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嘛!他技术再好,能有咱们这勺子颠得受欢迎?走到哪儿,人家不得客客气气地叫咱一声‘师傅’?”
他这话,明着是在贬低李建国,实则是在抬高自己,想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嫉妒和不平衡。
身边的几个工友,也都是些捧臭脚的,听了傻柱的话,纷纷附和道:
“就是!柱子哥说得对!工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哪有咱们厨师风光!”
“还是柱子哥手艺高!咱们厂长都点名要吃您做的菜呢!”
“李建国那小子,也就是运气好罢了!真要论起来,还是咱们柱子哥厉害!”
傻柱听着这些恭维的话,心里稍微舒坦了一些,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说那些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底气。
他想起上次在李建国家,吃到的那盘堪称完美的红烧肉,再想想李建国那沉稳自信的气质,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李建国,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哼!等着瞧!等哪天有机会,我非得在厨艺上,好好跟他比试比试,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技术尖子!”傻柱在心里暗暗较着劲。
李建国并不知道院里这些人的复杂心思。
他领了奖金和奖品后,心情非常愉快。
他先是拿出二十块钱和一部分工业券,去邮局给远在南方的妹妹李秀芝寄了过去。
他还在信里,详细地跟妹妹说了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她不要担心,安心读书。
然后,他又用剩下的奖金和自己之前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非常“奢侈”的事情——他给自己买了一台崭新的红星牌收音机!
在这个年代,收音机可是个稀罕物件,绝对算得上是普通家庭中的奢侈品。
一台红星牌收音机,价格不菲,而且还需要收音机票,那更是难得。
李建国也是托了厂里领导的关系,才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张收音机票。
他拿着票和钱,兴冲冲地跑到百货商店,把那台崭新的红星牌收音机抱回了家。
那是一台棕色木质外壳的台式收音机,造型古朴典雅,上面有几个旋钮和一块刻着频率的玻璃面板。
虽然在后世看来,这种老式收音机已经没什么稀奇了,但在当时,它却代表着一种时尚和品味。
当李建国抱着这台崭新的红星牌收音机,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再次引起了院里人的一阵围观和轰动。
“哎哟喂!你们快看!李建国又买什么好东西回来了?”三大妈的眼睛最尖,老远就看到了李建国怀里抱着的那个方方正正的木匣子。
“这是……这是收音机吧?红星牌的!乖乖!这可金贵着呢!”一个识货的邻居惊呼道。
“建国,你小子也太会享受了吧!连收音机都买上了!”
院里的人们,都像看西洋镜一样,围着李建国和那台崭新的收音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好奇。
孩子们更是兴奋得不得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级的玩意儿,都好奇地围着收音机打转,伸出小手想去摸摸,又不敢。
“建国叔叔,这个匣子会唱歌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道。
李建国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道:“是啊,它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说新闻呢!”
大人们则在一旁羡慕地看着,纷纷称赞李建国能干,会过日子,年纪轻轻就知道享受生活。
三大爷阎埠贵看着那台崭新的红星牌收音机,眼睛都快直了。
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台收音机少说也得几十块钱,还得要票!这李建国,可真是舍得花钱啊!他自己也想买一台收音机好多年了,可一直舍不得那个钱,也没弄到票。
现在看到李建国竟然买上了,心里那叫一个酸啊!
这台红星牌收音机,也成了整个四合院里的第一台收音机。
它的出现,无疑又一次提升了李建国在院里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建国抱着收音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他小心翼翼地把收音机放在那张自己亲手打制的方桌上,插上电源。
随着一阵轻微的电流声,收音机面板上的指示灯亮了起来。
李建国轻轻地旋转着调谐旋钮,很快,一阵悠扬的乐曲和婉转的唱腔,就从收音机的喇叭里传了出来。
他调到了一个正在播放京剧的频道。
那熟悉的锣鼓点,那高亢的唱腔,那抑扬顿挫的念白,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小屋,给这个原本略显沉闷和冷清的空间,增添了不少生气和暖意。
李建国搬了把椅子,坐在桌旁,悠闲地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戏曲声,嘴角露出一丝惬意的笑容。
他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就融入了这个时代,融入了这种简单而又纯粹的生活。
他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和宁静。
他喜欢这种感觉,仿佛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在这悠扬的乐曲声中,渐渐消散了。
而就在李建国在屋里悠闲地听着收音机的时候,窗外,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悄悄地凑到了他家窗根底下。
是贾张氏和棒梗。
他们也是被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给吸引过来的。
贾张氏侧着耳朵,贴在窗户上,使劲地往里听着。
她虽然听不懂什么京剧,但那热闹的锣鼓声和唱腔,还是让她觉得挺有意思的。
“哼!这个小王八羔子!还真会享受!竟然还买上收音机了!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钱!”贾张氏一边听,一边小声地嘀咕着,语气中充满了嫉妒和不满。
在她看来,李建国买收音机这种“奢侈品”,简直就是败家行为!有那钱,还不如接济一下她们家呢!
棒梗则对这个能发出声音的匣子充满了好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