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傻柱就是蠢!

换源:

  不过对于钟新民来说,偶尔吃点粗粮还能接受。

但如果一直吃粗粮,他担心自己恐怕会得厌食症。

尽管原身的身体已经适应了粗粮、杂粮。

但钟新民的思想却对此无法接受。

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大脑对粗粮、杂粮并不买账。

或者更确切地说,这就是典型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钟新民穿越之前。

即便偶尔吃个粗粮、杂粮面包,也要配上果味酸奶才吃得下去。

如今来到了这个时代,他的思维模式却还没能转变过来。

“细粮啊,家里还有两斤白面!”

易中海这个人非常实在,而且积极性很高。

他对钟新民大方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前一天他对贾家捐款的事情。

尽管钟新民的做法让那次捐款变得有点复杂。

但钟新民的慷慨大度给易中海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认为钟新民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

自从易中海发现自己无法生育儿子之后。

就开始策划未来的养老问题。

他曾收贾东旭为徒弟,希望他将来能为自己养老。

然而命运弄人,贾东旭不幸早逝,这让易中海的计划落空。

因此,他开始重新物色养老人选。

钟新民和何雨柱便成了他近日考虑的重点对象。

但对于究竟该以谁为主、谁为辅的问题。

易中海思考了一整天,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吸取了贾东旭去世的教训。

易中海意识到不能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个身上。

所以他打算多储备几个养老候选者,以防万一。

易中海的动作迅速。

只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他就提着一个小布袋子回来了。

里面正是钟新民所需要的白面。

“一大爷,太感谢您啦!”

“我这身子骨以前在战场上受伤,胃不太好。”

“吃粗粮容易伤身体,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也不会开口向您求助。”

钟新民接过易中海手中的布袋子,满脸感激之情。

并承诺第二天就会买新的还给他。

老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虽然易中海一直在盘算找人为自己养老。

但钟新民并没有对此产生太大抵触情绪。

毕竟人都会为自己打算。

易中海因无子女而担忧晚年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

有人问为什么易中海不领养一两个孩子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各有见解。

毕竟谁能确保领养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孝顺呢?

钟新民记得,在他穿越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说的是某位老人多年抚养的女儿成年后。

竟然通过诉讼手段与养父断绝了父女关系。

其中的是非曲直,钟新民并不清楚。

因此,对于易中海没有选择领养小孩作为养老方式这一做法。

他也认为无可厚非。

另外,易中海寻找养老依靠也并非只是索取。

首先,他的工资水平不低,退休后的养老金也相当可观。

再加上这处四合院房产,按照易中海身为八级钳工的收入水平来看。

在当时社会,他绝对属于高收入人群。

不过,在原剧情里。

易中海为了自身的养老安排,阻止傻柱与亲生儿子相认。

并执意要将傻柱与秦淮茹绑定在一起。

这样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易中海可能正是因为洞察了人性才做出了那样的安排。

傻柱对秦淮茹的身体有着难以克制的欲望。

这个线索贯穿整部剧。

这种情感甚至超越了傻柱与亲生儿子之间的父子之情。

早些时候,傻柱为了秦淮茹。

常常忘记了自己的亲生妹妹,这一点就更不必提了。

因此显而易见,傻柱的骨子里继承了何家对于寡妇特殊的喜好基因。

即便傻柱结了婚,娶了妻子,恐怕到最后还是要离婚。

为什么呢?

因为傻柱心中始终惦记着他心中的秦姐——秦淮茹。

秦淮茹就是傻柱心中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直截了当地说,在整个剧情中。

无论是秦京茹、冉秋叶还是于海棠。

要是嫁给傻柱,结局都注定是悲剧。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忍受自己的丈夫与一个寡妇纠缠不清。

别以为只有秦淮茹吊着傻柱,傻柱自己就没问题吗?

故事一开始,傻柱偷了工厂的羊毛,带回半只鸡。

虽然这半只鸡原本并没有打算送给贾家。

但他仍然跑到正在洗衣的秦淮茹身边,并且与她玩游戏。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傻柱对秦淮茹的意图并不单纯。

他张口闭口说自己是轧钢厂的大厨。

月薪三十七块五,有两间房子,足以娶个黄花大闺女。

但转身就去跟寡妇暧昧不清。

这样的人品,哪家正经人家的女儿愿意嫁给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