厂长王国强立刻抬头。
“你说李建国成八级焊工了。”
“李建国是谁?”
赵副厂长兴奋的说道。
“李建国就是去年分到咱们厂的中专生。”
“他这次考试足足考了九十八,达到八级焊工的标准。”
“厂长,要不要贴喜报,发广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