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李有才看了看时间,才六点半。
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后,李有才打开了房门。
开门后发现太阳还没出来,但可以看到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
下雪了啊。
李有才回到屋里,从系统空间拿出了一份法国单兵口粮。
鱼子酱、压缩面包、咖啡、果酱、巧克力、燕麦。
还有一份像意大利面的虾仁鸡肉面条。
不得不说,在各国的单兵口粮里,最好吃的莫过于法国和意大利。
最糟糕的是泡菜国的。
1号到6号泡菜,还有几颗巧克力豆……
李有才吃过一次,就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了。
李有才上次休假时,想把这些东西处理掉,拆开一份准备喂狗,结果狗闻了都摇头。
吃完东西,把包装袋都扔进炉子里,挽起袖子拿起铁锹和扫把开始扫雪。
这时候天刚蒙蒙亮。
李有才把自己家和娄小娥家门口打扫干净。
收拾完后,李有才看到刘海中家里还是一片漆黑。
回屋把自己刚刚洗漱用的水泼到了刘海中家门口。
老王八蛋,有我当你的邻居是你的福气,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冷笑了一声。
回家穿上大衣,戴上棉帽,捯饬了一下自己后,穿上铮亮的大头皮鞋。
出了大门,按照记忆左拐右拐地来到了一条非常偏僻的小胡同,找到了一间小院。
李有才四下看了看,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开了院门,上下打量了李有才一眼,开口问道:
“有啥事?”
“我来换点东西。”
年轻人探出脑袋看了看周围没人,警惕地说:
“你胡说啥呢?换东西去黑市,来这儿干啥?”
“我是陈乔二的弟弟,自己人。”
“哪个陈乔二?我不认识,快走快走。”
年轻人皱着眉头催促李有才。
“百花胡同的陈乔二,我就换点东西,换完就走。”
说着李有才掏出烟递给他一根。
年轻人考虑了一下,低声问道:“要换什么?”
“20颗鸡蛋,有老母鸡没有?有的话给我一只。”
“鸡蛋7分一颗,老母鸡没有。”
“行。”
“什么时候要?”
“现在能行吗?”
“你过半个小时到胡同口,有人给你。”
年轻人说完就关上了门。
李有才见年轻人关上门,就往胡同口走去。
这里是李有才以前知道的一个“批发商”。
60年代物资紧缺,无论鸡蛋还是其他肉类不仅需要票,而且限量供应。
所以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批发商”“黑市”。
咱们先不说这些批发商手里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只说官方对这种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没人举报就一切太平,要是有人举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有才刚穿越过来时就跟着陈乔二从各个“批发商”手里拿东西。
再卖出去赚点辛苦钱。
今天李有才也是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这里竟然还开着。
到胡同口转悠了半个来小时,抽了两根烟。
李有才就看到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太太晃晃悠悠地走过来。
老太太走过来问李有才:“是你想要东西吧?”
李有才点了点头,把准备好的钱递给她。
老太太接过钱仔细地数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把篮子递给李有才。
李有才打开一看,里面竟然空空如也。
他不由得疑惑地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四周看了看,眼见没事这才笑眯眯地对李有才说:
“跟我来。”
跟着老太太走到一个院门口,只见一个老头手里也挎着一个篮子。
老头看见老太太就把篮子递给李有才。
李有才低头一看,里面有二十颗鸡蛋正躺在里面。
把李有才手里的篮子拿过来,老太太挥了挥手就和老头一块儿回去了。
不得不说是人有人道,鼠有鼠道,看看人家这小心谨慎。
地道!专业!
李有才慢悠悠地拎着东西朝着王主任家里走去,敲了敲门竟然没人。
没办法李有才只能先去办别的事了。
出了胡同搭上四九城的无轨电车,看着窗外的自行车大军。
李有才心里琢磨着今天应该去买辆自行车,不然出门太不方便了。
等电车晃晃悠悠来到百货商场,李有才进了商场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
上了牌照额外多装了个自行车灯。
又买了几条中华烟和茅台酒,趁没人注意放到了空间里。
一个跨步登上崭新的自行车,潇洒地穿梭在四九城的街头。
在天安门附近逛了逛,去了趟后海,还有潘家园等地。
体验了一下六十年代四九城的风貌。
一直晃悠到下午五点多才骑到前门大街这边。
一路打听找到了一座四合院门口。
看着院门外正在遛弯儿的大爷,李有才张口问道:
“大爷,麻烦问您一下,张腾庆在家吗?”
那大爷看了看李有才说道:
“后院左手边就是他们家,你自己进去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