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整理灵田,补贴家用

换源:

  陈文礼急忙摆了摆手。

“城里人要土特产,都是图个新鲜,拿多了太显眼,都怕惹人闲话,这样,我写个单子,每样一斤半斤的就行。”

“好,我去给你拿纸笔。”

陈文礼从来不会浪费白得的机会。

眼下这正是个整理随身灵田的机会。

他的灵田里已经收了好几茬。

不缺粮食,但缺一些农副产品。

灵田内种的最多是小麦。

然后是高粱、小米、黄豆、绿豆、红小豆、花生和白薯。

蔬菜只有辣椒、小青菜和茄子。

养的有五只鸡、两只鸭、两只鹅。

这些都是上次花了十块钱,托许大茂买的。

另外池塘里有各种鱼、虾、田螺、莲藕、荸荠、菱角和水草。

粮食两三天就收一茬,根本吃不完。

他想歇几天再种,太多,吃不了,又不能直接拿出来大批量的卖。

就这几天的收成,在灵田里放着,够他和京茹吃一年的。

相对来说农副产品就有点少了。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他写下了一个单子。

芝麻半斤、菜籽半斤、生葵花子半斤、红枣半斤。

大葱一捆、小白菜一捆、韭菜一捆、芫荽一捆、芹菜一捆(都不要超过一斤)

秋石榴、秋梨、秋桃、甜瓜和土豆(以上每样两个)

外加正下蛋的母鸡两只。

其实有很多蔬菜能在四九城的菜市场买。

但像韭菜、小白菜等等之类的不带泥土不带根。

买回去也种不活。

像芝麻、菜籽和生葵花子,在城里很难买到。

芝麻、菜籽要么榨油,要么磨芝麻酱,送到副食店销售了。

葵花子只能在副食店买到炒熟的。

想种这些,必须来乡下农村收。

瓜果梨桃的,也顺便带了。

这些东西在农村不难找。

媳妇秦京茹的娘家,院里就有棵枣核。

大伯家房后面载着一颗梨树。

瓜果什么的,地里种的都有。

之所以还家家户户生活困难,是因为大部分的产量都还了北方苏的债。

全国上下才不得已勒紧裤腰带生活。

村长看了看单子,有点疑惑。

“这些东西很平常啊,送给宣传科会不会太随意了些?毕竟快一年了都没申请下来放电影的事。”

“村长,不用担心,就这才能显出咱们的真诚,对了,那些蔬菜必须都带着泥土带着根,千万别洗。”

“那不显得我们太懒省事了?”

“不会,我回去说是直接从地头刨的,更显得新鲜。”

“成!那就听你的,这次真是麻烦你了文礼,如果这次不行,下次你再回娘家,我多找几只鸡鸭鹅让你带走送人。”

“不麻烦,秦庄就是我的家,这次一定行,电影必须能放。”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回到了妻子娘家,就得风风光光。

让许大茂帮忙放电影,还不是来回句话的事?

他要是敢不同意,马上跟他说道说道把自己当刀使的事。

当初是托许大茂买过东西。

但在那之前请他喝了酒,又给了十块钱。

他一分没花全部揣进了兜里,这就算两清。

搬进城里的几天,根本没得罪他。

可他为了报复傻柱,竟然想利用陈文礼。

就算没利用成,也得补偿。

在陈文礼这,就没有‘好说话’三个字!

除非以后的四合院,他再也不想进了。

跟陈文礼耍小聪明,许大茂真是下了一步臭棋。

小聪明没有大脑子,抖机灵却胆小怕事。

这许大茂跟本不够打的。

酒席结束后,村长立即安排人去按照单子准备。

一包包,一捆捆的整理好,有用两个大布包装起来。

两只正下蛋的母鸡单独放到了竹笼里。

趁着村里人准备的空当。

陈文礼两口子陪父母家人说了会话。

下午三点才准备回城。

村长派人开着手扶拖拉机,将二人送到东营子汽车站牌那。

临上车时,岳父秦德常握住陈文礼的手。

“文礼,你家里没什么人了,这就是你的家,有事没事的,常回来看看。”

岳母王秀梅道:“京茹这丫头从小娇惯,有时候不懂事惹你生气了,别跟她一般见识,回来我训她!”

“爸,妈,您放心,我跟京茹只会好好过日子,不会吵架的,还有半个月中秋节,到时候我们还回来。”

“好,太好了,我们在家等着!”

回到城里时已经是傍晚。

陈文礼道:“京茹,你在家收拾东西吧,我去一趟轧钢厂宣传科,估计许大茂在那值班呢。”

“现在去送礼吗?”

“嗯,这些东西就得天黑了送。”

“那你早点回来吃饭啊。”

陈文礼掂着两大包东西,还有竹笼子里的母鸡。

一出门,走到没人的地方,就趁着夜色全部扔进了灵田里。

送许大茂?

能保证傻柱不打他,他就得感恩戴德了。

而且许大茂肯定没在宣传科值班,因为今天傻柱在食堂加班,吓死许大茂也不敢去值班。

他这是去找傻柱的。

陈文礼摸了摸口袋。

经过这次结婚成家,他穿越时的100块花的还剩23块。

他灵田里的东西是多,但不能直接当钱花。

得时不时的想办法找补些家用。

刚好要找傻柱聊聊上次提档插眼打架的事。

再顺便卖给他两条鱼,比卖给鸽子市要保险的多。

傻柱这人不记仇,就算和他打架,他也不会往外说。

因为自己拿着他往家偷菜的把柄呢。

而且附近的居民去护城河钓了鱼,经常送到轧钢厂卖给食堂采购员。

三大爷阎埠贵就经常办这事,这根本不算什么。

今天周日,工厂有上夜班的,傻柱便过来盯着了。

随便做点饭就能打发了工人。

晚上11点下班,想带什么回去就带什么。

而且一个人在食堂后厨吃点喝点,更是没人管。

他经常办这事。

陈文礼进了工人食堂后,见大厅没人,只有后厨亮着灯。

他便打开灵田窗口。

伸手把提前逮出的鱼给提了出来。

两条大鲤鱼,每条将近4斤重。

“傻柱,一个人喝起来了?又薅公家羊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