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东北来的工程师,也姓易?

换源:

  “易师傅……我之前就听人说,您想要考工程师吧?”

杨厂长笑着问了一句。

闻言,易中海稍稍一怔,点了点头。

之前他确实有过这个想法,也曾托人找来了几本工程师的书来看。

不过,以他的文化水平,里面不少的专业术语,以及专业知识点,就跟看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明白。

后来,易中海就选择放弃了。

八级钳工就是他的极限,还想要往上晋升,没有足够的学识根本就不可能。

虽然有些不甘心,不过这就是事实。

其实以他现在在厂里的地位,已经算是很高了。

全厂一万多工人,能够达到八级工的,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就算是刘海中也才不过是个七级的锻工。

想要晋升八级,这辈子是无望了。

而易中海每个月都有99块钱的工资,还不算厂里给发的一些福利、奖金。

在这个人均都不到三十块钱的年代里。

每个月能拿到一百块钱的工资,绝对算是顶薪。

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易中海已经看淡了。

“杨厂长,那都是以前的事儿了!”易中海笑着摇摇头。

“易师傅,话不能这么说,以前那是没有人领着入门,所以想要考工程师,确实是难了一些!”

“不过,您有技术在,厂里的八级钳工,要是再有个人领着,晋升工程师不是什么难事儿,您说对吧?”

“这一回您可要好好把握机会,跟着人家好好学,我看好您!”

杨厂长的话,让易中海浑身一颤。

早就已经熄灭的野心,又被杨厂长的几句话,给重新点燃了。

说不定借着这一次的机会,真有可能晋升到工程师?

只要能够达到工程师的水平,工资、待遇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从地位上,还能在往上升一升。

尤其是现在家里,还多了一个大侄子。

将来多赚点工资,让他找个对象结婚,多生几个孩子,给易家传宗接代。

他要是不想上班的话,那就自己养着。

反正工资高,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养着一个大侄子算不上什么事儿。

易中海兴致勃勃的点了点头:“成,那我就试试……对了,杨厂长,刚才您说那个工程师姓什么来着?”

“工程师?哦,姓易,易工!”

“易工?”

易中海稍稍一惊,不会这么巧吧?

从东北来的工程师,也姓易?这让他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易安。

难道他就是那个工程师?

很快,易中海又摇摇头给否决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易安才多大年纪?二十有二,那么年轻就算能考上个工程师,也就是十级工程师,哦不,是技术员。

虽然易中海并没有涉及到工程师这个高端领域。

但是,他也明白,这个就跟他们普工一样,都是需要经验的积累跟沉淀,才能慢慢升上来的。

要是易安真是那个工程师,还是七级,除非是他拥有极高的天赋。

年纪轻轻且每一年都能考级晋升,否则的话绝无可能。

虽然心里给否定了,不过他仍旧还带着一丝希望。

“杨厂长,这个易工的名字叫……”

“呵呵,易师傅,名字我还真不清楚,他的个人资料档案,还没有移交到我这里来,就算是调令上,也就是写着易工两个字!”

“这是对一名工程师的敬称,怎么,您该不会是认为,这个易工是您的亲戚吧?”

杨厂长笑着开了个玩笑。

结果,坐在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都姓易,说不定还真是!”

“易师傅,您有在东北的亲戚吗?”

“易工,易师傅,说不定八百年前就是一家人?”

“要是这位易工真跟易师傅是亲戚,将来易师傅在厂里,还不得跟螃蟹一样横着走路?”

“哈哈哈……就是同名同姓,易师傅,您别想太多了!”

听得出来,他们的话里都带着对易中海的嘲讽、不屑。

所有人全都认为两个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更别提什么亲戚了。

要是易中海真能有这么一位亲戚,那还指不定得牛成什么样。

要是能给这位易工留在轧钢厂,就算是让杨厂长给他端茶倒水都不是问题。

可惜,这可能吗?

无非都姓易,就非得是一家人?

易中海沉着一张脸,并没有反驳他们的嘲讽。

只是笑着摇摇头,连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可笑了。

东北人,姓易,就必须是一家人?

就是一个巧合,纯粹的误会而已。

“好了,今儿个的会议,主要就说这么几点!”

“下个月月初…嗯,还剩下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吧?”

“这位易工就要到了,等那一天几位师傅,可都不能缺席,另外也都做好学习的准备,跟易工多学学经验,多学学知识!”

“不强求一定要考上工程师,多学点东西,对将来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嘛……好,就到这里,散会吧!”

“那个……易师傅,您先留一下!”

杨厂长到最后,又点了易中海的名。

等其他人全都陆陆续续离开了会议室,就剩下易中海跟杨厂长、李副厂长三个人的时候。

杨厂长才一脸严肃的说道:“易师傅,我听说今儿个早上,贾东旭跟傻柱他们两个,起了冲突?”

“嗯?是!”

易中海一怔,他没想到消息都传到杨厂长这里来了。

杨厂长点点头:“怎么样,伤的严重吗?事情的经过是什么?能不能跟我详细的说一说!”

话落,易中海抬头看了他一眼。

“杨厂长,实话实说,贾东旭的伤没有那么严重,不过就是得歇息几天才能来上班,至于因为什么,就是一点冲突!”

“家长里短的,就没有必要说了吧?都是我们院里自己的事儿……”

此话一出。

杨厂长轻轻点了点头,还没有什么态度。

可是,坐在旁边的李副厂长,则是脸色一沉,黑了下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